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 套接字
编写网络程序主要是调用 API 把数据交给传输层
传输层是提供的网络通信的API,也称为 Socket API(网络编程套接字)
注:socket 原意指“插槽”,最开始是主板上的特殊组件,通过这个组件插上线就能网络通信
socket api ,就是传输层提供的 api
分类
传输层涉及到的 TCP和 UDP 协议,这两个协议提供了两组 socket api
这两种协议都是 全双工 的
全双工(TCP/UDP):一个信道,双向通信
半双工:一个信道,单项通信
流套接字:使用传输层TCP协议
TCP,即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传输层协议。
TCP特点:
有连接 ,TCP 的通信双方会保存对方的信息
可靠传输,TCP 会尽可能保证数据报能够被对端收到
⾯向字节流,TCP 读写数据的基本单位,就是字节 (类似于文件操作)
有接收缓冲区,也有发送缓冲区
⼤⼩不限
数据报套接字:使⽤传输层UDP协议
UDP,即User Datagram Protocol(⽤⼾数据报协议),传输层协议
UDP特点:
⽆连接,通信双方不保存对方的信息 (如果需要保存,需要应用层自己写代码实现)
不可靠传输,UDP 把数据包发出去之后,就不管了
⾯向数据报,UDP 读写数据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数据报”(若干字节构成的结构化数据)
有接收缓冲区,⽆发送缓冲区
⼤⼩受限:⼀次最多传输64k
UDP数据报套接字编程
API介绍
DatagramSocket
Datagram:数据报
DantegramSocket 代表了操作系统中的 socket 文件
DatagramSocket 是UDP Socket,⽤于发送和接收UDP数据报
实际上,文件在操作系统中可以代表更广义的概念,如网卡,网卡硬件设备也是通过文件来封装的
(通过网络发送数据,需要从网卡中写入,接收数据要从网卡中读取)
标准输入=>控制台:System.in(InputStream)
标准输出=>控制台:System.out(OutputStream)
DatagramSocket 构造方法:
方法名 说明
DatagramSocket() 创建⼀个UDP数据报套接字的Socket,绑定到
本机任意⼀个随机端⼝(⼀般⽤于客⼾端)
DatagramSocket(int port) 创建⼀个UDP数据报套接字的Socket,绑定到本
机指定的端⼝(⼀般⽤于服务端)
DatagramSocket 方法:
方法名 说明
void receive(DatagramPacket p) 从此套接字接收数据报(如果没有接收
到数据报,该⽅法会阻塞等待)
void send(DatagramPacket p) 从此套接字发送数据报包(不会阻塞等
待,直接发送)
void close() 关闭此数据报套接字
DatagramPacket
代表一个 UDP 数据报,进行 UDP 通信的时候,基本的传输单位(UDP Socket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报)
DatagramPacket 构造方法:
方法名 说明
DatagramPacket(byte[]buf,intlength) 构造⼀个DatagramPacket以⽤来接收数据报,
接收的数据保存在字节数组(第⼀个参数buf)中,
接收指定⻓度(第⼆个参数length)
DatagramPacket(byte[]buf,int offset, 构造⼀个DatagramPacket以⽤来发送数报,发送
int length,SocketAddress address) 的数据为字节数组(第⼀个参数buf)中,从0到指定⻓度
(第⼆个参数length)。address指定⽬的主机的IP和端⼝号
实际上有三种版本:
DatagramPacket 方法:
方法名 说明
InetAddress getSocketAddress() 从接收的数据报中,获取发送端主机IP地址;或从
发送的数据报中,获取接收端主机IP地址
int getPort() 从接收的数据报中,获取发送端主机的端⼝号;或从
发送的数据报中,获取接收端主机端⼝号
byte[] getData() 获取数据报中的数据
写一个简单的网络程序
127.0.0.1,此ip为 环回IP,表示同一台主机,当服务器和客户端在同一个主机上的时候,无论主机真实的 IP 是什么,都可以通过 127.0.0.1 来访问服务器
服务器 客户端
1.从客户端读取到请求内容 1.从控制台读取用户输入的内容
2. 2.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器
3.把响应返回给客户端 3.从服务器读取到响应
4.把响应结果显示到控制台上
注意:不同程序的端口号要求不能一样,即一个端口号只能由一个进程绑定(便于区分)
端口号在网络协议中,是使用 2 个字节表示的无符号整数【0-65535】
客户端的构造方法,需要填写服务器的ip 和 端口
服务器的不需要,只需要指定自己的端口
作为服务器,发送数据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收到的请求知道要发给谁
所以客户端要手动指定ip(端口在创建的时候操作系统会自动分配空闲的端口)
实现
1.创建 Server 类
2.创建 Client 类
Server类: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DatagramPacket;
import java.net.Datagram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Exception;
public class Server {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public Server(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socket=new DatagramSocket(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while (true){
//接收请求
DatagramPacket req=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
socket.receive(req);
//根据请求计算响应
String res=new String(req.getData(),0,req.getLength());
String ret=process(res);
//返回客户端
DatagramPacket response=new DatagramPacket(ret.getBytes(),0,ret.getBytes().length,req.getSocketAddress());
//getAddress() 接收IP
socket.send(response);
}
}
public String process(String res){
return re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 sever=new Server(9090);
sever.start();
}
}
Client类: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Client {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private String clientIp;
private int clientPort;
Client(String clientIp,int client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this.clientIp=clientIp;
this.clientPort=clientPort;
socket=new DatagramSocke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canner scanner=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
while (true){
// 1.从控制台读取用户输入的内容
System.out.print(">");
String str=scanner.next();
// 2.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器
DatagramPacket req=new DatagramPacket(str.getBytes(),str.getBytes().length,
InetAddress.getByName(clientIp),clientPort);
socket.send(req);
// 3.从服务器读取到响应
DatagramPacket res=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
socket.receive(res);
// 4.把响应结果显示到控制台上
String ret=new String(res.getData(),0,res.getLength());
System.out.println(re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Client client=new Client("127.0.0.1",9090);
client.start();
}
}
UDP协议端格式
UDP 长度占16 个字节
校验和:验证 UDP 数据报是否在传输中出错
发送方构造 UDP数据报,构造完成之后,把数据报的每个字节的数据,都进行累加,结果累加到一个16位的整数上(check1).
此时得到的结果 就是校验和, 填充到 UDP报头的校验和字段
接收方收到 UDP数据报之后,就会按照相同的算法, 再计算一遍校验和 (check2)接收方就可以比较 check1 == check2.如果相等, 就可以视为数据传输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等,说明数据传输出错了
使用 UDP更多的场景,主要是在分布式系统中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1.这些服务器在同一个机房,网络环境简单,出现丢包的概率比较小
2.UDP 传输效率比较高
单个UD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6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