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下关注吧!!!非常感谢!!持续更新!!!
🚀 AI篇持续更新中!(长期更新)
AI炼丹日志-31- 千呼万唤始出来 GPT-5 发布!“快的模型 + 深度思考模型 + 实时路由”,持续打造实用AI工具指南!📐🤖
💻 Java篇正式开启!(300篇)
目前2025年09月01日更新到:
Java-113 深入浅出 MySQL 扩容全攻略:触发条件、迁移方案与性能优化
MyBatis 已完结,Spring 已完结,Nginx已完结,Tomcat已完结,分布式服务正在更新!深入浅出助你打牢基础!
📊 大数据板块已完成多项干货更新(300篇):
包括 Hadoop、Hive、Kafka、Flink、ClickHouse、Elasticsearch 等二十余项核心组件,覆盖离线+实时数仓全栈!
大数据-278 Spark MLib - 基础介绍 机器学习算法 梯度提升树 GBDT案例 详解
分片剖析
续接上节
流程剖析
ShardingSphere 3个产品的数据分片功能主要流程是完全一致的,如下图所示:
SQL解析
SQL解析是数据库中间件处理SQL语句的关键环节,其核心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1. 词法解析(Lexical Analysis)
- 作用:将原始SQL语句拆分为基本的语法单元(Token)
- 处理过程:
- 识别SQL字符串中的关键字(如SELECT、FROM等)
- 识别标识符(如表名、列名)
- 识别操作符(如=、>等)
- 识别常量(如数字、字符串)
- 示例: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age > 18
会被分解为:- [SELECT, id, FROM, user, WHERE, age, >, 18]
2. 语法解析(Syntax Analysis)
- 作用:根据SQL语法规则验证语句结构,生成抽象语法树(AST)
- 处理过程:
- 检查关键字顺序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 验证语句结构完整性
- 构建语法树表示SQL的层次结构
- 示例:解析
SELECT * FROM t1 JOIN t2 ON t1.id=t2.id
会生成包含:- SELECT子句
- FROM子句(包含JOIN关系)
- ON条件表达式
Sharding-JDBC的解析器实现
Sharding-JDBC针对不同数据库方言提供了专门的解析器实现:
MySQL解析器
- 支持MySQL特有的语法如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 处理
LIMIT
分页语法 - 识别
SHOW
等管理命令
- 支持MySQL特有的语法如
Oracle解析器
- 解析
ROWNUM
伪列 - 处理
DUAL
虚拟表 - 支持
WITH
子句的递归查询
- 解析
SQLServer解析器
- 解析
TOP
语法 - 处理
WITH(NOLOCK)
等表提示 - 识别分页语法
OFFSET-FETCH
- 解析
PostgreSQL解析器
- 解析
RETURNING
子句 - 处理
DISTINCT ON
特殊语法 - 支持
WINDOW
窗口函数
- 解析
默认SQL解析器
- 作为通用解析器处理标准SQL语法
- 当无法识别特定数据库方言时使用
- 支持基本的DDL/DML语句解析
各解析器在实现时都会:
- 维护对应数据库的关键字字典
- 实现特定的语法规则检查
- 处理数据库特有的语法糖
- 最终生成统一的语法树表示,供后续分片路由等操作使用
查询优化
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查询优化器负责分析和改进查询执行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是合并和优化分片条件。以下是具体的优化流程和实现细节:
条件合并处理
- 分析查询中的逻辑运算符(如 OR、AND)
- 将相同字段的多个条件合并为更高效的表达式
- 示例:将
WHERE (a=1) OR (a=2)
优化为WHERE a IN (1,2)
分片条件优化
- 识别可以下推的分片条件
- 将复杂条件分解为适合分布式执行的子条件
- 将条件重写为更适合分区剪枝的形式
执行计划改进
- 减少跨分区的数据传输量
- 最小化需要扫描的分区数量
- 优先处理高选择性的条件
特殊场景处理
- 处理带子查询的 OR 条件
- 优化包含 JOIN 的复杂条件
- 处理 NULL 值的特殊逻辑
实际应用场景示例:
-- 优化前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region='east' AND status='completed')
OR (region='west' AND amount>1000)
-- 优化后执行计划
1. 分别在 east 分片执行: region='east' AND status='completed'
2. 在 west 分片执行: region='west' AND amount>1000
3. 合并两个结果集
优化器还会考虑索引利用、数据分布统计等额外因素,确保生成最高效的执行计划。
SQL路由
SQL路由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它负责根据SQL解析结果和用户配置的分片策略,将查询请求路由到正确的数据节点。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分片策略匹配
- 系统会根据表的分片配置(如分片键、分片算法等)与SQL语句中的条件进行匹配
- 例如:当用户查询
WHERE user_id = 123
时,如果user_id是分片键,则直接定位到特定分片
- 路由类型判断
目前主要支持两种路由方式:
分片路由(Shard Routing):
- 将SQL路由到特定的一个或多个分片节点
- 适用于精确匹配分片键的查询
- 示例场景: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id = 10086
广播路由(Broadcast Routing):
- 将SQL同时发送到所有分片节点
- 适用于全表扫描或跨分片聚合查询
- 示例场景:
SELECT COUNT(*) FROM users
或UPDATE products SET price = price * 0.9
- 路由路径生成
- 根据分片策略计算得出目标分片位置
- 生成包含分片信息的执行计划
- 对于分片路由,可能产生并行查询多个分片的执行路径
- 特殊场景处理
- 跨分片事务处理
- 分布式JOIN查询优化
- 分片结果集合并
- 性能优化机制
- 路由结果缓存
- 分片元数据本地缓存
- 智能路由选择算法
应用场景示例:
- 电商系统中的订单查询,根据用户ID快速定位到特定分片
- 报表统计需要广播查询所有分片数据
- 跨地区部署时的地理位置路由
SQL改写
SQL改写是将原始SQL语句转换为能够在真实数据库环境中正确执行的形式。SQL改写主要分为两大类型:正确性改写和优化改写。
1. 正确性改写
