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new与delete

发布于:2025-05-17 ⋅ 阅读:(17) ⋅ 点赞:(0)

一、回顾

在C语言阶段我们学习了动态内存管理:malloc,calloc,realloc,free。

1.malloc

malloc — 向堆上申请一块空间,其空间大小由我们自己定义大小,申请成功返回此连续空间的起始地址,否则返回空指针。

	//使用malloc创建一个10个空间大小的整型数组。
	int* ptr1 = (int*)malloc(sizeof(int) * 10);

调试观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动态申请了一个10个空间大小的整型数组。

2.calloc

calloc — 在malloc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初始化的作用,会将所指向空间元素初始化成0。

	//使用calloc创建一个10个空间大小的整型数组。
	int* ptr2 = (int*)calloc(10, sizeof(int));

调试观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比malloc申请出来的空间,多进行了一步初始化成0的操作。

3.realloc

realloc — 用法是扩容,跟上面两个不同,有两种情况。
(1)原地扩容,若要扩容的空间之后紧挨着的空间允许扩容操作,此就是原地扩容
(2)异地扩容,若要扩容的空间之后紧挨着的空间不支持扩容操作,则会在堆上重新找一块大小相等的空间,将原空间内的数据拷贝进新空间,再将旧空间释放,返回新空间的起始地址。
图解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free

free的作用是将我们动态申请的空间不用了之后释放掉。
将上述两个动态开辟的空间给释放掉:

	free(ptr1);
	ptr1 = nullptr;   

	free(ptr2);
	ptr2 = nullptr;

秉承写代码优良作风,一般free之后将其指针变量置为空,以防出现野指针。

但由于C++引入了类这种自定义类型,上述三种普遍针对内置类型的动态开辟空间的方法就不再适用了,所以C++语言新引入了动态开辟空间的方法:new,delete。

二、new与delete的特殊之处

new和delete是一对关键字,作用就是动态开辟空间和释放空间。

第一个场景:内置类型和自定义类型的对象创建场景。
对于内置类型示例代码如下:

	//1、使用new创建一个整型变量
	int* ptr1 = new int;         // --- 没有初始化
	int* ptr2 = new int(1);      // --- 初始化操作

	//2、使用new创建一个10个空间大小的整型数组
	int* ptr3 = new int[10];                     // --- 没有初始化
	int* ptr4 = new int[10] {1, 2, 3, 4, 5};     // --- 初始化操作

	//同样不要忘记手动释放内存空间
	delete ptr1;      //普通变量释放内存空间
	delete ptr2;
	delete[] ptr3;    //数组释放内存空间需要加上[]
	delete[] ptr4;

对于自定义类型示例代码如下:

class A
{
public:
	A()
	{
		cout << "调用无参构造函数!!!" << endl;
	}

	A(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_year(year)
		,_month(month)
		,_day(day)
	{
		cout << "调用有参构造函数!!!" << endl;
	}

	~A()
	{
		cout << "调用析构函数!!!" << endl;
	}

private:
	int _year = 2000;
	int _month = 1;
	int _day = 1;
};

//3、使用new创建一个类类型的对象
	A* a1 = new A();
	A* a2 = new A(2025, 5, 13);
	
	//同样不要忘记手动释放内存空间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运行结果就是new与delete的特别之处:

(1)

new会先去堆上动态开辟空间,再调用构造函数。
delete会先调用析构函数,再释放内存空间。

图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另一个场景,即malloc,new申请失败的场景。

对于malloc申请失败示例代码如下:

	//1.malloc申请失败的场景
	int* ptr1;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ptr1 = (int*)malloc(sizeof(int) * 1024 * 1024);  //1024 = 2^10,此处为4M大小
		if (ptr1)
		{
			cout << i << "->" << ptr1 << endl;
		}
		else
		{
			break;
		}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lloc申请失败后返回的为0(检查返回值是否为NULL),代表程序正常结束。

对于new申请失败示例代码如下:

	//2.new申请失败的场景
	int* ptr2;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ptr2 = new int[1024 * 1024];
		cout << i << "->" << ptr2++ << endl;
	}

运行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ew申请失败返回为3,不为0,说明其返回机理和malloc不同,程序非正常结束。

(2)

new的申请失败机理是抛异常,这点与malloc的申请失败截然不同。

下面演示一点如何处理异常(了解即可,后续会详细讲解):
上述new的代码是在一个全局函数Test_3里面,所以直接对Test_3进行异常处理。

int main()
{
	//Test_1();
	//Test_2();
	try
	{
		Test_3();
	}
	catch(const exception& e)
	{
		cout << e.what() << endl;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处理异常后程序返回0,正常结束,并且打印了一句"bad allocation",这句话意思就是空间分配异常。

三、new与delete的底层原理

new与delete的底层原理其实就是重载的两个全局函数,operator new 与 operator delete,这两个在其主要作用。

对于operator ne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观察会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malloc,所以别看new听起来高大上,它的底层开辟内存空间的实现依旧是使用的malloc,如此这般麻烦操作就是为了将new改变成抛出异常,所以刚刚抛出异常的那一句话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同理operator delete的释放内存空间的实现使用的就是free。

汇编层验证(基于对自定义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ew的功能先调用operator new这个全局函数来开辟内存空间,再去调用构造函数。
delete的功能先调用析构函数清理资源,再调用operator delete这个全局函数来释放内存空间。

其实还有一组全局函数operator new[ ]和operator delete[ ],此全局函数就是对于N个对象空间的申请与释放。
(1)operator new[ ]:在operator new[]中实际调用operator new函数完成N个对象空间的申请,并且在申请的空间上执行N次构造函数。
(2)operator delete[ ]:在释放的对象空间上执行N次析构函数,完成N个对象中资源的清理
调用operator delete[]释放空间,实际在operator delete[]中调用operator delete来释放空间。

四、总结

(1)对于内置类型:
new与malloc这写动态开辟空间的函数功能上没有区别,只是malloc申请失败会返回NULL,而new会抛出异常。

(2)对于自定义类型:
malloc这样的函数就无法使用了,而new的本质是先调用operator new这个全局函数来开辟内存空间,再去调用构造函数;delete的本质是先调用析构函数清理资源,再调用operator delete这个全局函数来释放内存空间。

(3)不同的动态开辟内存空间要配套使用,也就是使用malloc开辟空间,则使用free释放空间;使用new开辟空间,则使用delete释放空间;使用new开辟了一块连续的数组空间,则使用delete[ ]释放空间,一定不要乱配对和错误使用。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