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步与互斥
在线程并发执行的过程中,进程/线程之间存在协作的关系,例如有互斥、同步的关系。为了实现进程/线程间正确的协作,操作系统必须提供实现进程协作的措施和方法,主要的方法有两种:
- 锁:加锁、解锁操作;
- 信号量:P、V 操作;
1. 锁
使用加锁操作和解锁操作可以解决并发线程/进程的互斥问题。任何想进入临界区的线程,必须先执行加锁操作。若加锁操作顺利通过,则线程可进入临界区;在完成对临界资源的访问后再执行解锁操作,以释放该临界资源。
2. 信号量
信号量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协调共享资源访问的方法。通常信号量表示资源的数量,对应的变量是一个整型(sem
)变量。另外,还有两个原子操作的系统调用函数来控制信号量的,分别是:
- P 操作:将
sem
减1
,相减后,如果sem < 0
,则进程/线程进入阻塞等待,否则继续,表明 P 操作可能会阻塞; - V 操作:将
sem
加1
,相加后,如果sem <= 0
,唤醒一个等待中的进程/线程,表明 V 操作不会阻塞;
P 操作是用在进入临界区之前,V 操作是用在离开临界区之后,这两个操作是必须成对出现的。
二、经典问题
1. 哲学家就餐问题
问题描述:
5
个哲学家,围绕着一张圆桌吃面;- 桌子只有
5
支叉子,每两个哲学家之间放一支叉子; - 哲学家围在一起先思考,思考中途饿了就会想进餐;
- 这些哲学家要两支叉子才愿意吃面,也就是需要拿到左右两边的叉子才进餐;
- 吃完后,会把两支叉子放回原处,继续思考;
如何保证哲学家们的动作有序进行,而不会出现有人永远拿不到叉子呢?
2. 读者-写者问题
问题描述:
读者只会读取数据,不会修改数据,而写者即可以读也可以修改数据。
- 「读-读」允许:同一时刻,允许多个读者同时读
- 「读-写」互斥:没有写者时读者才能读,没有读者时写者才能写
- 「写-写」互斥:没有其他写者时,写者才能写
3.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问题描述:
- 生产者在生成数据后,放在一个缓冲区中;
- 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处理;
- 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可以访问缓冲区;
分析问题得出:
- 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操作缓冲区,说明操作缓冲区是临界代码,需要互斥;
- 缓冲区空时,消费者必须等待生产者生成数据;
- 缓冲区满时,生产者必须等待消费者取出数据,说明生产者和消费者需要同步。
需要三个信号量,分别是:
- 互斥信号量
mutex
:用于互斥访问缓冲区,初始化值为 1; - 资源信号量
fullBuffers
:用于消费者询问缓冲区是否有数据,有数据则读取数据,初始化值为 0(表明缓冲区一开始为空); - 资源信号量
emptyBuffers
:用于生产者询问缓冲区是否有空位,有空位则生成数据,初始化值为 n (缓冲区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