计算机网络学习day02|HTTP协议

发布于:2024-04-19 ⋅ 阅读:(34) ⋅ 点赞:(0)

目录

一、HTTP报文格式长什么样?是如何分割的?

请求行

状态行

头部字段

常用头字段

小结

二、HTTP提供了哪些方法?GET和POST的区别是什么?

1.HTTP有哪些方法

2.GET/HEAD

3.PSOT/PUT

小结

三、URI和URL

URI 的格式

URI 的基本组成

URI 的查询参数

小结

四、HTTP有哪些状态码?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状态码

1××

2××

3××

4××

5××

小结


一、HTTP报文格式长什么样?是如何分割的?

HTTP 协议的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的结构基本相同,由三大部分组成:

  1. 起始行(start line):描述请求或响应的基本信息;
  2. 头部字段集合(header):使用 key-value 形式更详细地说明报文;
  3. 消息正文(entity):实际传输的数据,它不一定是纯文本,可以是图片、视频等二进制数据。

这其中前两部分起始行和头部字段经常又合称为“请求头”或“响应头”,消息正文又称为“实体”,但与“header”对应,很多时候就直接称为“body”。

HTTP 协议规定报文必须有 header,但可以没有 body,而且在 header 之后必须要有一个“空行”,也就是“CRLF”,十六进制的“0D0A”。

所以,一个完整的 HTTP 报文就像是下图的这个样子,注意在 header 和 body 之间有一个“空行”。

看一下我们之前用 Wireshark 抓的包吧。

在这个浏览器发出的请求报文里,第一行“GET / HTTP/1.1”就是请求行,而后面的“Host”“Connection”等等都属于 header,报文的最后是一个空白行结束,没有 body。

在很多时候,特别是浏览器发送 GET 请求的时候都是这样,HTTP 报文经常是只有 header 而没 body,相当于只发了一个超级“大头”过来,你可以想象的出来:每时每刻网络上都会有数不清的“大头儿子”在跑来跑去。

不过这个“大头”也不能太大,虽然 HTTP 协议对 header 的大小没有做限制,但各个 Web 服务器都不允许过大的请求头,因为头部太大可能会占用大量的服务器资源,影响运行效率。

请求行

了解了 HTTP 报文的基本结构后,我们来看看请求报文里的起始行也就是请求行(request line),它简要地描述了客户端想要如何操作服务器端的资源

请求行由三部分构成:

  1. 请求方法:是一个动词,如 GET/POST,表示对资源的操作;
  2. 请求目标:通常是一个 URI,标记了请求方法要操作的资源;
  3. 版本号:表示报文使用的 HTTP 协议版本。

这三个部分通常使用空格(space)来分隔,最后要用 CRLF 换行表示结束。

还是用 Wireshark 抓包的数据来举例:

GET / HTTP/1.1

在这个请求行里,“GET”是请求方法,“/”是请求目标,“HTTP/1.1”是版本号,把这三部分连起来,意思就是“服务器你好,我想获取网站根目录下的默认文件,我用的协议版本号是 1.1,请不要用 1.0 或者 2.0 回复我。”

状态行

看完了请求行,我们再看响应报文里的起始行,在这里它不叫“响应行”,而是叫“状态行”(status line),意思是服务器响应的状态

比起请求行来说,状态行要简单一些,同样也是由三部分构成:

  1. 版本号:表示报文使用的 HTTP 协议版本;
  2. 状态码:一个三位数,用代码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比如 200 是成功,500 是服务器错误;
  3. 原因:作为数字状态码补充,是更详细的解释文字,帮助人理解原因。

头部字段

请求行或状态行再加上头部字段集合就构成了 HTTP 报文里完整的请求头或响应头。

请求头和响应头的结构是基本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起始行,所以我把请求头和响应头里的字段放在一起介绍。

头部字段是 key-value 的形式,key 和 value 之间用“:”分隔,最后用 CRLF 换行表示字段结束。比如在“Host: 127.0.0.1”这一行里 key 就是“Host”,value 就是“127.0.0.1”。

