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什么是CSS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层叠样式表),是一种用来为结构化文档(如 HTML 文档或 XML 应用)添加样式(字体、间距和颜色等)的计算机语言,CSS 文件扩展名为 .css。
发展史
CSS1(1996年推出):CSS1是第一版的CSS规范,它引入了一套基本的样式属性和选择器,使得开发者可以通过样式表将样式应用于HTML文档。CSS1提供了对字体、颜色、背景、边框等基本样式的控制。它为网页布局和样式提供了一些基础,但功能相对有限。
CSS2(1998年推出):CSS2是CSS的第二版规范,引入了更多的功能和选择器,增强了样式控制的能力。它引入了浮动、定位和层叠等特性,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和布局网页元素。CSS2还引入了伪类和伪元素选择器,允许开发者根据元素的状态或位置选择应用样式。
CSS3(2001年开始,持续发展):CSS3是CSS的下一代规范,由一系列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引入了新的特性和功能。CSS3引入了更多的选择器、盒模型属性、颜色和背景属性、文本效果、过渡和动画效果、多列布局等。它还引入了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允许开发者根据设备的属性和特征应用不同的样式,从而实现响应式设计。CSS3的发展是渐进式的,新的模块和特性不断被添加和标准化。
1.三种导入方式
1.1、行内样式
<div style="background: red"></div>
1.2、外部样式
(1)链接式
<head>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style.css">
</head>
(2)导入式
<style>
@import url(style.css);
</style>
1.3、嵌入方式
嵌入方式指的是在 HTML 头部中的 <style> 标签下书写 CSS 代码。
<head>
<style>
.content {
background: red;
}
</style>
</head>
2.选择器
元素选择器(Element Selector):通过元素名称选择 HTML 元素。例如,
p
选择器将选择所有<p>
元素。类选择器(Class Selector):通过类别名称选择具有特定类别的 HTML 元素。类选择器以
.
开头,后面跟着类别名称。例如,.highlight
选择器将选择所有具有类别为 "highlight" 的元素。ID 选择器(ID Selector):通过元素的唯一标识符(ID)选择 HTML 元素。ID 选择器以
#
开头,后面跟着 ID 名称。例如,#logo
选择器将选择具有 ID 为 "logo" 的元素。属性选择器(Attribute Selector):通过元素的属性选择 HTML 元素。属性选择器可以根据属性名和属性值进行选择。例如,
input[type="text"]
选择器将选择所有type
属性为 "text" 的<input>
元素。后代选择器(Descendant Selector):通过指定元素的后代关系选择 HTML 元素。后代选择器使用空格分隔元素名称。例如,
div p
选择器将选择所有在<div>
元素内的<p>
元素。子元素选择器(Child Selector):通过指定元素的直接子元素关系选择 HTML 元素。子元素选择器使用
>
符号分隔父元素和子元素。例如,ul > li
选择器将选择所有<ul>
元素的直接子元素中的<li>
元素。相邻兄弟选择器(Adjacent Sibling Selector):通过指定元素之间的相邻兄弟关系选择 HTML 元素。相邻兄弟选择器使用
+
符号分隔两个相邻元素。例如,h2 + p
选择器将选择紧接在<h2>
元素后的<p>
元素。通用选择器(Universal Selector):选择所有 HTML 元素。通用选择器使用
*
符号。例如,*
选择器将选择页面上的所有元素。
2.1、基本选择器
(1)元素选择器
h1选择器将选择所有
<h1>
元素。
(2)类选择器
.head选择器选择所有类别为 "head" 的元素。
好处:可以将多个标签归类,是同一个class的可以复用
(3)id选择器:必须唯一
如下代码,#runoob 选择器将选择具有 ID 为 "runoob" 的元素。
#runoob {
width: 200px;
}
优先级:id>class>标签
2.2层次选择器
(1)后代选择器
body p
选择器将选择所有在 <body>
元素内的 <p>
元素。
(2)子选择器
body > p
选择器将选择所有 <body>
元素的直接子元素中的 <p>
元素。
(3)相邻兄弟选择器
h2 + p
选择器将选择紧接在 <h2>
元素后的一个 <p>
元素。
(4)通用选择器
*
选择器将选择页面上的所有元素。
2.3结构伪类选择器
:first-child 所有兄弟元素中的第一个
:last-child 所有兄弟元素中的最后一个
:nat-child 所有兄弟元素中的第n个
:first-of-type 所有 同类型 兄弟元素中的第一个
