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模型,还有必要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数学吗

发布于:2025-08-31 ⋅ 阅读:(19) ⋅ 点赞:(0)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很多初学者会有的困惑。

答案是:绝对有必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可以把你的问题想象成:“现在有了先进的汽车制造厂,还有必要学习发动机原理、机械设计和材料科学吗?”

大模型(如GPT、LLaMA、Qwen等)是建立在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数学 这些基础之上的最高层应用。它们是这些基础学科的集大成者。

下面我为你详细解释为什么这些基础知识不可或缺:

1. 机器学习 (ML) 是“指导思想”

  • 是什么:机器学习是一门关于“如何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规律”的科学。它提供了整个领域的指导思想、问题定义和评估框架。
  • 为什么必要
    • 理解核心概念:你需要理解什么是“训练”、“测试”、“过拟合”、“欠拟合”、“损失函数”、“梯度下降”等。没有这些概念,你无法理解大模型是如何被“教”出来的。
    • 超越大模型:大模型不是万能的。很多实际问题(如销量预测、用户分群)用更简单、更高效的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如决策树、SVM)就能完美解决,成本更低。你掌握了ML,就知道如何为不同问题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 微调的基础:对现成的大模型进行微调(Fine-tuning),本质上就是一个机器学习过程。你需要准备数据、设置参数、评估性能,这全程都依赖机器学习知识。

2. 深度学习 (DL) 是“核心引擎”

  • 是什么: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其核心是使用“神经网络”这个强大的模型来学习数据中的复杂模式。大语言模型就是深度神经网络的一种。
  • 为什么必要
    • 理解模型架构:Transformer(ChatGPT等大模型的核心架构)、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编码器-解码器(Encoder-Decoder)等,都是深度学习中的具体网络结构。不学深度学习,你根本无法理解这些模型是如何工作的。
    • 知其所以然:你不想只做一个“调参侠”或“API调用员”吧?要想真正改进模型、解决模型出现的问题(比如幻觉、偏见)、或者甚至参与研发下一代模型,你必须深入理解深度学习的原理。

3. 数学是“底层语言”

  • 数学是描述和构建所有这一切的“语言”。没有数学,上面的所有概念都是空中楼阁。
    • 线性代数:神经网络中的计算本质上就是巨大的矩阵和向量运算。数据、模型参数都被表示为高维张量(Tensor)。不懂线性代数,你连模型的输入输出都看不懂。
    • 微积分:训练模型的核心方法——“梯度下降”,完全建立在微积分(求导)的基础上。不理解梯度,你就无法理解模型是如何通过反向传播来学习和优化的。
    • 概率与统计:机器学习本质上是关于“从数据中推断不确定性”的科学。概率论提供了模型(如BERT预测下一个词)的理论基础,统计学提供了评估模型性能和可信度的工具(如置信区间、假设检验)。

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习路径

虽然基础都很重要,但根据你的目标,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

  1. 目标:成为大模型的应用开发者/提示词工程师

    • 重点70% 实践 + 30% 理论
    • 路径:可以直接从学习如何使用大模型的API开始,做项目练手。但同时,需要并行地补充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否则你会很快遇到瓶颈,无法解决复杂问题,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你的提示词(Prompt)有时有效有时无效。
  2. 目标:成为大模型的研发/算法工程师

    • 重点50% 理论 + 50% 实践
    • 路径必须扎扎实实地打好数学(线代、微积分、概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基础。然后深入研究NLP(自然语言处理)、CV(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经典模型,最后再专攻Transformer、扩散模型等大模型架构。这条路没有捷径。

结论

现在学习大模型,不仅有必要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数学,反而应该用更现代、更直观的方式(结合大模型的案例)去重新学习它们。

  • 只学调用API:你是一个用户,就像会开车的人。
  • 学会微调和应用:你是一个技师,能保养和改装汽车。
  • 学会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数学:你是一个工程师,能设计、制造和改进发动机乃至整辆车。

如果你想在这个领域走得更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那么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你最明智的投资。它决定了你在这个领域能走多高。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