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22D3芯片是兆讯公司新推出的基于cortex-M3内核的新一代芯片,专注于显示应用,其主频高达216Mhz,64KB SRAM,512KB Flash,开发UI应用游刃有余。详细介绍请看:MH22D3新一代显控应用性价比之王
新龙微基于MH22D3推出了“迅龙3号”开发板,方便快速评估和测试验证芯片性能,板载丰富资源,提供扩展接口:
开发板配套显示屏和电容TP,分辨率支持320x240,触摸屏支持5点触摸,报点率达100Hz。
触摸屏使用了海栎创比较高端的芯片CST328,网络上资料相对较少,驱动开发容易踩坑。
迅龙3号完整适配了这一款触摸芯片,提供完整的驱动源代码,代码下载地址:
迅龙3号开发板资料下载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VlPRQDwgi_Ffdx5TAPTYw?pwd=ugjx 提取码: ugjx
下面记录了CST328开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 初始化问题
I2C接口和TP IO(复位和INT)初始化后读器件信息,会有不规律的中断信号。
针对这种情况,要在完成读取信息后再打开中断信息,等待上报TP触摸信息
- 寄存序号问题
海栎创规格书《CST328数据手册V2.2.pdf》里面的数据有误:
正确的寄存器序号应该如下,特别是读芯片类型来判断芯片的时候很重要:
3.TP数据读取
TP采用中断方式上报数据,读取程序一般是采用阻塞方式的,也就是说在读取寄存器数据期间,几乎是全部占用MCU的,所以速度一定要快,尽量降低对MCU的占用时间,下面是一个参考,可以根据自身板子的情况做微调和验证,确认最高通讯速率:
I2C时钟:373Khz
TP上报数据间隔:7.57ms
读取7个寄存器时间:335us
MCU占用率:0.335/7.57=4.3%
- CST328和CST826系列的差异
CST826的寄存器是1个字节,CST328的寄存器是2个字节,写的时候要分两次写入寄存器序号,读回来的数据byte0在前面,然后依次是byte1,byte2,byte3,和数据标准相对应。
static bool tp_reg_write(uint16_t reg_addr, uint8_t *reg_data, uint8_t cnt)
{
I2C_ACK_STATUS ack;
I2c_Start();
I2c_WriteByte(TP_IIC_SLAVE_ADDR);
I2c_WriteByte(reg_addr >> 8); //register
I2c_WriteByte(reg_addr & 0xFF); //nack
if((reg_data != NULL) && cnt)
{
for ( uint16_t i = 0; i < cnt; i++ )
{
I2c_WriteByte(reg_data[i]);
}
}
I2c_Stop();
return true;
}
文章为原创,转载需注明出处,未经书面允许,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