:last-of-type 所有 同类型 兄弟元素中的最后一个
:nth-of-type(n) 所有 同类型 兄弟元素中的第 n 个
2.4属性选择器
(1)a[id]
选择含有id属性的<a>元素
(2)a[id="first"]
选择id属性值为first 的<a>属性
(3)a[id*="links"]
选中id属性值中包含“links”的<a>元素
(4) a[href^=http]
选中href属性中以http开头的<a>元素
(5)a[href$=png]
选中href属性中以png结尾的<a>元素
其他选择器
选择器 | 示例 | 示例说明 | CSS |
---|---|---|---|
.class | .intro | 选择所有class="intro"的元素 | 1 |
#id | #firstname | 选择所有id="firstname"的元素 | 1 |
* | * | 选择所有元素 | 2 |
element | p | 选择所有<p>元素 | 1 |
element,element | div,p | 选择所有<div>元素和 <p> 元素 | 1 |
element.class | p.hometown | 选择所有 class="hometown" 的 <p> 元素 | 1 |
element element | div p | 选择<div>元素内的所有<p>元素 | 1 |
element>element | div>p | 选择所有父级是 <div> 元素的 <p> 元素 | 2 |
element+element | div+p | 选择所有紧跟在 <div> 元素之后的第一个 <p> 元素 | 2 |
[attribute] | [target] | 选择所有带有target属性元素 | 2 |
[attribute=value] | [target=-blank] | 选择所有使用target="-blank"的元素 | 2 |
[attribute~=value] | [title~=flower] | 选择标题属性包含单词"flower"的所有元素 | 2 |
[attribute|=language] | [lang|=en] | 选择 lang 属性等于 en,或者以 en- 为开头的所有元素 | 2 |
:link | a:link | 选择所有未访问链接 | 1 |
:visited | a:visited | 选择所有访问过的链接 | 1 |
:active | a:active | 选择活动链接 | 1 |
:hover | a:hover | 选择鼠标在链接上面时 | 1 |
:focus | input:focus | 选择具有焦点的输入元素 | 2 |
:first-letter | p:first-letter | 选择每一个<p>元素的第一个字母 | 1 |
:first-line | p:first-line | 选择每一个<p>元素的第一行 | 1 |
:first-child | p:first-child | 指定只有当<p>元素是其父级的第一个子级的样式。 | 2 |
:before | p:before | 在每个<p>元素之前插入内容 | 2 |
:after | p:after | 在每个<p>元素之后插入内容 | 2 |
:lang(language) | p:lang(it) | 选择一个lang属性的起始值="it"的所有<p>元素 | 2 |
element1~element2 | p~ul | 选择p元素之后的每一个ul元素 | 3 |
[attribute^=value] | a[src^="https"] | 选择每一个src属性的值以"https"开头的元素 | 3 |
[attribute$=value] | a[src$=".pdf"] | 选择每一个src属性的值以".pdf"结尾的元素 | 3 |
[attribute*=value] | a[src*="runoob"] | 选择每一个src属性的值包含子字符串"runoob"的元素 | 3 |
:first-of-type | p:first-of-type | 选择每个p元素是其父级的第一个p元素 | 3 |
:last-of-type | p:last-of-type | 选择每个p元素是其父级的最后一个p元素 | 3 |
:only-of-type | p:only-of-type | 选择每个p元素是其父级的唯一p元素 | 3 |
:only-child | p:only-child | 选择每个p元素是其父级的唯一子元素 | 3 |
:nth-child(n) | p:nth-child(2) | 选择每个p元素是其父级的第二个子元素 | 3 |
:nth-last-child(n) | p:nth-last-child(2) | 选择每个p元素的是其父级的第二个子元素,从最后一个子项计数 | 3 |
:nth-of-type(n) | p:nth-of-type(2) | 选择每个p元素是其父级的第二个p元素 | 3 |
:nth-last-of-type(n) | p:nth-last-of-type(2) | 选择每个p元素的是其父级的第二个p元素,从最后一个子项计数 | 3 |
:last-child | p:last-child | 选择每个p元素是其父级的最后一个子级。 | 3 |
:root | :root | 选择文档的根元素 | 3 |
