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 Linux 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熟练掌握基础操作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 Linux 中的 vim 编辑器、网络配置以及远程登录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 Linux 系统。
二、vi 和 vim 编辑器
2.1 vi 和 vim 的基本介绍
所有 Linux 系统都会内置 vi 文本编辑器,而 vim 是 vi 的升级版,它可以主动以字体颜色分辨语法的正确性,还具备代码补完、编译和错误跳转等功能。
2.2 vi 和 vim 的三种模式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
- 正常模式: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命令:
- i 切换到输入模式,以输入字符。
-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
- 插入 / 编辑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在输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键:
-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入字符
- ENTER,回车键,换行
-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 HOME/END,移动光标到行首/行尾
-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页
-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 ESC,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 命令行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可以输入单个或多个字符的命令,可用的命令非常多。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已经省略了冒号):
- q 退出程序
- w 保存文件
按ESC键可随时退出底线命令模式。
- 三种模式转换示意图:三种模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通过示意图清晰地展示出来。
2.3 vi/vim 使用实例
下面以创建一个名为runoob.txt
的文件为例,介绍 vi/vim 的使用步骤:
- 进入一般模式:输入
vim runoob.txt
即可进入 vi 的一般模式。 - 进入输入模式:在一般模式中按下
i
,进入输入模式,开始编辑文字。 - 回到一般模式:编辑完毕后,按下
ESC
按钮回到一般模式。 - 保存并离开:在一般模式中按下
:wq
储存后离开 vi。
2.4 Vim 按键说明
Vim 有非常多的按键可以使用,下面分别介绍一般模式下的光标移动、搜索替换、复制粘贴等操作的按键:
- 光标移动:如
h
(向左移动)、j
(向下移动)、k
(向上移动)、l
(向右移动)等。 - 搜索替换:
/word
(向光标之下寻找一个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s/a1/a2/g
(将当前光标所在行中的所有 a1 用 a2 替换)等。 - 复制粘贴:
y
(复制已选中的文本到剪贴板)、p
(将剪贴板中的内容粘贴到光标后)等。 - 删除文本:
x
(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字符)、dd
(删除光标所在行)等。
2.5 总结 Vim 的常见指令
这里总结了一些必须掌握的 Vim 指令,包括复制、粘贴、删除、撤销、查找等操作,以及插入命令、游标移动、撤销和重做、退出命令等。
- yy:复制光标当前一行
- 5yy:拷贝当前5行
- p:箭头移动到目的行粘贴
- u:撤销上一步
- dd:删除当前行
- 5dd:删除当前行向下的5行
- x:剪切一个字母,相当于del
- X:剪切一个字母,相当于退格键
- yw:复制一个词
- dw:删除一个词
- 在文件中查找某个单词:命令行输入 /(查找内容),按n查找下一个
- 设置文件行号:set nu,取消文件行号:set nonu
- 编辑文件,正常模式下使用快捷键到达文档最末行:G,最首行:gg
- 编辑文件,光标移动到某行:shift+g
- 显示行号:set nu
- 输入行号这个数
- 输入shift+g
- w:向前移动一个单词(光标停在单词首部)
- b:向后移动一个单词 2b 向后移动2个单词
三、网络配置
3.1 三种网络模式详解
vmware 为我们提供了三种网络工作模式,分别是 Bridged(桥接模式)、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Host-Only(仅主机模式)。
- Bridged(桥接模式):将主机网卡与虚拟机虚拟的网卡利用虚拟网桥进行通信,虚拟机 ip 地址需要与主机在同一个网段,如果需要联网,则网关 DNS 需要与主机网卡一致。
- NAT(地址转换模式):借助虚拟 NAT 设备和虚拟 DHCP 服务器,使得虚拟机可以联网。虚拟网卡 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8 主要用于实现主机与虚拟机之间的通信。
- Host-Only(仅主机模式):将虚拟机与外网隔开,使得虚拟机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只与主机相互通讯。可以将主机网卡共享给 VMware Network Adapter VMnet1 网卡,从而达到虚拟机联网的目的。
3.2 查看网络 IP 和 网关
可以通过查看虚拟网络编辑器、修改虚拟网卡 Ip、查看网关以及查看 windows 环境的中 VMnet8 网络配置等步骤来获取网络 IP 和网关信息。
3.3 配置网络 ip 地址
配置网络 ip 地址有自动抓取和指定 ip 地址两种方式。
- 自动抓取:每次自动获取的 ip 地址可能不一样,不适用于做服务器。
- 指定 ip 地址: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指定 IP,并可以连接到外网。编辑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160
文件,设置相关参数,然后重启网络服务。
3.4 修改 IP 地址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修改 IP 地址后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物理机能 ping 通虚拟机,但虚拟机 ping 不通物理机,一般是因为物理机的防火墙问题;虚拟机能 Ping 通物理机,但虚拟机 Ping 不通外网,一般是因为 DNS 的设置有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文中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3.5 配置主机名
可以通过编辑vim /etc/hostname
文件来修改主机名称,修改完成后重启生效。也可以通过hostnamectl set-hostname dselegent-study【要修改的主机名】
命令立即生效。同时,还需要修改 Linux 和 Windows 的主机映射文件(hosts 文件),以便通过主机名来访问虚拟机。
四、远程登录
4.1 远程登录方法
在工作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来操作服务器。目前,比较主流的远程登录工具有 Xshell、SSH Secure Shell、SecureCRT、FinalShell 等。以下以 Xshell5 为例,介绍远程登录的步骤:
- 配置 Xshell 终端:打开安装好的 Xshell,编辑新链接,测试链接,连接成功后即可进行操作。
- 断开连接:操作完成后,可以断开连接。
- 添加右键点击粘贴和选中复制:通过
工具 -> 选项
进行设置。
4.2 ftp 文件传输
Xftp 主要用于向服务上传或下载文件。配置 Xftp 的步骤如下:
- 创建新链接:打开 Xftp,创建新链接。
- 编辑新链接:设置相关参数,出现链接成功界面后,即可进行 windows 和 linux 系统互传数据。
- 解决乱码问题:如果右边出现乱码,可以使用
文件-当前会话属性--选项--编码:UTF-8
进行修改,修改后重启 Xftp。
五、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详细了解了 Linux 中的 vim 编辑器、网络配置以及远程登录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这些基础操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 Linux 系统,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