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应用
文章目录
前言
提示:这里可以添加本文要记录的大概内容: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这门技术也越来越重要,很多人都开启了学习机器学习,本文就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础内容。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分流电阻电路
将电阻器与另一个电子元器件并连,让一部分电流通过电阻器,减少流过该电子元件的电流,负担。
分流电阻电路一
如果电路中没有分流电阻R,那么所有的电流,都需要流过三极管VT,这有可能因为电流过大导致三极管VT烧坏。
接入分流电阻R之后,电流一部分流过电阻R1,减少流过三极管VT的电流,从而保护三极管VT。
分流电阻电路二
图中电阻R为分流电阻,VT1,VT2为两个三极管。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直接接入三极管VT2的基级,集电极直接相连构成复合管。电阻R接入VT2基级与地线之间。
如果没有电阻R的接入三极管VT1的穿透电流全部流入三极管VT2的基级,再经三极管VT2的放大后,发射极输出的穿透电流会很大,而三极管的穿透电流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不利于三极管的稳定工作,因此加入分流电阻R来减少穿透电流
分流电阻电路小总
1.电阻器对直流,交流所呈现的阻值特性相同,即对直流,交流(不同频率信号)的分流工作原理相同。
2,分流电路的基本特征:与被分流电子元器件或电路是并联结构。
二,隔离电阻电路
隔离电阻一
在前端放大器与后级放大器电路之间接入R和C,R是隔离电阻,C是耦合电容。
当开关打开时,信号正常通过R,C流到后级放大器电路中。
当开关闭合时,信号经过R到地,避免前级放大器短路。
隔离电阻二
OTL功率放大器电路中自举电路。电路中,R是耦离电阻,+V是直流工作电压,C1是自举电容,C2是电源滤波电容。
耦离电阻R的作用是将电路中A点与直流工作电压+V端之间隔离,使A点的电压能够随信号电压Ui的增大而增大,且使A点的电压有可能在某一瞬间超过+V。
当没有信号的输入时,直流工作电压通过电阻R对电容C1充电,C1得到一个上正下负的直流电压Uc。
当有信号(Ui)的输入时,由于电容C1的容量比较大,放电比较缓慢,所以输入信号电压大小发生变化时,电容C1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即A的电压随输入信号Ui的大小变化而变化且比Ui高出一个电容C1上的电压。
隔离电阻电路小结
1.隔离电阻两端电压不相等。
2.,加入隔离电阻的目的是为了分开同一电流通路中的两个点,使这两个电路点之间的电压不相等。
三,分压衰减电阻电路
直流电压分压衰减电阻电路一
交流信号分压衰减电阻电路二
分压衰减电阻电路小结
四,信号分路电阻电路
信号源电路输出的信号被电阻R1和R2分成两路,一路经过R1到放大器1电路中,另一路经过电阻R2到放大器2中。这样一个信号就被分成两路,同理也可分成多路。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放大器1和放大器2输入端都有一个与信号原电路输出端相同的交流信号,幅度大小相近,频率等特性完全一样。
2.在信号分路电阻电路中不一定只采用电阻器,也可以使用其他电子元件。
3.采用并连电路的形式,这要求信号源电路能够输出足够大的电流,以便推动各路放大器工作。
五,信号分等级电阻电路
将一个信号分成几个电压等级的信号。电阻R1,R2,R3构成一个特殊的分压电路,分成三路信号分别给三级放大器电路,并且三路电压不同。
第一路,信号的电压最大,没有经过分压衰减,大小为I(R1+R2+R3).
第二路,信号从R1,R2的连接点处输出信号,经过R1的衰减,大小为 I(R2R+R3).
第三路,信号电压最小,经过R1和R2的衰减,大小为I*R3。
小结
需要多个电压等级时,可以再串电阻器。各路信号电压大小不同,但频率。相位特性都与输入信号相同。
六,信号混合电阻电路
信号源电路1经过R1加到放大器输入端,信号源电路2经过R2加到放大器输入端,两路信号合并输入到放大器电路中。电阻在两个信号源之间起隔离作用,避免了两个信号源之间的相互影响。
与信号分路电阻电路相似,电阻器同样可换成其他电子器件;如果两路信号一个是直流一个是交流,混合后为两者电压直接相加如图(a)。若都为交流图像如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