:empty | p:empty | 选择每个没有任何子级的p元素(包括文本节点) | 3 |
:target | #news:target | 选择当前活动的#news元素(包含该锚名称的点击的URL) | 3 |
:enabled | input:enabled | 选择每一个已启用的输入元素 | 3 |
:disabled | input:disabled | 选择每一个禁用的输入元素 | 3 |
:checked | input:checked | 选择每个选中的输入元素 | 3 |
:not(selector) | :not(p) | 选择每个并非p元素的元素 | 3 |
::selection | ::selection | 匹配元素中被用户选中或处于高亮状态的部分 | 3 |
:out-of-range | :out-of-range | 匹配值在指定区间之外的input元素 | 3 |
:in-range | :in-range | 匹配值在指定区间之内的input元素 | 3 |
:read-write | :read-write | 用于匹配可读及可写的元素 | 3 |
:read-only | :read-only | 用于匹配设置 "readonly"(只读) 属性的元素 | 3 |
:optional | :optional | 用于匹配可选的输入元素 | 3 |
:required | :required | 用于匹配设置了 "required" 属性的元素 | 3 |
:valid | :valid | 用于匹配输入值为合法的元素 | 3 |
:invalid | :invalid | 用于匹配输入值为非法的元素 | 3 |
:has | :has | 允许根据其后代元素来选择一个元素。 | 3 |
:is | :is | 接收任何数量的选择器作为参数,并且返回这些选择器匹配的元素的并集。 | 3 |
3.美化网页
3.1文字
风格/粗细/大小/颜色
合并一起写:
.p1{
font: oblique 100 16px "楷体";
}
3.2 文本
(1)颜色
body {color:red;}
h1 {color:#00ff00;}
h2 {color:rgb(255,0,0);}
(2)文本缩进
p {text-indent:50px;}
(3)对齐方式
h1 {text-align:center;}
p.date {text-align:right;}
p.main {text-align:justify;}
(4)删除链接的下划线
a {text-decoration:none;}
(4)阴影
3.3超链接伪类
a:hover{
color:orange;
font-size: 40px;
}
a:active{
color:yellow;
}
3.4列表
(1)list-style:
3.5背景
Property | 描述 |
---|---|
background | 简写属性,作用是将背景属性设置在一个声明中。 |
background-attachment | 背景图像是否固定或者随着页面的其余部分滚动。 |
background-color | 设置元素的背景颜色。 |
background-image | 把图像设置为背景。 |
background-position | 设置背景图像的起始位置。 |
background-repeat | 设置背景图像是否及如何重复。 |
body
{
background-image:url('img_tree.png');
background-repeat:no-repeat;
background-position:right top;
}
3.6渐变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to right, red , yellow);
4.盒子模型
4.1什么是盒子模型
所有HTML元素可以看作盒子
在CSS中,"box model"这一术语是用来设计和布局时使用。
CSS盒模型封装周围的HTML元素,它包括:边距,边框,填充,和实际内容。
盒模型允许我们在其它元素和周围元素边框之间的空间放置元素。
- Margin(外边距) - 清除边框外的区域,外边距是透明的。
- Border(边框) - 围绕在内边距和内容外的边框。
- Padding(内边距) - 清除内容周围的区域,内边距是透明的。
- Content(内容) - 盒子的内容,显示文本和图像。
4.2边框
(1)边框样式
border-style属性可以有1-4个值:
- border-style:dotted solid double dashed;(上、右、底、左)
- border-style:dotted solid double;(上、左右、底)
- border-style:dotted solid;(上底、左右)
- border-style:dotted;(四面边)
(2)圆角边框
(3)阴影
box-shadow: 10px 10px 5px #888888;
4.3边距
margin
元素与元素之间的间隙就是外边距,外边距可以让元素产生间隙,外边距不会影响元素的大小,也不会撑开元素。
padding
内边距是元素内容与元素边框之间的边距,会撑开元素的大小,但不会影响元素内容的大小。
5、区块
块级元素
独占一行,可以容纳内联元素,也可以嵌套其他块元素
h1~h6 p div 列表
内联元素
不独占一行
apan a img strong
