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集成电路】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s,PLL)设计_环形振荡器相关(简)

发布于:2025-02-10 ⋅ 阅读:(80) ⋅ 点赞:(0)

0. 前言

  未来将会不定时更新PLL相关的文章,主要目的是作为个人的学习笔记,关于锁相环的基础,可以参考《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_Behzad Razavi》后面几章的内容,下面的文章主要参考书籍是的英文书籍《DESIGN OF CMOS PHASE‑LOCKED LOOPS_Behzad Razavi》,个人认为本书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相位噪声分析是振荡器设计中关键的步骤,本文为入门内容,随笔。

1.环形振荡器中的噪声

1.1数学分析

  最简单的环形振荡器由多级反相器构成,信号通过反相器后会发生延迟,多级反相器共同构成“延迟线”,如图1.1所示,以加性噪声为例,对环振的相位噪声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信号通过延迟线时,信号的跳变沿经历每一级反相器都会受到“污染”;环形振荡器,震荡信号的跳变沿会在环路中循环,进而跳变沿的抖动会无限积累,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3是一个由三级反相器组成的环振,每一级INV的延迟时间为 T D T_D TD,信号通过三级INV经历延迟时间 T D L = 3 T D T_{DL}=3T_D TDL=3TD,此时信号相位 180 ° 180° 180°,一个完整的周期,其相移应该达到360°,很明显该振荡器的震荡周期 T 0 = 2 T D L = 6 T D T_0=2T_{DL}=6T_D T0=2TDL=6TD。一般来说,振荡器中的反向级,总为奇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一个小的恒定相位添加到延迟线的输出,如图1.3(b),仍然需满足从A->B的相移达到 π π π,则必须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T o s c = 1 / f o s c T_{osc}=1/f_{osc} Tosc=1/fosc,又因为 T D L = T 0 / 2 = 1 / ( 2 f 0 ) T_DL=T_0/2=1/(2f_0) TDL=T0/2=1/(2f0),所以电路的震荡频率改变,新的振荡频率 f o s c f_{osc} fosc可以表示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式(1.2)中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相位噪声的加入,会使震荡频率偏移 f 0 φ 1 / π f_0 φ_1/π f0φ1/π,该结论适用于大信号与小信号。对式(1.2)进行绘制,如图1.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附加相位 φ 1 φ_1 φ1 变化,则延迟线相移将会在如图1.4所示的特性上移动,以满足整体相移要求。即,附加相位 φ 1 φ_1 φ1 越大,震荡频率越低。开环相位噪声,转化成闭环频率噪声,振荡器输出的“过剩相位”可以表示为频率噪声在时间上的积分(开环相位噪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此根据震荡器的传输函数 H ( s ) = 1 / s H(s)=1/s H(s)=1/s(积分器),可以得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式(1.4)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振荡频率为f_0的环形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等于其开环电路的相位噪声乘以“成形函数” [ f 0 / ( π f ) ] 2 [f_0/(πf)]^2 [f0/(πf)]2”。此结论适用于线性/非线性电路,如图1.5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环形振荡器设计

  在环形振荡器设计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最小尺寸的器件和最小级数(除非为了满足某些指标),以三级INV设计为例,如图2.1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每次INV状态切换时,总会有一个 I D D I_{DD} IDD的peak,所以对于震荡频率 f 0 f_0 f0的环振,其中 I D D I_{DD} IDD的频率为 3 f 0 3f_0 3f0

  影响振荡频率的因素有:
  (a)互连线电容
  (b)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电容
  (c)本级电路的输出电容和传播延迟
  (d)Corner变化。

  如果PMOS和NMOS强度不同,那么波形上升和下降时间将会出现差异,表现为波形不对称,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级振荡器功耗可以表示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C t o t C_{tot} Ctot表示从单个节点到ac地的总电容。

3调整振荡频率

  对振荡频率进行调整,常用的方法有
  (1)增加节点电容;
  (2)增加反相器级数;
  (3)增加晶体管尺寸;
  (4)采用分频器;
  其中,改变节点电容是改变频率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振荡频率与节点总电容呈反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式(3.1),理想情况下,振荡器总功耗与反相器级数 N N N无关。

4.相位噪声的一些讨论

4.1噪声和功耗折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位噪声与功耗折中。如图4.1(a),将在 f 0 f_0 f0下运行的两个名义上相同的振荡器的输出电压相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其归一化,其中两个振荡器的噪声谱密度相同,则有 ( φ n 1 + φ n 2 ) / 2 (φ_{n1} +φ_{n2})/2 (φn1+φn2)/2,进而得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得到结论“功率耗散的加倍,整个相位噪声频谱被减半(理想)”。
  另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线性缩放,如图4.1(b),确保输出摆幅不变, L C LC LC R C RC RC乘积不变,这样两种等效电路的振荡周期和输出摆幅几乎不变,很明显,输出噪声电流加倍,但是阻抗的平方减小了四倍,结果输出噪声谱密度减半。“振荡器应用线性缩放是常用的优化方法”。

4.2转角频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式可知,转角频率随N的增大而降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通过FOM值对四种频率调整方法进行比较。

5实现频率调谐

内容略多,略
大概就是关注,PVT、KVCO与噪声、调谐线性度、离散调谐注意一些细节、数字离散调谐 D o u t D_{out} Dout搜索逻辑、几种调谐的方式等。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