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哥面试:RabbitMQ工作模式深度剖析与Spring整合MQ

发布于:2025-07-13 ⋅ 阅读:(16) ⋅ 点赞:(0)

面试现场:气场拉满

一进门,我就被眼前那位穿着格子衬衫、厚框眼镜、桌上摆着“Effective Java”与“Redis深度解析”的面试官镇住了。他抬头看了我一眼,语气中带着些许怀疑:“你了解 RabbitMQ 吗?”

我微微一笑,扶了扶并不存在的眼镜:“我听过,是个送快递的吧?”

面试官轻咳一声:“说说 RabbitMQ 的工作模式吧。”

RabbitMQ的核心组件与工作模式

我清了清嗓子,假装刚想起来,娓娓道来:

“RabbitMQ 就像一个快递中心,核心组件包括:生产者、消费者、队列(Queue)、交换机(Exchange)和绑定(Binding)。”

1. 五种核心工作模式

  • 简单模式(Simple):一对一,直连队列,最基本。
  • 工作队列模式(Work Queues):一个生产者、多个消费者,轮流消费任务。
  • 发布/订阅模式(Fanout):消息群发,广播到所有绑定的队列。
  • 路由模式(Direct):按 routing key 精确分发。
  • 主题模式(Topic):支持通配符路由,实现更复杂的分发规则。

面试官皱眉点头,我继续加码。

2. 消息可靠性机制

  • 消息确认机制(Confirm)
  • 消息持久化(Durable)
  • 死信队列(DLX)
  • TTL(过期时间)

我半开玩笑地说:“这些机制,就像京东送快递,一层一层兜底,保证你家小猫罐头不丢。”

Spring 与 RabbitMQ 整合

“那在 Spring 中怎么整合 RabbitMQ 呢?”面试官推了推眼镜。

“很简单,”我掏出 IDE,比划道:

1. 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mqp</artifactId>
</dependency>

2. 配置 application.yml

spring:
  rabbitmq:
    host: localhost
    port: 5672
    username: guest
    password: guest

3. 编写配置类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RabbitConfig {
    @Bean
    public Queue helloQueue() {
        return new Queue("hello");
    }
}

4. 消息发送与接收

@Autowired
private AmqpTemplate rabbitTemplate;

rabbitTemplate.convertAndSend("hello", "Hello Rabbit!");
@RabbitListener(queues = "hello")
public void process(String msg) {
    System.out.println("收到消息: " + msg);
}

“就这?”我眨巴眨巴眼睛,“Spring Boot 2.x 简直不要太简单。”

结尾彩蛋

面试官看着我,陷入沉思。我故作天真问道:

“RabbitMQ 支持延迟队列吗?”

他警惕地反问:“你怎么知道这个?”

我贱贱一笑:“不是说过嘛,我就是个小白。”


这场面试,我以一敌一,嘴炮无敌。如果你也想拿下高薪 offer,记住奇哥的真言:

会是基础,不会是底线,装是艺术,吊打是本能。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