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能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机器人设备在涉核环境下的日常巡检、设备维护、应急响应等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涉核环境,尤其是高能粒子的辐照效应,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核环境特种机器人设备中关键芯片的选型策略,重点分析了国科安芯机器人关节控制MCU、DCDC电源、CANFD通信接口等系列芯片在核环境特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中的应用,通过对芯片的抗辐照性能、功能特性及实际测试数据的分析,为核环境特种机器人设备的芯片选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引言
随着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核能综合利用的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成为保障核电安全和效率的关键。机器人设备因其能够适应高辐射、高温等极端环境,在涉核环境的广泛应用成为必然趋势。然而,高能粒子辐照会使电子设备产生单粒子效应(如单粒子翻转SEU、单粒子锁定SEL等),导致设备故障甚至损坏。因此,选择具备高抗辐照性能的芯片,成为核环境特种机器人设备研发中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机器人关节控制器对芯片的要求
机器人关节控制器作为机器人的核心部件,负责精确控制关节的运动,其对芯片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可靠性与稳定性:芯片需在涉核环境复杂工况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强大的抗辐照能力:能够抵御高能粒子的轰击,避免因单粒子效应引发的故障。
优良的实时性与控制精度:确保关节运动的精确控制,满足核环境特种机器人执行精确任务的需求。
高性能的电源管理与通信能力:为控制器的各个模块提供稳定电源,并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高效通信。
三、芯片在机器人关节控制器中的应用解析
(一)MCU在机器人关节控制中的应用
在核环境特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中,MCU作为核心处理器,其性能直接影响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AS32S601基于32位RISC-V指令集,具备高性能和高抗辐照能力。其工作频率高达180MHz,内置512KiB SRAM(带ECC),支持75MeV.cm²/mg以上抗SEU、SEL能力,满足企业宇航级标准。丰富的接口与强大的安全特性使其能够在复杂的涉核环境中稳定运行。例如,其通过延迟锁步方法保障内核安全,存储器及数据路径采用端到端ECC保护,时钟、电源、外设等均有相应的监控与保护措施,符合ISO26262 ASIL-B功能安全等级。这种高性能的MCU能够实时处理复杂的控制算法,精确控制关节电机的运行,确保机器人在涉核环境复杂任务中的操作精度。
(二)电源芯片在关节控制器电源管理中的应用
机器人关节控制器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来保障各模块的正常运行。ASP3605S和ASP4644S作为DCDC电源芯片,在核环境特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ASP3605S支持4V至15V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可编程,多相操作支持最多12相级联,具备高效率(可达94%)、低纹波(小于4.5mV)等性能优势,同时满足企业航天级抗辐照标准。ASP4644S是四通道降压稳压器,单路最大可驱动4A负载,输入电压范围4V-14V,输出电压范围0.6V-5.5V,具备过流、过温、短路保护和输出跟踪功能,符合企业宇航级抗辐照要求。
在核环境特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中,这两种电源芯片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它们支持宽输入电压范围,适应机器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源需求变化。例如,当机器人在涉核环境不同区域移动时,可能会面临不同的电源环境,这两种芯片能够确保控制器在电源波动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同时,ASP4644S的多相并联工作模式能够实现均流,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冗余性。此外,这两种芯片具备可编程的输出电压和频率同步等功能,可以根据关节控制器的具体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三)通信接口芯片在关节控制器通信中的应用
机器人关节控制器需要与上位机和其他机器人进行实时通信,以实现协同作业。ASM1042S作为CANFD通信接口芯片,在核环境特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支持ISO11898-2:2016和ISO11898-5:2007物理层标准,数据速率高达5Mbps,具备快速循环、对称传播延迟时间短等特性。出色的抗辐照性能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降低了因通信故障导致机器人操作中断的风险。其具备的总线故障保护功能可以在通信线路出现故障时及时保护芯片和通信系统,提高整个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同时,ASM1042S与TJA1042、TCAN1042等芯片兼容,便于在现有的机器人通信架构中进行集成和升级。
