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原理】第三章:接收机
《雷达原理》各章内容与链接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发射机
第三章:接收机
第四章:显示器
第五章:
第六章:距离测量
第七章:角度测量
第八章:速度测量
学习链接见哔哩大学
1.射频、中频、视频信号
图为锯齿波调制的FMCW雷达中频回波信号。雷达通常情况下通过发射机发射射频信号,同时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也是射频信号。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与本振信号经过混频器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再对中频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视频信号。下图为脉冲信号的从射频到中频再到视频的过程。
发射信号和回波信号二者的频率并未发生变化,都是射频信号。其中回波信号只是相对于发射信号有一个时延tr,其频率并未改变。接收机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和本振信号进行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再对中频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其视频信号。
关于混频得到的中频信号,过程大致如下:(LFMCW)
调制信号和载波(参考通信原理)
锯齿波调制的FMCW:就是载波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的幅度变化
下图为FMCW雷达的简易框图:
发射信号(本振信号)经过通过发射天线辐射出去,遇到障碍物之后发生反射,反射的信号被雷达接收机接收。将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相混频,得到中频信号(差拍信号)。
2.超外差雷达放大器
外差技术:使接收机能够保持恒定中频输出的技术。
超外差技术:接收机输出的中频低于射频结果、高于信号带宽。
3.灵敏度
灵敏度表示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例如飞机距离雷达较远,在距离为Rmax时,雷达的回波信号处于失效和有效的临界值,高于灵敏度才可正常工作。最小可检测信号功率:
4.动态范围和增益
动态范围表示接收机工作时所允许的输入信号强度变化的范围。所允许的最小输入信号强度通常取最小可检测信号功率 Smn,而所允许的最大输入信号强度则根据正常工作的要求而定。当输入信号太强时,接收机将发生过载饱和,从而使较小的目标回波显著减小,甚至丢失。因此要求接收机具有大的动态范围,以保证信号不论强弱都能正常接收。在实际应用中,对数放大器是扩展接收机动态范围的一项重要措施。
接收机的增益表示对回波信号的放大能力,通常表示为输出信号功率与输入信号功率之比,称为“功率增益。有时(如在米波或分米波)也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电压比表示,称为“电压增益”。接收机的增益应根据接收机的系统要求来确定。接收机的增益直接确定了输出信号的幅度。为了防止接收机饱和、扩展动态范围和保持接收机增益的稳定性,应增加灵敏时间控制(STC)和自动增益控制(AGC)。
5.噪声系数
噪声类别详见噪声链接。
电阻热噪声
天线噪声
二极管噪声
噪声系数
定义为输入端的信号噪声功率比与输出端的信号噪声功率比的比值:
注意:
(1)噪声功率是按照点频定义的,也可用整段带宽;
(2)Ni规定为T=290K时,信源内阻上的热噪声(定值);
(3)NF与输入端输出端是否匹配无关,依赖于信号源内阻,与负载无关;
(4)噪声系数的定义只适用于线性或者准线性电路
级联网络噪声系数
噪声系数与灵敏度
根据以上Si的公式可知Si越小,灵敏度越高,所以提高灵敏度的方式可以通过:
(1)采用好的解调方式,降低S/N的门限
(2)降低前端温度,T减小
(3)采用窄带宽 ,B减小
灵敏度越高,能接收到的信号越微弱。
6.接收机的动态增益控制
引入增益控制电路的原因:
我们知道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其表示接收机能够正常工作所容许输入信号的强度范围。信号太弱,则不能检测出来;信号太强,接收机会发生饱和过载。为了防止信号太强引起的过载,需要引入增益控制电路来增大接收机的动态范围。一般雷达都有增益控制,增益控制电路通常由多个中频(IF)放大器组成。
除此之外,地物反射的杂波干扰、敌方施放的噪声调制干扰等,往往远大于有用信号,会使接收机过载而不能正常工作。为使雷达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通常都要求接收机应有专门的抗过载电路,例如瞬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灵敏度时间控制电路、对数放大器等。
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
自动增益控制(AGC)采用反馈技术,根据接收到信号的平均幅度(功率)调整 IF 放大器的偏置(放大),进而达到自动调整接收机的增益。
上图为一种简单的 AGC 电路方框图,其由峰值检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接收机输出的视频脉冲信号经过峰值检波。再由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成分之后,得到自动增益控制电压 EAGG ,将它加到被控的中频放大器中去,就完成了增益的自动控制作用。当输入信号增大时,视频放大器 输出也随之增大,则控制电压也增加,使受控中频放大器的增益 EAGG降低。当输人信号减小时,则起相反作用,中频放大器的增益 EAGG将要增大,所以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一个负反馈系统
瞬时自动增益控制(Instantaneous Automatic Gain Control,IAGC)
瞬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组成方框图如下图所示,它和一般的 AGC 电路原理相似,也是利用负反馈原理将输出电压检波后去控制中放级,自动地调整放大器的增益。
瞬时自动增益控制的目的是使干扰电压受到衰减(即要求控制电压Ec能瞬时地随着干扰电压变化),而维持目标信号的增益尽量不变。
干扰电压一般都很强,所以中频放大器不仅末级有过载的危险,前几级也有可能发生过载。为了得到较好的抗过载效果,增大允许的干扰电压范围,可以在中放的末级和相邻的前几级都加上瞬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 的范围受到控制增益的 IF 放大器级数量的限制。当只控制一个 IF 级时,AGC 的范围被限制在大约 20 dB。当控制不止一个 IF 级时,iagc 范围可以增加到大约 40 dB。
7.匹配滤波器
对应于不同的输入信号和噪声干扰,为了使接收机输出端的信号噪声比最大,波形失真最小,要求滤波器有一个最佳的频带宽度和频率特性形状,以实现最佳滤波。匹配滤波器即为使滤波器输出信噪比SNR在某一特定时刻达到最大。
当输入端有信号加噪声(假设噪声为高斯白噪声)时,匹配滤波器在其输出端产生最大可达到的瞬时信噪比。达到最高的SNR对于所有雷达应用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公式推导看不懂,详见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