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型玩转3D生成:LLaMA-Mesh开源项目

发布于:2025-07-16 ⋅ 阅读:(45) ⋅ 点赞:(0)

LLaMA-Mesh 是一个创新项目,旨在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的能力,实现文本描述到 3D 网格模型的统一生成。该项目将自然语言处理与 3D 几何建模相结合,其核心功能和特点如下:

核心功能:

  • 文本驱动的 3D 网格生成: 用户只需输入自然语言描述(例如,“Create a 3D model of a wooden hammer”),模型就能理解并生成对应的 3D 网格。它直接输出包含顶点坐标和面定义等数值信息的标准 OBJ 格式文件。

  • 统一的文本与模型交互: 得益于其统一架构,LLaMA-Mesh 不仅能生成 3D 网格,还能像传统语言模型一样进行流畅的文本对话和问答(例如,回答 “How to setup a human base on Mars? Give short answer.”)。

  • 直观的可视化交互: 项目提供了基于 Gradio 的用户界面(通过 python app.py 启动)。用户可以在该界面中输入文本提示、调整生成参数(如控制随机性的“温度/Temperature”和控制输出长度的“最大新令牌数/Max new tokens”),并直接查看生成的 3D 网格结果。界面还包含一个专门的可视化工具:用户将生成的 OBJ 文本粘贴到指定框内,点击 “Visualize 3D Mesh” 按钮,即可看到系统自动转换生成的、带有渐变颜色的 GLB 格式 3D 模型预览。

主要特点:

  • 统一的数据表示: LLaMA-Mesh 的核心创新在于将 3D 网格的几何数据(顶点、面)表示为纯文本序列。这种统一的文本化表示使得模型能够在单一框架内无缝处理和生成自然语言与复杂的 3D 结构,极大简化了训练和推理流程。

  • 端到端的联合训练: 模型使用混合了文本和 3D 网格数据的“交错数据集”进行端到端训练。这种训练策略使模型深刻学习到文本描述与 3D 几何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能够根据文本精确生成模型,并维持强大的文本交互能力。

  •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在生成过程中,用户可通过调整参数(如 Temperature 和 Max new tokens)来精细控制结果的多样性和规模。虽然主要输出 OBJ 格式,但项目内置转换功能(如转 GLB)支持其他格式的可视化和应用需求。

  • 集成先进技术: LLaMA-Mesh 建立在强大的 Llama 3.1 技术基础之上,遵循其社区许可协议。这赋予了项目卓越的文本理解和生成能力,为 3D 生成任务提供了坚实的语言模型支撑。

  • 开源与易用性: 该项目秉承开源精神,代码库在 GitHub 公开,模型权重可在 Hugging Face 获取。丰富的示例提示和详尽的 README 文档(涵盖方法原理和推理步骤)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方便研究者和开发者快速上手并进行扩展。

星海智算平台已经为大家部署好这个镜像,开箱即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在星海智算平台上使用。

星海智算-GPU算力云平台https://spacehpc.com/user/register?inviteCode=57833422

具体操作

1、在GPU实例界面中选择创建实例

2、选择好所在区域、所需配置、计费方式后在镜像市场搜索LLaMA镜像

3、开机后等模型加载几分钟 点击应用服务

打开界面如下:

4、调整好参数

5、输入想要生成的模型(必须加上以obj格式生成)

6、黏贴生成的obj编码

7、点击生成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