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目录
1.2 [ start , end , gap]的形式截取字符
前言
网络安全的学习,需要耐得住,坐得住,这里有关python语言的基础语法不再赘述,有c和javase编程基础的,不到一个星期,即可掌握。如果想要编写POC,只依靠BP这样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本次学习,掌握常用的手法,自行编写代码实现渗透。
(一)list
列表的数据项不需要具有相同的类型,创建一个列表,只要把逗号分隔的不同的数据项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即可
1、访问列表中的数据
1.1 正反索引
与字符串的索引一样,列表索引从 0 开始,第二个索引是 1,依此类推,通过索引列表可以进行截取、组合等操作。
索引也可以从尾部开始,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为 -1,往前一位为 -2,以此类推。
1.2 [ start , end , gap]的形式截取字符
2、增删改查
name | description |
增 | list.append(object) |
删 | del list[index] |
改 | list[index] = value |
查 | list[index] |
3、Python列表脚本操作符
列表对 + 和 * 的操作符与字符串相似。+ 号用于组合列表,* 号用于重复列表。
如下所示:
4、列表比较
列表比较需要引入 operator 模块的 eq 方法
# 导入 operator 模块
import operator
a = [1, 2]
b = [2, 3]
c = [2, 3]
print("operator.eq(a,b): ", operator.eq(a,b)) #fasle
print("operator.eq(c,b): ", operator.eq(c,b)) #true
5、其他函数&方法
5.1 函数
函数 | 描述 |
len(list) | 列表元素的个数 |
max(list) | 返回列表元素的最大值 |
min(list) | 返回列表元素的最小值 |
list(seq) | 将元组转换为列表 |
5.2 Python包含以下方法:
方法 | 描述 |
list.append(obj) | 在列表末尾添加新的对象 |
list.count(obj) | 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出现的次数 |
list.extend(obj) | 在列表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个序列中的多个值(用新列表扩展原来的列表) |
list.index(obj) | 从列表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位置 |
list.insert(index,obj) | 将对象插入列表 |
list.pop([index=-1]) | 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最后一个元素),并且返回该元素的值 |
list.remove(obj) | 移除列表中某个值的第一个匹配项 |
list.reverse() | 反向列表中元素 |
list.sort(key=None,reverse=False) | 对原列表进行排序 |
list.clear() | 清空列表 |
list.copy() | 复制列表 |
(二)元组(tuple)
Python 的元组与列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
小细节:
元组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逗号 , ,否则括号会被当作运算符使用:
>>> tup1 = (50)
>>> type(tup1) # 不加逗号,类型为整型
<class 'int'>
>>> tup1 = (50,)
>>> type(tup1) # 加上逗号,类型为元组
<class 'tuple'>
1、访问元组
[ start , end , gap]的形式
tup1 = ('Google', 'Runoob', 1997, 2000)
tup2 = (1, 2, 3, 4, 5, 6, 7 )
print ("tup1[0]: ", tup1[0])
print ("tup2[1:5]: ", tup2[1:5])
2、修改元组
元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许修改的,但我们可以对元组进行连接组合,如下实例:
tup1 = (12, 34.56)
tup2 = ('abc', 'xyz')
# 以下修改元组元素操作是非法的。
# tup1[0] = 100
# 创建一个新的元组
tup3 = tup1 + tup2
print (tup3)
3、删除元组
元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许删除的,但我们可以使用del语句来删除整个元组,如下实例
tup = ('Google', 'Runoob', 1997, 2000)
print (tup)
del tup
print ("删除后的元组 tup : ")
print (tup)
4、元组运算符
与字符串一样,元组之间可以使用 + 号和 * 号进行运算。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组合和复制,运算后会生成一个新的元组,不再赘述。
5、元组内置函数
len,max.min不再赘述,声明一下tuple(iterable) 将可迭代系列转换为元组
>>> list1= ['Google', 'Taobao', 'Runoob', 'Baidu']
>>> tuple1=tuple(list1)
>>> tuple1
('Google', 'Taobao', 'Runoob', 'Baidu')
(三)Python3 字典
字典是另一种可变容器模型,且可存储任意类型对象。
