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总结,25考研京区上岸总结(踩坑和建议)

发布于:2025-09-03 ⋅ 阅读:(20) ⋅ 点赞:(0)

我的本科是一所普通的双非,其实,从我第一天入学时候,我就想走出去,开学给我带来的更多是失望(感觉自己高考太差劲了),是不甘心(自己一定可以去更好的地方)。我在等一次机会,三年后那一次机会……

首先声明,我不是大神,我只是来分享一些经验,希望可帮助到更多人。

当然,对于正在寻求攻略的你来说,我希望你明白一件事:

“做攻略,既要看成功的攻略,也要看失败的攻略”

                                                       ——避免掉了所有失败,成功还会远吗?

      

     

“高分的秘诀不是你能拿多少分,而是你能少丢多少分”

数学二

我数学考的还不错(125分),不过还是有一些小遗憾要说一下。

(红色是表示时间蓝色表示书籍)

我是从大三上开始准备的(23年6月),首先是买了《24版张宇基础30讲》正式备战(耗时4个月),(23年10月)接下来我进行《24版汤家凤高数强化》(耗时2个月),(23年12月)接下来我开始学习线代基础(耗时1个月),(24年1月)接下来学习《24版李永乐线代强化》(耗时2个月),(24年3月)我买了《24版660》(耗时3个月),(24年6月)又买了一本《25版张宇强化36讲》+《25版张宇1000题》,超级超级超级难学(耗时4个月)(24年10月)复习线代和高数的所有知识和题型,二刷《24版660》和《25版张宇1000题》,为真题做准备(耗时一个月),(24年11月)《10年考研真题》(24年12月)做模拟题。

《24版张宇基础30讲》:总结每章知识点,每章经典题型。

《24版李永乐线代强化》:总结每章知识点,每章经典题型。

《24版汤家凤高数强化》:总结每章知识点,每章经典题型。

《24版660》:总结每章题型,巩固张宇基础和汤强化(高数);张宇基础和李永乐强化(线代)

《25版张宇强化36讲》:(我只学了高数部分,因为我已经来不及学线代部分了,真太厚了,我快疯了)总结每章知识点和题型,先把里面的易和中难度例题吃透,高难度题死记解法。

《25版张宇1000题》:(这个更是重量级,难度大,计算量大)我看b站up的解法,相当于每做一章就去看up的解法,因为我每次都会发现别人的解法更快,更灵活。如果你有时间建议多看几个up的解法,如果有不一样,那么你就又赚了!

二刷《24版660》和《25版张宇1000题》:我是找一个全新的pdf(因为我不想再买一本全新的了),把自己一刷时候错过题和重要的题的题号标下来,然后看着这个pdf中的对应题目重新做这些题,此时没有任何笔记可以参考,你只能全屏直觉,经验来做。做完后总结一下!

《10年考研真题》:一定,一定要按照考试标准去做,去批改!不要相信分数,即便你考了140,那是假的,因为你已经在习题中做了无数遍那些真题了。批分数的唯一目的是知道分丢哪了,丢计算上了?丢化简上了?丢不会上了?前两者确保绝不允许发生!

模拟题:模拟题有很多,我之所有没有写我做谁的,是因为模拟题建议做杂做精,不要认准一个人的题就去做。我是先在b站上看所有的模拟题评价如何,然后再做选择。比如现在我想做合工大的模拟题,我会去看别人对这模拟题的评价,第几套水平如何,太易不做,太难可以挑着做,其余正常做。

踩坑:

1,我基础阶段太耗时了,可以看到我是七八月份才真正开始《张宇1000题》,显然有点晚了,很多人在四五月份就已经开始做了,如果我基础阶段可以不那么懒散,《张宇1000题》就能更早解决掉,真题可以更早开始做。

2,汤家凤的高数强化效果不好,感觉浪费了我好多时间,高数感觉不出有质的提升,直到我做了《张宇1000题》后,我才真正感觉把高数学明白了。为什么我看重《张宇1000题》,因为它题出的不错,而且计算量真大,对我有很好的锻炼,后期做真题时候我能感觉到我的计算速度很快,即便是做模拟题也能应付。

3,模拟卷做太少了,我是12月才开始做了,每天做一套,还当然是不够的。

4,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定位,特别难的题型就别去练了(时间不够的话),与其去赌能不能做出来,不如第一问解决掉直接放掉第二问(比如中值定理那里),直接做其他题,确保会的题都要做对。

5,学习一定要连续,尤其是后期,我因为408进度跟不上,果断选择暂停数学达6天,408进度是赶上来了,但是数学开始手生了,一些积分公式和求导公式又忘了,结果花了4天才赶上来。千万不要中断某一科学习超过5天,如果必须这样做,那么建议一定要腾出时间复习,免得因为手生又得从记公式开始。

