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可靠性小案例1:是窗帘动的手

发布于:2022-11-06 ⋅ 阅读:(596) ⋅ 点赞:(0)

本系列分享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可靠性例子,以及从中引发的思考。

本文思维导图:

​ 

我很喜欢的台式机显示器屏幕坏了。

原因是我的书桌靠窗,有一天风很大,把窗帘吹动,然后把屏幕打翻了。

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结果。作为一个室内用产品,我没有特意去想过它会受到的环境应力。

事情发生了,就要检讨下。

本来窗帘平时是有绑住的,绑住时重量大不会被风吹动。这主要是不想窗帘吹动时,影响在书房学习的专注力,并没有往会不会打翻东西的层面去想。但这次忘记绑了,这是直接原因。

再看产品,这个显示器的基座看起来设计得还挺稳定的,正常情况下没什么问题。但在大风的时候,由于受力面积大,重心靠近屏幕中部,显示屏也可以直接被吹倒。

说明书早被我扔了,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提示说这个产品的使用环境有没有提醒这点。但是,以常理看,放在靠窗边使用,我相信遇到大风的概率并不低。在网上搜索一下就出来了案例:

还有一个相似案例,有一次,我放在飘窗的电风扇,也是风吹动了窗帘,然后把电风扇给推倒摔到地面上,无法启动。不过它质量不错,老婆把它拆开后重新理了下电路,又修好了。

这两个简单的例子,让我发散了一下思维,风可能会导致我们的产品出什么问题?

我分析、思考问题,习惯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首先要搞懂什么是风。

简单来说,风是空气流动的一种现象。至于风为什么会流动,是因为压强不同,常见的是冷暖导致的压强不同,以及机械运动导致的压强不同。

因为冷热不均导致的气压不同:水蒸气上升带来的风是这个原理。由此,我们需要看到更里层的冷、热的影响。尤其是家电里的散热,比如风道是否合理,进出风口会不会堵住。

因为我还做产品安全,凡事都习惯了往安全方面想一想。继续发散,会不会有可燃气体、毒性气体的沉积和扩散问题,例如冷媒,一氧化碳;会不会有冷、热气体伤人的问题,例如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

机械运动导致的压强不同,导致空气流动:这个最常见的是风扇的例子。压强的不同,就需要考虑负压存在的影响,例如吸入了异物导致产品出问题。

再往安全方面想,风的产生是因为机械运动,有机械运动就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会不会伤到机器内部的零件导致失效,会不会伤到人。

从风的产生,我们思考出了这么多,再往下,是风的存在,会导致什么问题。

我想到的是噪音,影响用户体验,这里有风扇自己转动的声音,也有风吹动的声音。

其次是吸入异物导致零部件失效,尤其是粉尘等颗粒。

产生推力,推翻物品,扰乱运动。另外一个是风推动风扇转动,需要考虑到电磁生电造成的影响。

加速气体的扩散,例如异味、可燃气体、毒性气体、携带细菌、病毒的气体(加湿器的案例,汽车空调的案例)。

环境应力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我们需要提高产品自身抵抗环境应力的能力。

一个例子:防风晾衣架

但是这个的缺点是,由于有个防脱扣,导向也不是很明显,在挂衣服(可能挂的时候,可以靠重力自己打开,但导向不是很好)、收衣服的时候,需要人用手去取。

其实可以改善下设计,防脱结构加点导向,或者加个机构,使得用晾衣架往上推的时候,防脱扣自动打开。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