正确性改写主要解决SQL语句在特定数据库系统中的语法兼容性和执行可行性问题。常见的正确性改写包括:
语法适配:将特定数据库特有的语法转换为目标数据库支持的语法
- 示例:MySQL的
LIMIT
改为Oracle的ROWNUM
- 示例:SQL Server的
TOP
改为PostgreSQL的LIMIT
- 示例:MySQL的
函数替换:将不兼容的函数替换为目标数据库支持的等效函数
- 示例:将SQL Server的
GETDATE()
改为MySQL的NOW()
- 示例:将Oracle的
TO_CHAR()
改为MySQL的DATE_FORMAT()
- 示例:将SQL Server的
数据类型转换:调整数据类型定义以适应目标数据库
- 示例:将SQL Server的
NVARCHAR
改为MySQL的VARCHAR
- 示例:调整不同数据库对日期时间精度的处理方式
- 示例:将SQL Server的
约束条件调整:修改约束条件以适应目标数据库的限制
- 示例:重命名超过目标数据库长度限制的约束名称
- 示例:调整自增列的定义方式
2. 优化改写
优化改写旨在提升SQL语句的执行效率,同时保持原有查询语义不变。常见的优化改写包括:
查询重写:
- 将子查询改为连接查询
- 将
IN
子查询改为EXISTS
子查询 - 将
OR
条件改写为UNION ALL
索引优化:
- 调整查询条件顺序以匹配索引
- 添加提示(hint)引导查询优化器选择更优的执行计划
- 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函数
分页优化:
- 对于大数据量分页,使用更高效的分页方式
- 示例:MySQL大分页优化,从
LIMIT 10000,20
改为基于主键的范围查询
连接优化:
- 调整表连接顺序
- 将笛卡尔积改为显式连接
- 消除不必要的自连接
应用场景
SQL改写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
- 数据库迁移项目
- 多数据库支持的应用系统
- 查询性能调优
- 报表系统优化
- ETL过程优化
改写注意事项
- 必须保持改写前后的语义一致
- 需要考虑目标数据库的版本差异
- 需要验证改写后的执行计划是否更优
- 对于复杂查询,建议分步骤验证改写结果
- 注意事务隔离级别对查询结果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SQL改写,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库应用的性能和兼容性,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SQL执行
概述
SQL执行是数据库操作的核心环节,通过多线程执行器可以显著提高SQL语句的执行效率,特别是在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时。异步执行方式能够避免阻塞主线程,提升系统整体吞吐量。
执行流程
- SQL解析:首先对SQL语句进行语法分析和语义检查
- 执行计划生成:根据SQL类型(查询/更新)生成最优执行计划
- 任务分发:将SQL执行任务提交到线程池队列
- 异步执行:线程池中的工作线程从队列获取任务并执行
- 结果返回:执行完成后通过回调函数返回结果
多线程执行器配置
// 创建固定大小的线程池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 提交SQL执行任务
Future<ResultSet> future = executor.submit(() -> {
// 实际的SQL执行逻辑
return connection.createStatement().executeQuery(sql);
});
// 获取异步执行结果
ResultSet rs = future.get();
应用场景
- 批量数据处理:如批量导入/导出数据
- 报表生成:复杂查询不会阻塞用户操作
- 实时分析:对查询响应时间要求不高的场景
- 定时任务:后台执行的数据库维护任务
注意事项
- 合理设置线程池大小(通常为CPU核心数的2-3倍)
- 注意事务隔离级别设置
- 处理执行超时情况
- 监控线程池状态避免资源耗尽
- 确保连接池管理与线程池配合使用
性能优化
- 使用预编译语句(PreparedStatement)减少解析开销
- 对大结果集使用分页查询
- 对耗时操作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
- 根据业务特点调整线程池参数
结果归并
结果归并是将多个执行节点返回的结果集进行合并处理,以便通过统一的JDBC接口输出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执行场景和性能需求,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归并方式:
1. 流式归并
流式归并是一种高效的内存优化方式,它采用迭代器模式逐条获取数据。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 ORDER BY排序归并:通过维护多个游标,按照排序键值依次取出最小/最大值
- GROUP BY分组归并:在流式处理过程中动态维护分组状态
- LIMIT限制归并:在达到指定条数后立即终止数据获取
2. 内存归并
内存归并需要将所有结果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进行处理,适用于:
- 聚合函数计算(SUM/AVG/MAX等)
- 需要全量数据才能计算的场景
- 结果集规模可控的中小型查询
处理流程:
- 从各个执行节点获取完整结果集
- 在内存中建立统一的数据结构
- 执行归并计算操作
- 返回最终结果
3. 装饰者模式追加归并
采用装饰者设计模式,在不改变原有结果集的基础上追加功能:
- 结果集元数据合并:合并多个结果集的列信息
- 分页归并:在已排序结果上追加LIMIT处理
- 数据校验归并:增加数据一致性检查层
示例实现:
public class MergedResultSet implements ResultSet {
private final List<ResultSet> resultSets;
public MergedResultSet(List<ResultSet> resultSets) {
this.resultSets = resultSets;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next() {
// 实现多结果集遍历逻辑
}
}
性能考量因素
- 网络IO:流式归并可减少数据传输量
- 内存消耗:内存归并需要评估数据集大小
- 计算复杂度:排序归并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 结果准确性:特别是聚合计算的精度保证
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查询特征组合使用多种归并方式,例如先进行流式排序归并,再执行内存聚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