补充:锻炼计算能力(我的方法,仅供参考

在我二刷《张宇1000题》时候,我拿出一个本子,翻开一页,标上打算做第几章的哪些题,然后我把所有的计算过程整整齐齐的写在本子上。在检查的时候是哪一步出错了,一目了然。当我用这个方法刷完《1000题》时,翻开笔记本就能清晰看到哪道题的哪一步出错了。我坚信这些地方出过一次错,一定还会有下一次,所以我必须刻意记住这些地方。从真题到模拟题,我很少再出现计算失误,凡算必准,凡会必对。我感觉我的考研数学应该也没有计算失误,不然拿不了125分。

408专业课

我专业课只考了110分,主要因为没写完。

(24年1月)我开始学习《计组》,《计网》,《操作》,《数据》(耗时5个月,课后习题只做选择题),(24年6月)学完408,我也蒙了,我最后学的《数据》,感觉《计组》,《计网》,《操作》已经全忘了,我知道是因为学太慢了,如果又一个一个的学,我一定又是学着忘着,思考后我开始《计组》+《操作》一起二刷,带做大题(耗时一个月半),(24年8月)我开始《计网》+《数据》一起二刷,带做大题(耗时一个月半)(24年9月)前面两科又忘了,《计组》+《操作》一起三刷(耗时1个月),(24年10月)《计网》+《数据》一起三刷(耗时1个月),(24年11月)开始做真题,(24年12月)开始做模拟题

《计组》:建议搭配《操作》一块学,学到后面就不光要记住知识点了,还要记住图(cache地址映射图,运算器结构图等等,凡是课上画过的结果图都要记),还要把前面的知识全部串起来!

《操作》:建议搭配《计组》一块学,同样的要记住图(分页存储,分段存储,段页存储,各自如何查地址,虚拟地址寻址,cache地址映射等等),这里是最难的,建议配合习题来做。

《计网》:记知识点吧,虽然不太难,但是记得东西很多。

《数据》:建议代码放后面统一背,课后习题的代码有一些出的很好,也建议后期统一背,免得背早了又忘了。

踩坑:

主要是408的特殊性,毕竟没有那么多的模拟卷做,导致在考试时候我时间分配不合理,没有做完题,我前面做的太慢了,因为我每道题都想仔细思考,仔细写过程。也没办法,谁知道考场上会发生什么呢!

建议:

一定要至少三刷408,其实我是刷了四次408,在11月份时候,我每天利用吃饭时间,走路时间完成了第四次刷408,也是最后一次。也正是11月份的时候,因为一边做真题,一边四刷408,我真正把每本书都从后往前串起来了,因为很多知识只能在习题和真题中才能学到,书上只是稍提了一句,而往往是这些知识点才是串联整本书知识体系的关键。

英语二

我英语跟柴荣老师学的技巧。老师教的挺好,自己考试时候却没有发挥好,成绩你猜

(23年6月)开始背考研六千五百单词,是和数学同时开始的,(24年6月)单词全部背完,开始刷真题,注意一定要留至少一套真题给12月考试前刷,千万别都刷了。因为英语就那么多卷子,所以我刷完英二卷子,就刷英一卷子,然后等英二忘的差不多了再刷一遍英二卷子,(24年10月)开始背英语作文,(24年12月)做最后一套真题上考场。

踩坑:

1,英二做阅读的时间长了,导致阅读能力慢慢下降了。因为我是粗度文章,靠技巧做题,导致英语精译能力一直原地徘徊。其实应该保证每隔一天就快速精译一篇文章,同时保证翻译的质量和技巧。这是我后来才注意到的。

2,真题刷没了,也不建议刷模拟题,英二刷完刷英一。

3,即便考的是英二,不过也建议不要只背英二的真题词汇,也要背一下英一的真题词汇。你不难发现英一出过的词汇很容易在英二中出现的。

政治

政治考的一般般,60分

我政治开的比较晚(24年10月10号)我感觉跟徐涛可能已经来不急了,我跟了苏一,先过一遍所有知识点(耗时1个月),(24年11月)我开始刷选择题《肖1000》,一边刷题一边二刷所有知识点(耗时1个月),(24年12月)直接刷《肖八》,《肖四》并巩固《肖1000》,然后看一下大牙的视频,就上战场了。

踩坑:

我政治开的时间太晚了,问题出在大题:很多当年容易出题的知识点都没有熟背,即便我知道今年很可能会考这种大题,但是我背不动了(已经没时间了),光背肖八肖四我就快崩溃了,我在赌,全赌肖老师。

给大家一个快速记忆法(我背东西时常用,仅供参考):

先过一遍重点,然后迭代式背句子,每次只背半截!

人们代表大会制度

1.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3.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

解释一下每次只背半截:

不划横线的部分是正常背的,划横线的部分是想的(脑子一闪而过的),这样只需要记住更少的内容,再复现的时候就能直接把完整的句子带出来。

人们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

解释一下迭代式背句子:

就是第一轮先背第一点,第二轮背第一点和第二点,第三轮背第一点和第二点和第三点……依次迭代下去。

到此为止,我差不多已经写完了,将四条时间线结合起来,不难发现后期(10月份开始)的进度快的可怕,当然代价就是我每天7点起来,晚上2点睡觉,可以说是我自己作的,也可以说是我第一次确实没有经验,前面浪费时间太多了,但是那时候真的已经没有退路,我也只能拼了。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