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乎的发展历程
首先,我们会先一起了解一下知乎平台的发展历程,清楚知乎这个产品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的。
其次,了解一下知乎平台是做什么的,主要是解决了什么用户的什么需求,方便我们对知乎平台有一个整体认识。
之后需要了解一下平台的用户特点,看看知乎这个平台的用户是否有消费能力,是否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变现。
最后我们要清楚这个平台有什么功能,也就是具体包括什么内容,这些功能或者内容能够让我们对知乎这个产品目前的运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知乎发展到现在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封闭期,从2011年知乎上线到2013年开放注册前的这段时间,知乎都是邀请制,主要邀请互联网大V们回答问题,这个时候积累了很多专业的内容。
第二个阶段是开放初期,也就是从2013年到2015年间,知乎在2013年注册用户从40万迅速攀升到400万。2014年10月28日迎来了第一千万名注册用户,这个阶段的内容是从互联网开始不断的向外延伸,开始覆盖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第三个阶段是开放期,内容不断的进行丰富。其中,2015年知乎获得了腾讯5500万美元的融资,用户量突破了5000万。2016年知乎live、知乎书店等知识付费产品开始相继发布,直到2017年知乎获得了D轮融资,用户量突破了一个亿。
第四个阶段是智能社区。从2017年到现在,获得了E轮和F轮的融资,处于一个持续商业化的进程中,涵盖了更多的高质量内容。
我们考虑在某个平台运营账号,主要关注的就是平台得用户量和发展的情况,用户量大,我们输出的内容就有更多被看到的可能;品牌发展的好,才有更多优质的用户与资源帮助我们更好的运营下去,从知乎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个平台是非常优质且值得我们去运营。
2、知乎的平台定位
定位可以简单理解为:什么产品给什么人提供什么服务。
知乎本身就是一个产品,使用这个产品的用户不同,就意味着有不同需求的产生,比如饿了么有用户端、骑手端、商家端,不同的手机端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知乎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不同的服务。目前主要针对为消费者和机构伙伴提供了知识服务,比如用户或企业可以在知乎搜索获取信息。
知乎覆盖的内容话题非常广泛,能够覆盖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比如电影这个话题有3600万+用户关注,该话题下包含近25万+问题;科技这个话题有近1900万用户的关注,这个话题下面有近300万个问题。这些问题是能够解决大部分用户在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不同信息的碰撞也会产生相应的讨论,知乎也为不同阶层提供了讨论的氛围体验。
大学生会关注大学生活,工作以后的职场人会更加关注职场中的问题或者技巧等等,我们看完一场电影,或者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等,都可以在知乎进行经验分享,和其他用户一起讨论。
同时,知乎也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平台:
被知乎认证、被知乎官方收录,这都意味着我们的内容足够优质,如果我们的内容被用户喜欢或点赞,就意味着我们的内容对用户有用。
有了创作和粉丝,后续该如何变现呢?知乎为消费者搭建了消费网络,让更有价值的内容能够实现变现。
比如知+自选和好物推荐,都是能够直接获取相应收益的。
3、知乎的用户情况
从上图中分析,不管是从用户的性别、年龄到地域,知乎平台都呈现出了多层次的用户包容力,内容的消费粘性也比较突出,25到40岁的用户占到了整体用户的65%。随着知乎影响力的提升,多元的用户环境也会撑起多元的内容消费与创作。
4、知乎的内容情况
知乎平台的开放带来了多元的用户,专业的创作者也带来了优质的内容,目前知乎已经扩容成为了兼具社区、工具、媒体服务、电商属性的超级社区。
依次来看,关注了用户或者加入了某个圈子,就可以针对性的获取相关的信息,同时就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这就是社区属性,就像我们在自己的小区里面就会关注小区的服务或者活动。
作为一个优秀的问答平台,知乎积累了非常多且优质的回答,用户可以通过问答或者搜索去获取信息,知乎就像是知识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实时解决问题。
当然,就像微博热搜一样,知乎也有相应的媒体属性,我们可以通过热榜了解热门话题与问题,也可以通过直播和推荐的内容获取更有实效的信息。
知乎也有自己的服务属性,成为知乎的会员可以免费查看电子书,或者通过付费咨询去获取更有针对性的建议服务。
最后一个就是消费属性,其中包含好物推荐、知+自选等等一系列变现的形式与环境,用户可以从内容到消费过度过去,直接在知乎平台去购买商品或者服务。
总结:
- 知乎用户的分布是逐渐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的,海外用户呈现增加的趋势。
- 以85到95后为核心人群,整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很多高中生也开始关注知乎,人群覆盖面非常的广泛。
- 知乎内容覆盖的也非常全面,涵盖各个领域及各个人群。
- 24到35岁人群占知乎整体用户的83%,用户的消费能力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