四、芯片抗辐照性能测试与评估
(一)MCU的单粒子效应测试
AS32S601型MCU在5V工作条件下,经过激光能量为120pJ(对应LET值为(5±1.25)MeV・cm²・mg)至1585pJ(对应LET值为(75±16.25)MeV・cm²・mg)的辐照测试,在能量提升至1585pJ时,监测到芯片发生了单粒子翻转(SEU)现象。这表明AS32S601具备较强的抗单粒子效应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的辐照环境下正常运行,满足核环境特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对抗辐照性能的要求。
(二)电源芯片的芯片测试
ASP3605S在电源纹波测试中,其输出纹波在不同输入电压和负载条件下均保持在较低水平,有助于保障机器人关节控制器中敏感电路的正常工作。在效率测试中,芯片在不同负载和输入电压下均能保持较高的效率,有效降低了能量损耗。同时,其在高低温测试中的良好表现也证明了其在涉核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ASP4644S同样在功能验证、电源纹波、芯片效率、负载调整率、线性调整率等测试项目中表现出色。
(三)通信接口芯片的单粒子效应测试
ASM1042S芯片在5V工作条件下,经过激光能量为120pJ至3050pJ的辐照测试,在能量提升至3050pJ时,未出现单粒子效应,展现出良好的抗辐照性能,为ASM1042S在核环境特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性能支撑。
五、对比分析与选型建议
(一)对比分析
与国外同类芯片对比:与国外知名品牌的同类芯片相比,国科安芯芯片在抗辐照性能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例如,在单粒子效应测试中,AS32S601和ASM1042S均展现出较高的抗辐照能力,能够满足高能粒子环境的应用要求。同时,在电源管理芯片方面,ASP3605S和ASP4644S的性能指标与国外先进产品相当,且在部分参数上表现出更优的性能。
芯片之间的协同性:AS32S601、ASP3605S、ASP4644S和ASM1042S这几款芯片在设计和功能上具有良好的协同性。AS32S601作为控制器核心,能够与ASP3605S和ASP4644S提供的稳定电源以及ASM1042S的高效通信接口实现无缝对接,共同构成一个高性能、高可靠的机器人关节控制器系统。
(二)选型建议
基于应用场景的选型:对于核环境特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应优先选择具备高抗辐照性能的芯片。根据上述芯片的测试结果和性能分析,AS32S601、ASP3605S、ASP4644S和ASM1042S均能够满足涉核环境的应用需求。在具体选型时,可根据控制器的实际工作环境、负载要求、通信协议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考虑系统集成与兼容性:在选型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芯片之间的系统集成与兼容性。确保所选芯片能够在同一系统中稳定运行,避免因兼容性问题导致系统故障。
六、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一)发展趋势
更高的抗辐照性能:随着核能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对芯片抗辐照性能的要求将不断提高。未来,芯片制造商需要进一步优化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芯片在高能粒子环境下的稳定性。
更高效的电源管理:为了满足机器人设备对能源效率的要求,电源芯片需要具备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好的动态响应能力。
更智能的通信技术: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发展,机器人设备之间的通信将更加复杂和智能化。通信芯片需要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先进的通信协议。
(二)挑战
成本控制:高抗辐照性能芯片的研发和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是芯片制造商面临的一大挑战。
技术兼容性:不同厂家的芯片在功能和性能上存在差异,如何实现芯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是机器人设备制造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靠性验证:在涉核环境这样的关键应用领域,芯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如何建立完善的可靠性验证体系,确保芯片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运行,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八、结论
核环境特种机器人设备的芯片选型对于保障核电安全和自动化水平至关重要。国科安芯的芯片AS32S601、ASP3605S、ASP4644S和ASM1042S在抗辐照性能、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功能特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色,能够满足核环境特种机器人关节控制器的应用要求。通过对这些芯片的深入研究和测试评估,可以为核环境特种机器人设备的芯片选型提供科学依据,助力核能综合利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机器人关节控制器设计方案和涉核环境特点,合理选择和配置这些芯片,以实现机器人设备在涉核复杂环境下的高效、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