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部署】Kubernetes (K8S) 详细介绍

发布于:2025-08-08 ⋅ 阅读:(18) ⋅ 点赞:(0)

Kubernetes(简称K8S)是Google开源的容器编排系统,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它已成为云原生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支持跨主机集群的容器化应用管理,提供高可用性、弹性伸缩和自我修复能力。


一、K8S 核心概念

1. 容器编排

K8S 的核心功能是容器编排,能够自动化管理多个容器(如Docker容器)的生命周期,包括部署、调度、扩展和负载均衡。

2. 声明式API

K8S 采用声明式API,用户通过YAML/JSON定义资源的期望状态(Desired State),系统自动调整当前状态(Current State)以匹配目标状态。

3. 主要特性

  • 弹性伸缩​:根据CPU/内存使用率自动扩缩容。
  • 自我修复​:自动重启失败的容器,替换故障节点。
  • 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提供统一访问入口(DNS或Cluster IP)。
  • 滚动更新与回滚​:逐步替换旧版本Pod,支持一键回滚。
  • 存储编排​:支持本地存储、云存储(如AWS EBS)和网络存储(如NFS、Ceph)。

二、K8S 架构与核心组件

K8S 采用Master-Slave架构,分为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和数据平面(Data Plane)。

1. Master 节点(控制平面)​

组件 功能
API Server 集群的统一入口,处理所有REST请求,并与其他组件交互。
Scheduler 负责Pod调度,选择最优Node运行Pod(基于资源需求、亲和性等)。
Controller Manager 监控集群状态,确保资源(如Deployment、Service)始终处于预期状态。
etcd 分布式键值数据库,存储集群所有配置和数据,仅API Server可读写。

2. Worker Node(数据平面)​

组件 功能
Kubelet 负责Pod生命周期管理,与Master通信并执行指令。
Kube-proxy 实现Service的网络代理和负载均衡(基于iptables或IPVS)。
Container Runtime 运行容器的引擎(如Docker、Containerd)。

3.多Master高可用设计

三、K8S 工作流程

以部署一个Nginx应用为例:

  1. 用户提交请求​:通过kubectl或API Server创建Deployment。
  2. API Server 处理​:将请求写入etcd,并通知Controller Manager。
  3. Controller Manager 创建Pod​:生成ReplicaSet,确保Pod数量符合预期。
  4. Scheduler 选择Node​:根据资源情况调度Pod到合适的Worker Node。
  5. Kubelet 启动容器​:在目标Node上拉取镜像并运行Pod。
  6. Kube-proxy 配置网络​:为Service提供负载均衡和DNS解析。

四、K8S 应用场景

  1. 微服务架构​:自动化管理服务部署与扩展。
  2. CI/CD流水线​:与Jenkins、GitLab集成,实现自动化发布。
  3. 大数据与批处理​:支持Spark、Flink等分布式计算框架。
  4. 混合云与多云部署​:统一管理跨云平台的容器集群。

五、K8S 的优势与挑战

1. 优势

  • 高可用性​:支持多Master集群,避免单点故障。
  • 自动化运维​:减少手动干预,提升效率。
  • 生态丰富​:与Prometheus、Istio等工具深度集成。

2. 挑战

  • 学习成本高​:YAML编写、组件协作复杂。
  • 运维复杂性​:大规模集群需专业监控与调优。

六、总结

K8S 是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适用于需要高弹性、高可用的云原生应用。其核心在于声明式API自动化调度自我修复能力,但需结合业务需求合理设计架构。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