HTTP 头字段非常灵活,不仅可以使用标准里的 Host、Connection 等已有头,也可以任意添加自定义头,这就给 HTTP 协议带来了无限的扩展可能。

不过使用头字段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 字段名不区分大小写,例如“Host”也可以写成“host”,但首字母大写的可读性更好;
  2. 字段名里不允许出现空格,可以使用连字符“-”,但不能使用下划线“_”。例如,“test-name”是合法的字段名,而“test name”“test_name”是不正确的字段名;
  3. 字段名后面必须紧接着“:”,不能有空格,而“:”后的字段值前可以有多个空格;
  4. 字段的顺序是没有意义的,可以任意排列不影响语义;
  5. 字段原则上不能重复,除非这个字段本身的语义允许,例如 Set-Cookie。

常用头字段

HTTP 协议规定了非常多的头部字段,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大类:

  1. 通用字段:在请求头和响应头里都可以出现;
  2. 请求字段:仅能出现在请求头里,进一步说明请求信息或者额外的附加条件;
  3. 响应字段:仅能出现在响应头里,补充说明响应报文的信息;
  4. 实体字段:它实际上属于通用字段,但专门描述 body 的额外信息。

对 HTTP 报文的解析和处理实际上主要就是对头字段的处理,理解了头字段也就理解了 HTTP 报文。

首先要说的是Host字段,它属于请求字段,只能出现在请求头里,它同时也是唯一一个 HTTP/1.1 规范里要求必须出现的字段,也就是说,如果请求头里没有 Host,那这就是一个错误的报文。

Host 字段告诉服务器这个请求应该由哪个主机来处理,当一台计算机上托管了多个虚拟主机的时候,服务器端就需要用 Host 字段来选择,有点像是一个简单的“路由重定向”。

例如我们的试验环境,在 127.0.0.1 上有三个虚拟主机:“www.chrono.com”“www.metroid.net”和“origin.io”。那么当使用域名的方式访问时,就必须要用 Host 字段来区分这三个 IP 相同但域名不同的网站,否则服务器就会找不到合适的虚拟主机,无法处理。

User-Agent是请求字段,只出现在请求头里。它使用一个字符串来描述发起 HTTP 请求的客户端,服务器可以依据它来返回最合适此浏览器显示的页面。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User-Agent 非常混乱,每个浏览器都自称是“Mozilla”“Chrome”“Safari”,企图使用这个字段来互相“伪装”,导致 User-Agent 变得越来越长,最终变得毫无意义。

不过有的比较“诚实”的爬虫会在 User-Agent 里用“spider”标明自己是爬虫,所以可以利用这个字段实现简单的反爬虫策略。

Date字段是一个通用字段,但通常出现在响应头里,表示 HTTP 报文创建的时间,客户端可以使用这个时间再搭配其他字段决定缓存策略。

Server字段是响应字段,只能出现在响应头里。它告诉客户端当前正在提供 Web 服务的软件名称和版本号,例如在我们的实验环境里它就是“Server: openresty/1.15.8.1”,即使用的是 OpenResty 1.15.8.1。

Server 字段也不是必须要出现的,因为这会把服务器的一部分信息暴露给外界,如果这个版本恰好存在 bug,那么黑客就有可能利用 bug 攻陷服务器。所以,有的网站响应头里要么没有这个字段,要么就给出一个完全无关的描述信息。

小结

  1. HTTP 报文结构就像是“大头儿子”,由“起始行 + 头部 + 空行 + 实体”组成,简单地说就是“header+body”;
  2. HTTP 报文可以没有 body,但必须要有 header,而且 header 后也必须要有空行,形象地说就是“大头”必须要带着“脖子”;
  3. 请求头由“请求行 + 头部字段”构成,响应头由“状态行 + 头部字段”构成;
  4. 请求行有三部分:请求方法,请求目标和版本号;
  5. 状态行也有三部分:版本号,状态码和原因字符串;
  6. 头部字段是 key-value 的形式,用“:”分隔,不区分大小写,顺序任意,除了规定的标准头,也可以任意添加自定义字段,实现功能扩展;
  7. HTTP/1.1 里唯一要求必须提供的头字段是 Host,它必须出现在请求头里,标记虚拟主机名。

二、HTTP提供了哪些方法?GET和POST的区别是什么?

