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垃圾回收的算法

发布于:2025-07-13 ⋅ 阅读:(20) ⋅ 点赞:(0)

1. JVM介绍和运行流程-CSDN博客

2. 什么是程序计数器-CSDN博客

3. java 堆和 JVM 内存结构-CSDN博客

4. 虚拟机栈-CSDN博客

5. JVM 的方法区-CSDN博客

6. JVM直接内存-CSDN博客

7. JVM类加载器与双亲委派模型-CSDN博客

8. JVM类装载的执行过程-CSDN博客

9. JVM垃圾回收-CSDN博客

10. 垃圾回收的算法-CSDN博客

11. JVM中的分代回收-CSDN博客

12. JVM的垃圾回收器-CSDN博客

13. G1垃圾回收器-CSDN博客

14. 垃圾回收的引用区别-CSDN博客

15. JVM调优的参数设置-CSDN博客

16. JVM调优工具-CSDN博客


1. 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 GC)是一种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由程序(通常是运行时环境或虚拟机)自动检测和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对象,从而避免内存泄漏,减少程序员手动管理内存的负担。


为什么需要垃圾回收?

  • 手动内存管理的痛点

    • C/C++ 中需手动 malloc/free 或 new/delete,易出错:

      • 内存泄漏:忘记释放内存。

      • 悬垂指针:释放后仍被引用。

      • 重复释放:导致程序崩溃。

  • 自动GC的优势

    • 减少程序员负担,提高开发效率。

    • 避免内存泄漏和部分内存错误。


垃圾回收的典型过程

  1. 标记(Mark)

    • 通过可达性分析,标记所有存活对象。

  2. 回收(Reclaim)

    • 根据不同算法(如清除、复制、整理)回收垃圾内存。

  3. 压缩(可选,Compact)

    • 整理内存碎片,提高后续分配效率。


垃圾回收的触发时机

  • 主动触发:当内存不足时(如Java的 OutOfMemoryError 前)。

  • 被动触发:定时或分代策略(如新生代满时触发Minor GC)。


哪些语言/环境依赖GC?

  • 完全依赖:Java(JVM)、Python、Go、C#(.NET)、JavaScript(V8引擎)。

  • 可选GC:Rust(需手动管理,但有第三方GC库)、Swift(ARC自动引用计数)。

  • 无GC:C、C++(需手动管理)。


GC与内存泄漏

即使有GC,仍可能发生内存泄漏,例如:

  • 无意识的对象保留(如全局集合未清理)。

  • 长生命周期对象持有短生命周期对象的引用(如缓存未过期)。

  • 非内存资源未释放(如文件句柄、数据库连接)。


GC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避免内存泄漏和悬垂指针 占用额外CPU/内存资源
简化开发,提高安全性 不可预测的停顿(Stop-The-World)
适合高抽象层级语言(如Java) 难以处理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

垃圾回收是自动管理内存生命周期的技术,通过标记-清除、复制、分代等算法平衡内存效率和程序性能。它的存在让开发者更专注于业务逻辑,但需理解其原理以优化应用表现(如调整JVM参数)。 


2.  常用的垃圾回收算法

  • 标记清除算法
  • 复制算法
  • 标记整理算法
  • 分代收集算法

1.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 步骤

    1. 标记:从根对象(如全局变量、栈变量)出发,遍历所有可达对象并标记为“存活”。

    2. 清除:扫描堆内存,回收未被标记的垃圾对象内存。

  • 优点:简单直接,处理循环引用无压力。

  • 缺点:产生内存碎片,分配效率下降;两次遍历(标记+清除)导致停顿时间较长。


2. 复制算法(Copying)

  • 步骤

    1. 将堆分为FromTo两个等大空间。

    2. 将存活对象从From复制到To,并紧凑排列。

    3. 清空From,交换FromTo的角色。

  • 优点:无内存碎片,分配高效(指针碰撞)。

  • 缺点:浪费一半内存空间;复制大对象开销大。

  • 应用场景:Java新生代的Serial、ParNew等回收器。


3.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

  • 步骤

    1. 标记:同标记-清除。

    2. 整理:将存活对象向内存一端移动,消除碎片。

  • 优点:无碎片,适合老年代。

  • 缺点:移动对象成本高,停顿时间长。

  • 应用场景:Java的CMS、G1回收器的老年代阶段。


4. 分代收集算法(Generational)

  • 核心思想:根据对象存活周期划分内存区域(如新生代、老年代),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算法。

    • 新生代:频繁回收,使用复制算法(如Java的Eden+Survivor区)。

    • 老年代:较少回收,使用标记-清除标记-整理

  • 优点:结合场景优化效率,减少全局停顿。

  • 缺点:需处理跨代引用问题。

咱们后面说====================================================>


3. 问题总结

3.1 JVM 垃圾回收算法有哪些?

  • 标记清除算法:垃圾回收分为2个阶段,分别是标记和清除,效率高,有磁盘碎片,内存不连续。
  • 标记整理算法:标记清除算法一样,将存活对象都向内存另一端移动,然后清理边界以外的垃圾,无碎片,对象需要移动,效率低。
  • 复制算法:将原有的内存空间一分为二,每次只用其中的一块,正在使用的对象复制到另一个内存空间中,然后将该内存空间清空,交换两个内存的角色,完成垃圾的回收;无碎片,内存使用率低。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