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则表达式

发布于:2025-09-07 ⋅ 阅读:(19) ⋅ 点赞:(0)

● 好的!我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解释每个字符,就像教小朋友一样:

🔤 基础字符解释

  1. . (点号) - “万能字符”

. = 可以匹配任何一个字符
例子:

  • a.c 可以匹配:abc、axc、a1c、a@c
  • 就像填空题:a_c,空格里可以填任何字符
    • (星号) - “0个或很多个”
  • = 前面的字符可以出现0次、1次、2次…无数次
    例子:
  • ab*c 可以匹配:
    • ac (0个b)
    • abc (1个b)
    • abbc (2个b)
    • abbbbbc (很多个b)
  1. ? (问号) - “尽量少匹配”

? = 让前面的*变得"不贪心",匹配尽可能少的字符
例子:
假设文本是:

内容1
内容2

  • <.*> 会匹配整个:
    内容1
    内容2
    (贪心)
  • <.*?> 只匹配:
    (不贪心)
  1. \ (反斜杠) - “转义符”

\ = 让特殊字符变成普通字符
例子:

  • . 匹配任意字符
  • . 只匹配点号本身
  • [ 有特殊含义
  • [ 只匹配左方括号本身
  1. | (竖线) - “或者”

| = 或者的意思
例子:

  • cat|dog 可以匹配:cat 或者 dog
  • red|blue|green 可以匹配:red、blue、green
  1. () (圆括号) - “分组”

() = 把内容分组,记住匹配到的内容
例子:

  • (cat)|(dog) 不仅匹配cat或dog,还会记住匹配到的是哪个

🎯 回到你的代码例子

现在看 ([.*?]):

  1. ( = 开始分组
  2. [ = 匹配左方括号 [
  3. .*? = 匹配任意字符,但尽量少匹配
  4. ] = 匹配右方括号 ]
  5. ) = 结束分组

简单理解: 找到 [任何内容] 这样的文本!

例子:

  • 在文本 hello[world]test 中
  • 这个正则会找到并记住:[world]

这样解释清楚了吗?

🔍 贪心 vs 不贪心的工作原理

原文本:

内容1
内容2

📈 贪心模式 <.*> 的匹配过程

让我一步步展示贪心模式的"思考"过程:

  1. 找到 <:在位置0找到第一个 <
  2. 开始贪心匹配 .*:
    - 遇到 d:匹配!继续…
    - 遇到 i:匹配!继续…
    - 遇到 v:匹配!继续…
    - 遇到 >:匹配!继续…(注意:不停止!)
    - 遇到 内:匹配!继续…
    - 遇到 容:匹配!继续…
    - …一直匹配到最后…
    - 遇到 >:匹配!继续…
    - 到了字符串末尾:没有更多字符了
  3. 回头寻找最后的 >:
    - 正则引擎发现:我需要一个 > 来结束
    - 从右往左找:最后一个 > 在哪里?
    - 找到了!是 的那个 >

结果:匹配了整个

内容1
内容2

📉 非贪心模式 <.*?> 的匹配过程

非贪心的"思考"过程:

  1. 找到 <:在位置0找到第一个 <
  2. 开始非贪心匹配 .*?:
    - 遇到 d:匹配!但是… 我能停下来吗?
    - 检查后面是否有 >:没有,继续
    - 遇到 i:匹配!能停下来吗?检查后面:没有 >,继续
    - 遇到 v:匹配!能停下来吗?检查后面:没有 >,继续
    - 遇到 >:匹配!能停下来吗?检查后面:有 >!
    - 立即停止!

结果:只匹配了

🎯 核心区别总结

贪心 (*):

  • 策略:先吃尽可能多,再往回吐
  • 过程:.* 先匹配所有字符,然后为了满足后面的 >,从右边找第一个 >

非贪心 (*?):

  • 策略:边吃边问"够了吗?"
  • 过程:.*? 每匹配一个字符就问:"现在能满足后面的 > 吗?"一旦能满足就停止

🍎 生活中的比喻

贪心模式:像一个很饿的人

  • 看到食物就全部拿走
  • 吃撑了再吐出一些

非贪心模式:像一个理智的人

  • 拿一点,问:“够了吗?”
  • 不够再拿一点,再问:“现在够了吗?”
  • 够了就停止

这就是为什么结果会完全不同!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