1.HTTP有哪些方法

目前 HTTP/1.1 规定了八种方法,单词都必须是大写的形式,我先简单地列把它们列出来,后面再详细讲解。

  1. GET:获取资源,可以理解为读取或者下载数据;
  2. HEAD:获取资源的元信息;
  3. POST:向资源提交数据,相当于写入或上传数据;
  4. PUT:类似 POST;
  5. DELETE:删除资源;
  6. CONNECT:建立特殊的连接隧道;
  7. OPTIONS:列出可对资源实行的方法;
  8. TRACE:追踪请求 - 响应的传输路径。

2.GET/HEAD

GET方法应该是 HTTP 协议里最知名的请求方法了,也应该是用的最多的,自 0.9 版出现并一直被保留至今,是名副其实的“元老”。

它的含义是请求从服务器获取资源,这个资源既可以是静态的文本、页面、图片、视频,也可以是由 PHP、Java 动态生成的页面或者其他格式的数据。

GET 方法虽然基本动作比较简单,但搭配 URI 和其他头字段就能实现对资源更精细的操作。

例如,在 URI 后使用“#”,就可以在获取页面后直接定位到某个标签所在的位置;使用 If-Modified-Since 字段就变成了“有条件的请求”,仅当资源被修改时才会执行获取动作;使用 Range 字段就是“范围请求”,只获取资源的一部分数据。

HEAD方法与 GET 方法类似,也是请求从服务器获取资源,服务器的处理机制也是一样的,但服务器不会返回请求的实体数据,只会传回响应头,也就是资源的“元信息”。

HEAD 方法可以看做是 GET 方法的一个“简化版”或者“轻量版”。因为它的响应头与 GET 完全相同,所以可以用在很多并不真正需要资源的场合,避免传输 body 数据的浪费。

比如,想要检查一个文件是否存在,只要发个 HEAD 请求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用 GET 把整个文件都取下来。再比如,要检查文件是否有最新版本,同样也应该用 HEAD,服务器会在响应头里把文件的修改时间传回来。

3.PSOT/PUT

GET 和 HEAD 方法是从服务器获取数据,而 POST 和 PUT 方法则是相反操作,向 URI 指定的资源提交数据,数据就放在报文的 body 里。

POST 也是一个经常用到的请求方法,使用频率应该是仅次于 GET,应用的场景也非常多,只要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用的大多数都是 POST。

比如,你上论坛灌水,敲了一堆字后点击“发帖”按钮,浏览器就执行了一次 POST 请求,把你的文字放进报文的 body 里,然后拼好 POST 请求头,通过 TCP 协议发给服务器。

又比如,你上购物网站,看到了一件心仪的商品,点击“加入购物车”,这时也会有 POST 请求,浏览器会把商品 ID 发给服务器,服务器再把 ID 写入你的购物车相关的数据库记录。

PUT 的作用与 POST 类似,也可以向服务器提交数据,但与 POST 存在微妙的不同,通常 POST 表示的是“新建”“create”的含义,而 PUT 则是“修改”“update”的含义。

在实际应用中,PUT 用到的比较少。而且,因为它与 POST 的语义、功能太过近似,有的服务器甚至就直接禁止使用 PUT 方法,只用 POST 方法上传数据。

小结

  1. 请求方法是客户端发出的、要求服务器执行的、对资源的一种操作;
  2. 请求方法是对服务器的“指示”,真正应如何处理由服务器来决定;
  3. 最常用的请求方法是 GET 和 POST,分别是获取数据和发送数据;
  4. HEAD 方法是轻量级的 GET,用来获取资源的元信息;
  5. PUT 基本上是 POST 的同义词,多用于更新数据;
  6. “安全”与“幂等”是描述请求方法的两个重要属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系统。

三、URI和URL

URI,也就是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因为它经常出现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所以俗称为“网络地址”,简称“网址”。

严格地说,URI 不完全等同于网址,它包含有 URL 和 URN 两个部分,在 HTTP 世界里用的网址实际上是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但因为 URL 实在是太普及了,所以常常把这两者简单地视为相等。

URI 的格式

URI 本质上是一个字符串,这个字符串的作用是唯一地标记资源的位置或者名字

这里我要提醒你注意,它不仅能够标记万维网的资源,也可以标记其他的,如邮件系统、本地文件系统等任意资源。而“资源”既可以是存在磁盘上的静态文本、页面数据,也可以是由 Java、PHP 提供的动态服务。

