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3种常用语句:
1、赋值语句,(简单赋值、多重赋值、多元赋值,增强赋值,个人认为,多重、多元,太过于矫情,意义不大,理解即可)。
2、条件语句(if,作判断,根据判断的结果执行对应操作)
3、循环语句(for循环,while循环,嵌套循环,break、continue,pass)
1、赋值语句
简单赋值
赋值语句a = [1,2,3],
使变量a获得一个引用,
这个引用指向一个内存地址,
这个内存地址所存储的内容为[1,2,3]
赋值语句b=a
使变量b获得变量a的内存地址的引用
所以,b和a指向通一个内存地址
改变变量b的列表的索引值为1的值,将值改为25。
列表在Python中属于可变对象,修改时,对象id不变,内部索引所指向的位置发生变化。
所以,变量a和变量b的id依旧保持不变。
重新将变量b列表的索引值为1的值改为2.
变量a和变量b都变成【1,2,3】,再次证明a和b所指向的内存地址相同。
创建变量c c=[1,2,3]。
对比c和a的id,数值不一致。
判断c和a的内存地址是否相同, c is a,用is来进行判断(内存地址),结论是:不相同。
判断c和a的数值是否一致,c == a,用==进行判断(数值),结论是:相同。
因为c和a、b的内存地址不一致,所以修改c的内容,并不影响a和b
多重赋值
将同一个对象的引用,赋值给多个变量
使多个变量同时指向该对象。
多元赋值
一个赋值语句中,多个变量引用多个对象
我个人而言不喜欢这种赋值方式
写着方便,看着不舒服。
增强赋值
将对变量进行运算操作的结果,再次赋值给这个变量。特定情况下,这个赋值方式还挺好。
2、条件语句
通过对指定条件的真假进行判断,以确定执行哪条命令语句。
一般形式为:
If 条件1:
待执行语句1
Else:
待执行语句2
多个判断条件的形式如下:
If 条件1:
待执行语句1
Elif 条件2:
待执行语句2
Else:
待执行语句3
简化一点的写法:
三元操作:
A = x if 条件 else y
含义为:当条件为真时,A = x;
条件为假时,A = y
3、循环语句
For循环
格式为:
For 变量 in 列表:
执行语句
While循环
格式为:
While 条件:
执行
嵌套循环
格式为:
For 变量1 in 列表1:
For 变量2 in 列表2:
执行2
执行1
While的嵌套循环同理
可能头一次接触这种简写,看着非常之不舒服。
Break、continue、pass语句
Break,跳出for循环
触发了break之后,当前for循环后续的执行都将停止。
Continue,不执行continue之后的语句块,但会接着循环。
在i==python时,触发continue,不打印python,接着循环。
Pass没屌用。
习题:
1、用if else写函数,如果为奇数,返回奇数本身。如果 为偶数,返回0.如果不是整数,打印‘Error’
2、随机搞5个数,大于等于0的,打印Big,小于0的,打印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