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了 8 天的提示词工程了,还是颇有感触的,特别是Prompt设计的这几个误区,我也是经常踩到这些坑。虽然现在不仅有prompt设计大师的助手、Agent,甚至MCP之类的,但是模型的幻觉始终是存在的,如何尽可能地去规避,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1. 过度主义
误区描述
在 Prompt 设计时,提供过多细节、冗长描述或过度限制,导致核心意图不清晰,影响模型输出的质量和可控性。
具体表现
- 细节过载:任务过于复杂,涉及多个主题,容易导致模型输出不均衡或遗漏要求。
- 过度限制:对格式、字数、段落数量等提出过多硬性要求,使模型难以自由发挥。
- 修饰性词汇过多:使用大量模糊的主观词汇(如“清晰”“简洁”“富有逻辑”),增加模型理解负担。
优化建议
- 拆分任务: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多个步骤,逐步引导模型生成内容。
- 示例: 将长篇大论的原提示词“请你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文章,包括人工智能的定义、发展历史、当前主流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并结合当前产业发展趋势(如 AIGC、自动驾驶、智能客服)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 2050 年的 AI 发展做出合理预测,同时请确保全文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用词准确,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但也不能太口语化。”进行分步拆解:
- Step 1(明确任务):用 300 字概述人工智能的定义、发展历史和当前主流技术。
- Step 2(逐步深入):结合 AIGC、自动驾驶和智能客服,分析人工智能在当前产业中的应用趋势。
- Step 3(引导推理):基于当前发展趋势,推测 2050 年人工智能可能的发展方向,并列出 3 个可能的技术突破点。
- 参考:chat.qwen.ai/s/4e40b0f4-c85a-4062-aeb7-2ba6063a8bb7?fev=0.0.170
- 示例: 将长篇大论的原提示词“请你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文章,包括人工智能的定义、发展历史、当前主流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并结合当前产业发展趋势(如 AIGC、自动驾驶、智能客服)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 2050 年的 AI 发展做出合理预测,同时请确保全文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用词准确,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但也不能太口语化。”进行分步拆解:
- 简化语言:减少不必要的修饰性词汇,明确目标。
优化示例:
- 将原提示词
生成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短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文章字数为 500 字左右,不超过 520 字,不少于 480 字。 - 每个段落必须是 5 句。 - 不多不少必须包含 10 个专业术语,每个术语后用括号解释。 - 文章最后一句必须以“因此,人工智能将改变世界。”结尾。
优化为“生成一篇 500 字左右的短文,介绍人工智能的定义、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并确保语言流畅,适合大众阅读。”
参考:chat.qwen.ai/s/34529c14-eaf7-435e-b8e4-0b6c3340a546?fev=0.0.170
- 避免过度格式化:不要强制规定段落数量、句子数量或术语数量,让模型更自然地组织内容。
2. 偏见陷阱
误区描述
由于设计者措辞、结构或数据本身的倾向性,Prompt 可能无意或有意地引导 AI 输出带有偏见的信息,导致结果不够全面、公正或客观。
具体表现
- 预设结论:提问方式隐含了某种立场,例如“为什么 A 比 B 好?”
- 忽略多角度观点:只关注支持性信息,忽略反对或中立的观点。
- 缺乏客观标准:未提供数据支持或研究依据,导致 AI 依赖主观判断。
优化建议
- 保持中立:避免使用主观词汇,提出中立问题。
- 优化示例:
“请分析 A 和 B 的优缺点,并提供支持数据。”
- 优化示例:
- 鼓励多角度分析:要求 AI 提供支持和反对的观点,避免“回音室效应”。
- 示例:
“请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包括支持和反对的观点。”
- 示例:
- 提供客观标准:结合现有研究或数据,增强输出的可信度。
- 示例:
“结合现有研究,分析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并提供支持数据。”
- 示例:
- 批判性思考:对 AI 的输出保持警惕,交叉验证重要信息,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chat.qwen.ai/s/4ad85b6c-6cd6-4253-9a07-14c1976051f5?fev=0.0.170
3. 幻觉陷阱
误区描述
AI 可能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错误、虚构或不准确的内容。这些虚假信息可能听起来可信,但并无真实依据,容易误导用户。
具体表现
- 虚构事实:AI 编造不存在的研究、实验或事件。
- 示例:
“请介绍宇宙中最新发现的外星文明。”(AI 可能虚构信息)
- 示例:
- 无法识别不确定性:AI 不会主动说明某些信息是不确定的,而是强行给出答案。
参考:chat.qwen.ai/s/a3fa7000-952e-4a8c-9e73-0e9b9d841244?fev=0.0.170
优化建议
- 明确边界:要求 AI 基于已有数据或科学研究生成内容,避免虚构。
- 优化示例:
“请根据已发表的科学研究,介绍宇宙中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证据,并提供相关数据来源。”
- 优化示例:
- 标注不确定性:让 AI 在无法确定信息时主动告知。
- 优化示例:
“介绍一下历史上最成功的时间旅行实验,在无法确定信息时,请告诉我。”
- 优化示例:
- 验证输出:对 AI 生成的内容进行交叉验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完美主义
误区描述
追求一次性获得完美结果,期望仅用一个 Prompt 就让模型输出完全符合所有要求的高质量答案,忽视了迭代优化的重要性。
具体表现
- 期望一次性完美答案:希望一个 Prompt 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 过度详细的 Prompt:写出极度复杂、过长的 Prompt,试图控制所有变量。
- 低容错率:如果初次输出不理想,就认为模型“无用”或 Prompt 设计失败。
- 忽视反馈机制:不关注模型如何理解 Prompt,也不调整输出方式。
优化建议
- 采用迭代式设计:通过多轮调整优化 Prompt,逐步改进输出结果。
- 拆分任务:按需提供关键信息,避免一次性输入过多内容。
- 引入调试思维:记录不同 Prompt 的输出,分析有效模式,持续优化。
- 使用思维链(CoT):引导模型更精准地响应,提升输出质量。
总结
误区类型 | 主要问题 | 优化策略 |
---|---|---|
过度主义 | 细节过多、限制过严、语言模糊 | 拆分任务、简化语言、避免过度格式化 |
偏见陷阱 | 预设结论、忽略多角度、缺乏客观标准 | 保持中立、鼓励多角度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
幻觉陷阱 | 虚构事实、无法识别不确定性 | 明确边界、标注不确定性、验证输出 |
完美主义 | 期望一次性完美、低容错率、忽视反馈 | 迭代优化、拆分任务、引入调试思维 |
核心原则
- 清晰明确:确保 Prompt 的意图清晰,避免模糊或冗余。
- 中立客观:避免预设结论,鼓励多角度分析。
- 可验证性:要求 AI 提供数据来源,标注不确定性。
- 迭代优化:接受试验和调整,逐步完善 Prompt 设计。
通过避免这些常见误区,可以显著提高 Prompt 的有效性,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 AI 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