下面的这张图显示了 URI 最常用的形式,由 scheme、host:port、path 和 query 四个部分组成,但有的部分可以视情况省略。

URI 的基本组成

URI 第一个组成部分叫scheme,翻译成中文叫“方案名”或者“协议名”,表示资源应该使用哪种协议来访问。

最常见的当然就是“http”了,表示使用 HTTP 协议。另外还有“https”,表示使用经过加密、安全的 HTTPS 协议。此外还有其他不是很常见的 scheme,例如 ftp、ldap、file、news 等。

浏览器或者你的应用程序看到 URI 里的 scheme,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会调用相应的 HTTP 或者 HTTPS 下层 API。显然,如果一个 URI 没有提供 scheme,即使后面的地址再完善,也是无法处理的。

在 scheme 之后,必须是三个特定的字符://”,它把 scheme 和后面的部分分离开。

实话实说,这个设计非常的怪异,我最早上网的时候看见地址栏里的“://”就觉得很别扭,直到现在也还是没有太适应。URI 的创造者蒂姆·伯纳斯 - 李也曾经私下承认“://”并非必要,当初有些“过于草率”了。

不过这个设计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历史,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只能接受。

在“://”之后,是被称为“authority”的部分,表示资源所在的主机名,通常的形式是“host:port”,即主机名加端口号。

主机名可以是 IP 地址或者域名的形式,必须要有,否则浏览器就会找不到服务器。但端口号有时可以省略,浏览器等客户端会依据 scheme 使用默认的端口号,例如 HTTP 的默认端口号是 80,HTTPS 的默认端口号是 443。

有了协议名和主机地址、端口号,再加上后面标记资源所在位置path,浏览器就可以连接服务器访问资源了。

URI 里 path 采用了类似文件系统“目录”“路径”的表示方式,因为早期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多是 UNIX 系统,所以采用了 UNIX 的“/”风格。其实也比较好理解,它与 scheme 后面的“://”是一致的。

这里我也要再次提醒你注意,URI 的 path 部分必须以“/”开始,也就是必须包含“/”,不要把“/”误认为属于前面 authority。

第一个 URI 算是最简单的了,协议名是“http”,主机名是“nginx.org”,端口号省略,所以是默认的 80,而路径部分也被省略了,默认就是一个“/”,表示根目录。

第二个 URI 是在实验环境里这次课程的专用 URI,主机名是“www.chrono.com”,端口号是 8080,后面的路径是“/11-1”。

第三个是 HTTP 协议标准文档 RFC7230 的 URI,主机名是“tools.ietf.org”,路径是“/html/rfc7230”。

最后一个 URI 要注意了,它的协议名不是“http”,而是“file”,表示这是本地文件,而后面居然有三个斜杠,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刚才仔细听了 scheme 的介绍就能明白,这三个斜杠里的前两个属于 URI 特殊分隔符“://”,然后后面的“/D:/http_study/www/”是路径,而中间的主机名被“省略”了。这实际上是 file 类型 URI 的“特例”,它允许省略主机名,默认是本机 localhost。

URI 的查询参数

使用“协议名 + 主机名 + 路径”的方式,已经可以精确定位网络上的任何资源了。但这还不够,很多时候我们还想在操作资源的时候附加一些额外的修饰参数。

举几个例子:获取商品图片,但想要一个 32×32 的缩略图版本;获取商品列表,但要按某种规则做分页和排序;跳转页面,但想要标记跳转前的原始页面。

仅用“协议名 + 主机名 + 路径”的方式是无法适应这些场景的,所以 URI 后面还有一个“query”部分,它在 path 之后,用一个“?”开始,但不包含“?”,表示对资源附加的额外要求。这是个很形象的符号,比“://”要好的多,很明显地表示了“查询”的含义。

查询参数 query 有一套自己的格式,是多个“key=value”的字符串,这些 KV 值用字符“&”连接,浏览器和客户端都可以按照这个格式把长串的查询参数解析成可理解的字典或关联数组形式。

小结

  1. URI 是用来唯一标记服务器上资源的一个字符串,通常也称为 URL;
  2. URI 通常由 scheme、host:port、path 和 query 四个部分组成,有的可以省略;
  3. scheme 叫“方案名”或者“协议名”,表示资源应该使用哪种协议来访问;
  4. “host:port”表示资源所在的主机名和端口号;
  5. path 标记资源所在的位置;
  6. query 表示对资源附加的额外要求;
  7. 在 URI 里对“@&/”等特殊字符和汉字必须要做编码,否则服务器收到 HTTP 报文后会无法正确处理。