display 属性
属性值共计有18种,按照类别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外部表现类(display-outside):block、inline。
内部表现类(display-inside):flex、grid、table、flow、flow-root、ruby。
列表元素类(display-listitem):list-item。
内部结构类(display-internal):table-row、table-cell、table-column、table-caption、table-row-group、table-header-group、table-footer-group、table-column-group、ruby-base、ruby-text、ruby-base-container、ruby-text-container。
元素显示类(display-box):none、contents。
预组合类(display-legacy):inline-block、inline-table、inline-flex、inline-grid。
block:
该属性值用于设置元素的外显类型为块级元素,占据一整行的空间,在元素前后进行换行。
inline:
设置元素的外显类型为行内元素,在页面布局中,可与其他行内元素位于同一行
inline-block :
结合了inline与block的一些特点,设置元素为不独占一行的块级元素。
none:
float属性
当一个元素被设置为浮动时,它会脱离正常的文档流,向指定方向移动,其他非浮动元素会围绕它排列。浮动元素的宽度需要明确指定,否则它将根据内容自动调整。
父级边框塌陷的问题
清除浮动的技巧:
为父容器添加一个伪元素,自动清除浮动。
这种方法无需在 HTML 中添加额外的清除元素,更加简洁和语义化
6、定位
6.1相对定位
相对于原来的位置进行偏移
top:-20px = bottom:20px;
left:20px=right:-20px;
6.2绝对定位
先设置父标签为非static定位,然后设置元素的position属性为absolute,最后再设置偏移量
注意:
一般来说都会将父标签设置为非static定位
如果父标签不是非static定位,则会相对于浏览器窗口进行定位
设置元素为绝对定位后,元素会浮到页面上方
6.3固定定位
先设置元素的position属性为fixed,然后再设置偏移量
设置元素为固定定位后,元素会浮动在面面上方
6.5.堆叠顺序
设置元素定位方式后,元素会浮在页面上方,此时可以通过z-index属性设置优先级,控制元素的堆叠顺序
取值为数字,值越大优先级越高,默认为auto(大多数浏览器默认为0)
7.CSS3 动画
动画是使元素从一种样式逐渐变化为另一种样式的效果。
用百分比来规定变化发生的时间,或用关键词 "from" 和 "to",等同于 0% 和 100%。
0% 是动画的开始,100% 是动画的完成。
为了得到最佳的浏览器支持,应该始终定义 0% 和 100% 选择器。
例:当动画为 25% 及 50% 时改变背景色,然后当动画 100% 完成时再次改变: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动画</title>
<style>
div
{
width:100px;
height:100px;
background:red;
animation:myfirst 5s;
-moz-animation:myfirst 5s; /* Firefox */
-webkit-animation:myfirst 5s; /* Safari and Chrome */
-o-animation:myfirst 5s; /* Opera */
}
@keyframes myfirst
{
0% {background:red;}
25% {background:yellow;}
50% {background:blue;}
100% {background:green;}
}
@-moz-keyframes myfirst /* Firefox */
{
0% {background:red;}
25% {background:yellow;}
50% {background:blue;}
100% {background:green;}
}
@-webkit-keyframes myfirst /* Safari and Chrome */
{
0% {background:red;}
25% {background:yellow;}
50% {background:blue;}
100% {background:green;}
}
@-o-keyframes myfirst /* Opera */
{
0% {background:red;}
25% {background:yellow;}
50% {background:blue;}
100% {background:green;}
}
</style>
</head>
<body>
<div></div>
<p><b>注释:</b>当动画完成时,会变回初始的样式。</p>
<p><b>注意:</b> 该实例在 Internet Explorer 9 及更早 IE 版本是无效的。</p>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