字典的每个键值 key=>value 对用冒号 : 分割,每个对之间用逗号(,)分割,整个字典包括在花括号 {} 中 ,格式如下所示:
d = {key1 : value1, key2 : value2, key3 : value3 }
1、创建字典
1.1 使用大括号 { } 创建字典
1.2 使用内建函数 dict() 创建字典
emptyDict = dict()
# 打印字典
print(emptyDict)
2、访问字典里的值
把相应的键放入到方括号中,如下实例:
tinydict = {'Name': 'Runoob', 'Age': 7, 'Class': 'First'}
print ("tinydict['Name']: ", tinydict['Name'])
3、修改字典
字典添加新内容的方法是增加新的键/值对,修改或删除已有键/值对如下实例:
tinydict = {'Name': 'Runoob', 'Age': 7, 'Class': 'First'}
tinydict['Age'] = 8 # 更新 Age
tinydict['School'] = "金友鑫" # 添加信息
print ("tinydict['Age']: ", tinydict['Age'])
print ("tinydict['School']: ", tinydict['School'])
4、删除字典元素
能删单一的元素也能清空字典,清空只需一项操作。
显式删除一个字典用del命令,如下实例:
tinydict = {'Name': 'Runoob', 'Age': 7, 'Class': 'First'}
del tinydict['Name'] # 删除键 'Name'
tinydict.clear() # 清空字典
del tinydict # 删除字典
有关内置函数和方法不再赘述。
(四)Python3 集合
集合(set)是一个无序的不重复元素序列。
可以使用大括号 { } 或者 set() 函数创建集合,注意:创建一个空集合必须用 set() 而不是 { },因为 { } 是用来创建一个空字典。
举个栗子:
>>> basket = {'apple', 'orange', 'apple', 'pear', 'orange', 'banana'}
>>> print(basket) # 这里演示的是去重功能
{'orange', 'banana', 'pear', 'apple'}
>>> 'orange' in basket # 快速判断元素是否在集合内
True
>>> 'crabgrass' in basket
False
>>> # 下面展示两个集合间的运算.
...
>>> a = set('abracadabra')
>>> b = set('alacazam')
>>> a
{'a', 'r', 'b', 'c', 'd'}
>>> a - b # 集合a中包含而集合b中不包含的元素
{'r', 'd', 'b'}
>>> a | b # 集合a或b中包含的所有元素
{'a', 'c', 'r', 'd', 'b', 'm', 'z', 'l'}
>>> a & b # 集合a和b中都包含了的元素
{'a', 'c'}
>>> a ^ b # 不同时包含于a和b的元素
{'r', 'd', 'b', 'm', 'z', 'l'}
1、添加元素
1.1 s.add()格式
>>>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thisset.add("Facebook")
>>> print(thisset)
{'Taobao', 'Facebook', 'Google', 'Runoob'}
1.2 s.update( x )
x 可以有多个,用逗号分开。
>>>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thisset.update({1,3})
>>> print(thisset)
{1, 3, 'Google', 'Taobao', 'Runoob'}
>>> thisset.update([1,4],[5,6])
>>> print(thisset)
{1, 3, 4, 5, 6, 'Google', 'Taobao', 'Runoob'}
>>>
2、移除元素
2.1 s.remove( x )
将元素 x 从集合 s 中移除,如果元素不存在,则会发生错误。
>>>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thisset.remove("Taobao")
>>> print(thisset)
{'Google', 'Runoob'}
>>> thisset.remove("Facebook") # 不存在会发生错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KeyError: 'Facebook'
>>>
2.2 s.discard( x )
如果元素不存在,不会发生错误。
>>>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 thisset.discard("Facebook") # 不存在不会发生错误
>>> print(thisset)
{'Taobao', 'Google', 'Runoob'}
2.3 s.pop()
随机删除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thisset = set(("Google", "Runoob", "Taobao", "Facebook"))
x = thisset.pop()
print(x)
每一次删除的内容都不同,主要原因是set集合是无序的。
(五)Python3 正则表达式
1、re.match函数
re.match 尝试从字符串的起始位置匹配一个模式,如果不是起始位置匹配成功的话,match()就返回none
re.match(pattern, string, flags=0)
参数说明:
参数 | 描述 |
pattern | 匹配的正则表达式 |
string | 要匹配的字符串。 |
flags | 标志位,用于控制正则表达式的匹配方式,如图一 |

下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