四、HTTP有哪些状态码?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HTTP 报文里请求行的组成部分,包括请求方法和 URI。有了请求行,加上后面的头字段就形成了请求头,可以通过 TCP/IP 协议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收到请求报文,解析后需要进行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多种多样,但最后必定是拼出一个响应报文发回客户端。

响应报文由响应头加响应体数据组成,响应头又由状态行和头字段构成。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状态行的结构,有三部分:

开头的 Version 部分是 HTTP 协议的版本号,通常是 HTTP/1.1,用处不是很大。

后面的 Reason 部分是原因短语,是状态码的简短文字描述,例如“OK”“Not Found”等等,也可以自定义。但它只是为了兼容早期的文本客户端而存在,提供的信息很有限,目前的大多数客户端都会忽略它。

所以,状态行里有用的就只剩下中间的状态码(Status Code)了。它是一个十进制数字,以代码的形式表示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结果,就像我们通常编写程序时函数返回的错误码一样。

不过你要注意,它的名字是“状态码”而不是“错误码”。也就是说,它的含义不仅是错误,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表达 HTTP 数据处理的“状态”,客户端可以依据代码适时转换处理状态,例如继续发送请求、切换协议,重定向跳转等,有那么点 TCP 状态转换的意思。

状态码

目前 RFC 标准里规定的状态码是三位数,所以取值范围就是从 000 到 999。但如果把代码简单地从 000 开始顺序编下去就显得有点太“low”,不灵活、不利于扩展,所以状态码也被设计成有一定的格式。

RFC 标准把状态码分成了五类,用数字的第一位表示分类,而 0~99 不用,这样状态码的实际可用范围就大大缩小了,由 000~999 变成了 100~599。

这五类的具体含义是:

  • 1××:提示信息,表示目前是协议处理的中间状态,还需要后续的操作;
  • 2××:成功,报文已经收到并被正确处理;
  • 3××:重定向,资源位置发生变动,需要客户端重新发送请求;
  • 4××:客户端错误,请求报文有误,服务器无法处理;
  • 5××: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时内部发生了错误。

在 HTTP 协议中,正确地理解并应用这些状态码不是客户端或服务器单方的责任,而是双方共同的责任。

1××

1××类状态码属于提示信息,是协议处理的中间状态,实际能够用到的时候很少。

我们偶尔能够见到的是“101 Switching Protocols”。它的意思是客户端使用 Upgrade 头字段,要求在 HTTP 协议的基础上改成其他的协议继续通信,比如 WebSocket。而如果服务器也同意变更协议,就会发送状态码 101,但这之后的数据传输就不会再使用 HTTP 了。

2××

2××类状态码表示服务器收到并成功处理了客户端的请求,这也是客户端最愿意看到的状态码。

200 OK”是最常见的成功状态码,表示一切正常,服务器如客户端所期望的那样返回了处理结果,如果是非 HEAD 请求,通常在响应头后都会有 body 数据。

204 No Content”是另一个很常见的成功状态码,它的含义与“200 OK”基本相同,但响应头后没有 body 数据。所以对于 Web 服务器来说,正确地区分 200 和 204 是很必要的。

206 Partial Content”是 HTTP 分块下载或断点续传的基础,在客户端发送“范围请求”、要求获取资源的部分数据时出现,它与 200 一样,也是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但 body 里的数据不是资源的全部,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状态码 206 通常还会伴随着头字段“Content-Range”,表示响应报文里 body 数据的具体范围,供客户端确认,例如“Content-Range: bytes 0-99/2000”,意思是此次获取的是总计 2000 个字节的前 100 个字节。

3××

3××类状态码表示客户端请求的资源发生了变动,客户端必须用新的 URI 重新发送请求获取资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重定向”,包括著名的 301、302 跳转。

301 Moved Permanently”俗称“永久重定向”,含义是此次请求的资源已经不存在了,需要改用改用新的 URI 再次访问。

与它类似的是“302 Found”,曾经的描述短语是“Moved Temporarily”,俗称“临时重定向”,意思是请求的资源还在,但需要暂时用另一个 URI 来访问。

301 和 302 都会在响应头里使用字段Location指明后续要跳转的 URI,最终的效果很相似,浏览器都会重定向到新的 URI。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语义,一个是“永久”,一个是“临时”,所以在场景、用法上差距很大。

