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数据类型
每个对象都有类型,python 中最基本的内置数据类型:
整型
整型即为整数,Python中,除十进制,还有其他三种进制:
0b 或 0B,二进制 | 0 1 |
0o 或 0O,八进制 | 0 1 2 3 4 5 6 7 |
0x 或 0X,十六进制 |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
这三种进制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位运算”操作。在位运算那里会介绍。
测试不同进制:
使用int()实现类型转换:
- 浮点数直接舍去小数部分。如:int(9.9)结果是:9
- 布尔值 True 转为 1,False 转为 0。 如:int(True)结果是 1
- 字符串符合整数格式(浮点数格式不行)则直接转成对应整数,否则报错。
浮点型
浮点数,称为 float。
浮点数用 a ´ b10 形式的科学计数法表示。比如:3.14,表示成:314E-2 或者 314e-2。这些数字在内存中也是按照科学计数法存储。
类型转换与四舍五入:
- 类似于 int(),我们也可以使用 float()将其他类型转化成浮点数。
- 整数和浮点数混合运算时,表达式结果自动转型成浮点数。比如:2+8.0 的结果是 10.0
- round(value)可以返回四舍五入的值。 注:但不会改变原有值,而是产生新的值
布尔型
Python2 中没有布尔值,直接用数字 0 表示 False,用数字 1 表示 True。
Python3 中,把 True 和 False 定义成了关键字,但他们的本质还是 1 和 0,甚至可以和数字相加。
注意:大小写
字符串型(详解参考下一篇文章)
由字符组成的序列。 “abc”,”sxt”,“尚学堂”,”百战程序员”
二、运算符
1、简单运算符
- 除数为0时,会产生异常:
- 使用divmod()函数同时得到商和余数
- 加法操作
(1) 数字相加 3+2 ==> 5
(2) 字符串拼接 “3”+“2”==> “32”
(3) 列表、元组等合并 [10,20,30]+[5,10,100] ==>[10,20,30,5,10,100]
- 乘法操作
(1) 数字相乘 3*2 ==> 6
(2) 字符串复制 “sxt”*3 ==> ”sxtsxtsxt”
(3) 列表、元组等复制 [10,20,30]*3 ==> [10,20,30,10,20,30,10,20,30]
2、增强型赋值运算符
注意:“+=”中间不能加空格!
3、比较运算符
所有比较运算符返回 1 表示真,返回 0 表示假。这分别与特殊的变量 True 和 False 等价。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5,变量 b 为 30:
比较运算符可以连用,并且含义和我们日常使用完全一致。
4、逻辑运算符
5、同一运算符
同一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存储单元,实际比较的是对象的地址。
is 与 == 区别:
is 用于判断两个变量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既比较对象的地址。
== 用于判断引用变量引用对象的值是否相等,默认调用对象的 eq ()方法。
6、其他运算符(位运算)
位运算
7、复合的赋值运算
注:与 C 和 JAVA 不一样,Python 不支持自增(++)和自减(--)
三、运算符的优先级
实际使用中,记住如下简单的规则即可,复杂的表达式一定要使用小括号组织。
- 乘除优先加减
- 位运算和算术运算>比较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逻辑运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