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

发布于:2025-09-01 ⋅ 阅读:(12) ⋅ 点赞:(0)

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

1.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

  • 定义:物种丰富度是某一特定区域内所包含的物种数目。

  • 特点

    • 它是最直观和最基本的生物多样性指标

    • 只考虑“有多少种”,不考虑各物种在数量上是否均衡。

  • 举例

    • A 样地有 10 种鸟类,B 样地有 15 种鸟类,则 B 样地的物种丰富度更高。

    • 但如果 A 样地中 10 种鸟数量分布均匀,而 B 样地中 15 种鸟只有 2 种占绝对优势,则虽然 B 的“丰富度”高,但未必多样性更高。


2.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 定义:物种多样性是综合考虑某一区域内物种的数目(丰富度)和**个体数量分布的均匀性(evenness)**的指标。

  • 特点

    • 更全面地反映了群落结构。

    • 在丰富度相同的情况下,若物种分布更均匀,多样性更高。

  • 常用指数

    • Shannon-Wiener 指数 (H'):兼顾物种数目和均匀度。

    • Simpson 指数 (D):关注优势物种对多样性的影响。

    • Pielou 均匀度指数 (J'):衡量物种分布均匀程度。


3. 二者的关系与区别

指标

物种丰富度

物种多样性

含义

区域内物种的数目

综合考虑物种数目与均匀性

计算

直接计数(多少种)

指数法(Shannon、Simpson 等)

信息量

单一,较粗略

综合,信息更全面

应用

比较不同区域或样地的物种数

比较群落结构、稳定性与复杂性


4. 举例说明

  • 样地 A:有 5 种植物,每种 20 株。

  • 样地 B:有 5 种植物,但其中 4 种只有 1 株,另一种有 96 株。

    • 两个样地的物种丰富度相同(=5)

    • 但 A 的物种多样性更高,因为个体分布更均衡。

研究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需要的数据

01物种组成数据

  • 样地调查:记录某一地区或样地中存在的物种种类。

  • 调查方法:样方法、样线法、捕捉与监测(如灯诱、陷阱、红外相机)、环境 DNA(eDNA)。

02物种数量数据

  • 每个物种在样地中的个体数量或覆盖度。

  • 对植物可用株数、盖度、胸径,动物可用个体数、频率或相对丰度。

03环境与空间数据

  • 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

  • 栖息地特征(土壤、水文、植被类型)。

  • 气候数据(温度、降水、季节性变化)。

04时间序列数据(长期监测)

可以分析物种多样性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研究方法与指标

01物种丰富度的研究

  • 直接计数:统计区域内所有物种数目。

  • 稀释曲线(Rarefaction curve):用来比较不同样本量下的物种数,避免样本量不一致造成偏差。

  • 估算方法:Chao1、ACE 等估算未被采集到的稀有物种数。

02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 α 多样性(局部多样性)

    • Shannon–Wiener 指数 (H′):兼顾丰富度和均匀度。

    • Simpson 指数 (D):强调优势种。

    • Pielou 均匀度指数 (J):表示均匀性。

    • 常用指数:

  • β 多样性(群落间差异)

    • 衡量不同区域群落组成差异。常用指标:Jaccard、Sørensen 相似性指数、Bray–Curtis 距离。

  • γ 多样性(区域尺度总多样性)

    • 大尺度下的物种总数。

03统计分析方法

  • 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栖息地的多样性差异。

  • 相关性分析(如 Spearman):探讨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多元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典范对应分析(CCA)、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

  • 现代模型:

    • 物种–面积关系(SAR) 模型。

    • 多样性–环境因子模型(GLM、GAM、线性混合模型)。

    • 宏生态学模型(如 BAMM、HiSSE 研究多样化速率)

影响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因素

01生物因素

  • 遗传因素:基因组大小、重复元件以及基因家族等。

  • 形态创新: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颖的形态特征,能够为物种开辟新的生态位或提升适应能力。

02生态环境和空间尺度因素

  • 气候:温度、降水、气候季节性。

  • 栖息地异质性:复杂多样的环境能容纳更多生态位。

  • 初级生产力:能量和资源供应量。

  • 样地大小:物种–面积关系(样地越大,物种数越多)。

  • 地理位置:纬度梯度(赤道附近多样性最高)。

  • 海拔梯度:常见“中海拔多样性峰值”。

03进化与历史因素

  • 系统发育历史:不同谱系的多样化速率差异。

  • 地质历史:冰期隔离、地壳运动、板块漂移导致分布与多样性差异。

  • 辐射演化(Adaptive radiation):某些类群在特定区域快速多样化。

04人类活动因素

  • 栖息地破碎化与退化。

  • 入侵物种与外来物种引入。

  •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干旱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