比如,你的网站升级到了 HTTPS,原来的 HTTP 不打算用了,这就是“永久”的,所以要配置 301 跳转,把所有的 HTTP 流量都切换到 HTTPS。

再比如,今天夜里网站后台要系统维护,服务暂时不可用,这就属于“临时”的,可以配置成 302 跳转,把流量临时切换到一个静态通知页面,浏览器看到这个 302 就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情况,不会做缓存优化,第二天还会访问原来的地址。

304 Not Modified” 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状态码,它用于 If-Modified-Since 等条件请求,表示资源未修改,用于缓存控制。它不具有通常的跳转含义,但可以理解成“重定向已到缓存的文件”(即“缓存重定向”)。

301、302 和 304 分别涉及了 HTTP 协议里重要的“重定向跳转”和“缓存控制”,在之后的课程中我还会细讲。

4××

4××类状态码表示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报文有误,服务器无法处理,它就是真正的“错误码”含义了。

400 Bad Request”是一个通用的错误码,表示请求报文有错误,但具体是数据格式错误、缺少请求头还是 URI 超长它没有明确说,只是一个笼统的错误,客户端看到 400 只会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所以,在开发 Web 应用时应当尽量避免给客户端返回 400,而是要用其他更有明确含义的状态码。

403 Forbidden”实际上不是客户端的请求出错,而是表示服务器禁止访问资源。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例如信息敏感、法律禁止等,如果服务器友好一点,可以在 body 里详细说明拒绝请求的原因,不过现实中通常都是直接给一个“闭门羹”。

404 Not Found”可能是我们最常看见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状态码,它的原意是资源在本服务器上未找到,所以无法提供给客户端。但现在已经被“用滥了”,只要服务器“不高兴”就可以给出个 404,而我们也无从得知后面到底是真的未找到,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它比 403 还要令人讨厌。

4××里剩下的一些代码较明确地说明了错误的原因,都很好理解,开发中常用的有:

  • 405 Method Not Allowed:不允许使用某些方法操作资源,例如不允许 POST 只能 GET;
  • 406 Not Acceptable:资源无法满足客户端请求的条件,例如请求中文但只有英文;
  • 408 Request Timeout:请求超时,服务器等待了过长的时间;
  • 409 Conflict:多个请求发生了冲突,可以理解为多线程并发时的竞态;
  • 413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请求报文里的 body 太大;
  • 414 Request-URI Too Long:请求行里的 URI 太大;
  • 429 Too Many Requests:客户端发送了太多的请求,通常是由于服务器的限连策略;
  • 431 Request Header Fields Too Large:请求头某个字段或总体太大;

5××

5××类状态码表示客户端请求报文正确,但服务器在处理时内部发生了错误,无法返回应有的响应数据,是服务器端的“错误码”。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与 400 类似,也是一个通用的错误码,服务器究竟发生了什么错误我们是不知道的。不过对于服务器来说这应该算是好事,通常不应该把服务器内部的详细信息,例如出错的函数调用栈告诉外界。虽然不利于调试,但能够防止黑客的窥探或者分析。

501 Not Implemented”表示客户端请求的功能还不支持,这个错误码比 500 要“温和”一些,和“即将开业,敬请期待”的意思差不多,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开业”就不好说了。

502 Bad Gateway”通常是服务器作为网关或者代理时返回的错误码,表示服务器自身工作正常,访问后端服务器时发生了错误,但具体的错误原因也是不知道的。

503 Service Unavailable”表示服务器当前很忙,暂时无法响应服务,我们上网时有时候遇到的“网络服务正忙,请稍后重试”的提示信息就是状态码 503。

503 是一个“临时”的状态,很可能过几秒钟后服务器就不那么忙了,可以继续提供服务,所以 503 响应报文里通常还会有一个“Retry-After”字段,指示客户端可以在多久以后再次尝试发送请求。

小结

  1. 状态码在响应报文里表示了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结果;
  2. 状态码后的原因短语是简单的文字描述,可以自定义;
  3. 状态码是十进制的三位数,分为五类,从 100 到 599;
  4. 2××类状态码表示成功,常用的有 200、204、206;
  5. 3××类状态码表示重定向,常用的有 301、302、304;
  6. 4××类状态码表示客户端错误,常用的有 400、403、404;
  7. 5××类状态码表示服务器错误,常用的有 500、501、50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