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摄像头协议及其开源情况,GB/T 28181协议介绍

发布于:2025-07-25 ⋅ 阅读:(30) ⋅ 点赞:(0)

一、主流摄像头协议及开源情况

1.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

  • 技术特性:基于TCP/UDP的实时流传输协议,支持双向通信(如暂停、播放控制)。
  • 应用场景:摄像头实时监控、视频点播系统。
  • 开源支持:完全开源。主流库如Live555(C++)、GStreamer(跨平台)提供完整实现。

2. 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

  • 技术特性:基于SOAP/Web服务的标准化接口,支持设备发现、PTZ控制、视频流获取等。
  • 应用场景:跨品牌设备互联(如海康、大华摄像头接入统一平台)。
  • 开源支持:协议标准开放,但完整实现需认证。开源库如ONVIFCameraAndroid(Java)简化了设备交互。

3. 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

  • 技术特性:支持浏览器无插件实时视频传输,低延迟(<500ms),集成NAT穿透(STUN/TURN)。
  • 应用场景:网页端实时监控、远程对讲。
  • 开源支持:核心协议开源。嵌入式设备库如libpeer(C语言)支持树莓派等轻量级硬件接入。

4. RTMP(Real-Time Messaging Protocol)

  • 技术特性:Adobe开发的流媒体协议,低延迟但依赖Flash,现代浏览器已逐步淘汰。
  • 应用场景:直播推流、旧系统兼容。
  • 开源支持:协议闭源,但服务端有开源实现(如SRS、Nginx-rtmp)。

5. GB/T 28181

  • 技术特性:中国安防国家标准,基于SIP信令和RTP媒体流,支持级联组网、设备管理。
  • 开源支持:协议标准公开,开源实现包括:
    • SRS(Simple RTMP Server):支持GB28181设备接入和RTMP/HLS/WebRTC转发。
    • 开源SDK:如Android平台的GBSIPAgent,提供注册、点播等功能。

二、GB/T 28181协议详解

1. 协议背景

  • 国家标准:全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由公安部主导制定,最新版为2016版(GB/T 28181-2016)。
  • 目标:解决不同厂商设备互联问题,适用于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大型监控系统。

2. 核心架构

  • 双通道传输
    • 会话通道:SIP协议传输控制指令(如注册、设备控制)。
    • 媒体通道:RTP/RTCP协议传输音视频流(封装格式为PS流或基本流)。
  • 组网方式
    • 级联:上下级平台注册(如区级平台接入市级平台)。
    • 互联:平级平台资源共享。

3. 关键功能

  • 设备管理
    • 注册/心跳机制:设备主动向SIP服务器注册并定时保活。
    • 目录查询:获取设备状态及通道列表。
  • 媒体控制
    • 实时点播:通过SIP INVITE请求视频流,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
    • 历史回放:支持播放控制(暂停、快进、拖放)。
  • 扩展功能
    • 报警事件推送:实时分发传感器报警信息。
    • 语音对讲:基于RTP传输双向音频。

4. 开源实现示例

  • SRS流媒体服务器
    • 支持GB28181设备注册、流接收(端口9000)及RTMP/WebRTC转发。
    • 配置文件示例:定义SIP服务器ID、RTP端口范围及媒体流输出规则。
  • Android SDK
    • 提供参数配置(如SIP服务器地址、心跳间隔),实现设备接入与控制。

三、协议对比与选型建议

协议 延迟 适用场景 开源生态 兼容性
RTSP 中(1-2s) 通用监控 完善(FFmpeg、VLC) 跨品牌设备
ONVIF 企业级安防系统 部分开源(库支持) 主流厂商设备
WebRTC 低(<0.5s) 网页/移动端实时监控 全面(浏览器原生支持) 需设备端编码支持
GB28181 中高 政府/城市级监控 标准公开,服务端开源实现较多 国内强制兼容

选型建议

  • 跨平台/低延迟:优先选WebRTC(如智能家居)。
  • 国家标准合规:GB28181(如雪亮工程、交通监控)。
  • 旧系统整合:RTSP+FFmpeg转码(如浏览器播放)。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