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与SytemVerilog差别

发布于:2025-08-05 ⋅ 阅读:(11) ⋅ 点赞:(0)

1. 简介

• Verilog:1984 年由 Gateway Design Automation 开发,1995 年成为 IEEE 标准(IEEE 1364),主要用于硬件设计(如 RTL 描述、门级建模)。
• SystemVerilog:2005 年成为 IEEE 标准(IEEE 1800),是 Verilog 的超集,整合了设计和验证功能,支持复杂系统设计和高级验证。

2. 设计能力增强

• 数据类型:
Verilog 仅支持基本类型(reg、wire、integer等)。
  o 硬件信号通常用 reg 或 wire 类型
  o integer、real、time 主要用于行为级描述或仿真控制(如循环、时间计算)
  o parameter 用于定义常量
SystemVerilog 新增了复杂数据类型:
  o 结构体(struct)、联合体(union)
  o 枚举类型(enum)
  o 字符串(string)
  o 动态数组(dynamic array)、队列(queue)、关联数组(associative array)等。
• 过程语句:
  o SystemVerilog 扩展了控制流,支持 foreach 循环、break/continue 等。
  o 新增 always_comb、always_latch、always_ff 等关键字,明确描述组合逻辑、锁存器、触发器,避免 Verilog 中 always @* 的歧义。
• 模块化设计:
  o 支持接口(interface),简化模块间连接,替代 Verilog 中繁琐的端口列表。
  o 支持包(package),便于代码复用和管理。

3. 验证功能的引入

• Verilog 主要用于设计,验证能力薄弱;而SystemVerilog 新增了完整的验证特性:
  o 面向对象编程(OOP):支持类(class)、继承、多态等,便于构建灵活的验证环境。
  o 约束随机测试(CRT):通过 constraint 关键字生成随机测试用例,提高验证覆盖率。
  o 功能覆盖率(coverage):量化验证进度,确保设计功能被充分测试。
  o 断言(assertion):用 property、assert 等关键字描述设计行为的期望,自动检查功能正确性。
  o 测试平台组件:如 mailbox(消息传递)、semaphore(资源控制)、event(同步机制)等。

4. 应用场景

• Verilog:适合简单到中等复杂度的硬件设计(如 RTL 编码、asic/fpga 基础设计),工具支持广泛。
• SystemVerilog:
  o 设计:复杂 SoC、高性能电路(利用高级数据类型和模块化特性)。
  o 验证:几乎所有现代数字芯片的功能验证(依赖 OOP、约束随机、断言等)。

总结

  SystemVerilog 向下兼容 Verilog,同时弥补了其在复杂设计和验证上的不足。如今,工业界的大型项目普遍采用 SystemVerilog 进行设计和验证,而 Verilog 更多用于传统或简单设计场景。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