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总结
用最少数量的箭引爆气球
题目链接:452. 用最少数量的箭引爆气球 - 力扣(LeetCode)
整体思路:
1、统一度量 :
将所有区间按照左端点进行排序:
用到了二维的sort,在类中需要定义静态成员函数cmp,从小到大排列
2、进行区间合并
(1)如果没有气球,就是0箭
(2)如果有气球,至少1箭
(3)按照排序从小到大遍历,比较当前位置的左端点是否在前边位置的范围内(<=前边位置的最小右端点)
如果在,就不加箭,只更新最小的右端点(前边的最小右与当前的右 比较取最小)
如果不在,就加箭,更新右端点为当前气球的右端点
整体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static bool cmp(const vector<int>&a,vector<int>&b)
{
if(a[0]<b[0])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int findMinArrowShots(vector<vector<int>>& points) {
//进行排序:按照起始坐标排序:
//在类中,两个维度,使用sort需要自己定义静态比较函数cmp
sort(points.begin(),points.end(),cmp);
//进行比较:
//1、如果没有气球就是0支箭
if(points.size()==0)return 0;
//2、要是有气球至少一支箭
int sum =1;
//定义右边端点位置
int res = points[0][1];
//有气球需要判断后边的箭的起点是不是在前边的范围的之内,在就不需要加箭,更新右边的端点位置为最小
for(int i=1;i<points.size();i++)
{
if(points[i][0]<=res)
{
//不加箭,只更新右端点
res = min(res,points[i][1]);
}
else{//超过了右端点,
//加一支箭
sum ++;
//更新右端点
res = points[i][1];
}
}
return sum;
}
};
无重叠区间
题目链接:435. 无重叠区间 - 力扣(LeetCode)
整体思路:
1、统一度量:
将所有的区间按照第一个维度从小到大排列,如果第一个维度相同,按照第二维度小的排在前边(第二维度大的一定是一个舍掉的区间)
2、进行区间遍历,舍弃重叠区间
如果当前区间的左端点在上一个区间的范围内(小于右端点,没有等)说明这两个区间重叠了:所以舍弃数量+1,更新右端点为小的右端点,相当于舍掉了右端点大的区间
如果当前区间的左端点不在上一个区间的范围内,说明没有重叠,舍弃数量不变,更新右端点为当前区间的右端点
整体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移除最小数量的区间,所以区间所占位置越小越好:
//[1,3],[2,3]这种,舍掉[1,3],因为战空间大, 可能存在[0,2]
//1、对所有区间,按照第一维度进行从小到大排序,第一维度相同,排列第二维度小的在前边(大的一定是舍弃的)
//2、从左到右进行遍历,如果当前的区间的左端点在前一个区间内,说明重叠了,比较两者的右端点,谁的右端点小,要谁,舍弃数量+1
//如果当前区间的左端点不在前一个区间内,说明没有重叠,记录右端点位置便于下一个区间的比较,舍弃数量不变
//定义sort的静态比较函数
static bool cmp(const vector<int>&a,const vector<int>&b)
{
if(a[0]<b[0])//比较第一维度
return true;
else if(a[0]<=b[0])
{
if(a[1]<b[1])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else return false;
}
int eraseOverlapIntervals(vector<vector<int>>& intervals) {
//排序
sort(intervals.begin(),intervals.end(),cmp);
//如果没有区间
if(intervals.size()==0)return 0;
//如果有区间
int rm =0;//如果只有一个区间,不需要舍弃
//定义第一个区间的右端点 ,便于后边进行比较
int right_point = intervals[0][1];
//遍历,从第二个区间开始
for(int i=1;i<intervals.size();i++)
{
//判断当前区间的起点是否在上一个区间中,注意如果在在一个点上是不重叠的,所以没有等号
if(intervals[i][0]<right_point)
{
//此时说明当前区间与上一个区间有重叠,需要舍弃加1,同时更新小的右区间,相当于删掉了右端点大的区间
rm ++;
right_point = min(right_point,intervals[i][1]);
}
//如果没有重叠
else
{
//不需要舍弃区间,rm不变化
//更新右端点为当前区间的右端点
right_point = intervals[i][1];
}
}
return rm;
}
};
划分字母区间
题目链接:763. 划分字母区间 - 力扣(LeetCode)
整体思路:
unordered_map记录:
1、插入元素可以使用insert、下标操作符[]赋值
(1)insert插入限制:
mmap.insert({1,2})如果键1不存在插入{1,2};但是键 1存在就不会重复插入了
(2)[]插入
mmap[1]=2,如果键1不存在,就插入{1,2}如果键1存在,就更新键1的value为2
2、不能先判断是否到了长度lengthh,再进行没有到达长度时加当前段的长度,因为会出现第一个坐标0时,本身就是一段 ,此时却不能进行额外判断
需要先将当前位置加入之后,再判断当前位置是不是符合写入要求
3、使用unordered_map进行记录每个元素的最远位置,之后通过判断当前元素是不是有更远的位置,更新最远的位置,当到达最远位置时进行记录,并将距离恢复为0
整体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最大的困难在于同一个字母必须出现在同一个片段中,这会导致分段一定是唯一解 //所以需要统计每个字母最后出现的位置,只要在这个区间中,没有其他字母最后出现的位置大于这个字母的最后位置,就可以将这个字母的最后位置当作分段点 vector<int> partitionLabels(string s) { //1、统计所有字母的最后出现位置为一个数组,使用unordered_map进行记录i unordered_map <char,int> mmap; for(int i=0;i<s.size();i++) { mmap[s[i]] = i; } //2、遍历所有元素,记录当前区间的最远出现位置,判断在这个位置范围内是否存在更远的位置 int lengthh =0; //记录当前的段的大小 int vec=0; //记录总的分段情况 vector<int>res; if(s.size()==0)return {0}; for(int i=0;i<s.size();i++) { //如果当前没有到达最远的位置,就判断当前需不需要更新最远位置 lengthh = max(mmap[s[i]],lengthh); //同时当前段的大小+1 vec++; //判断当前是否到了最远位置 if(i==lengthh) { //到了最远位置,记录 res.push_back(vec); vec =0;//更新距离为0,进行下一个元素 } } return r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