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数据结构 绪论(01)】

发布于:2023-01-04 ⋅ 阅读:(177) ⋅ 点赞:(0)

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A.分析问题:(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
😊
B.建立相应的数学方程:(我需要用到什么样的方程式)
😊
C.利用数学表达:(利用JAVA C Python等语言进行表达)

2.计算机被应用于非数值计算:

2.1线性表

定义:数据项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比如说:教务系统里面学生的信息,学号和后面的信息是一对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操作对象:教务系统的个人信息。
操作对象之间的关系: 线性关系
操作算法: 增、删、改。
数据结构: 线性结构!

2.2树状图

定义: 各个数据项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逻辑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如说 : 九宫格的人机对弈,文件夹目录的关系

2.3网状结构(图状图)

定义 : 多对多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如说 导航

3.绪论:

3.1数据

定义:是能输入计算机且能被计算机处理的各种符号的集合
作用: 信息的载体; 对客观事物的描述; 能被计算机识别储存;
eg:
整数,实数…文字,图片,声音.

3.2数据元素:

定义: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作为整体进行操作。简称元素、记录、结点、顶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一行叫做 数据元素)

3.3数据项

定义:构成数据元素的基本单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行中的某一项)

3.4数据对象:

定义: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子集、
eg:
整数集合: {1,2,3,4,5}
学籍表:

3.5数据元素和数据对象的关系:

数据元素——————组成数据的基本单位.
与数据的关系: 是集合的个体.
数据对象——————相同数据元素的集合
与数据的关系: 是集合的子集.

4.数据结构

😊数据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成为结构。
😊定义: 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的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集合。也可以说成是带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5.数据结构包括的三方面:

1.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称为逻辑结构.
2.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称为映像),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或则数据的存储结构
3.数据的运算和实质:即对数据元素可以施加的操作以及这些操作在相应的存储结构实现.

5.1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的关系

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逻辑关系(抽象的,与计算机无关)
物理结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内存种存储的结构(实体的,与计算机有关)
两者关系:存储结构是逻辑关系的映像和元素本身的映像。逻辑结构是数据结构的抽象,存储结构的实现

6.逻辑关系和存储结构的种类:

6.1逻辑关系的种类:

A:线性结构:
定义:数据元素呈现一对一的关系。(最多有一个前驱和后继)
eg: 线性表、栈、队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非线性结构:
定义: 数据元素呈现的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eg: 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2存储结构的种类:

A:顺序存储结构:
用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元素的存储位置来决定.

eg:a->b->c->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链式存储结构:
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指针来表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地址去找下一个元素

C:索引存储结构:在存储结点(数据元素)的同时,还建立了附加的索引表.
eg :微信的索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散列存储结构:
根据节点的关键字(key)直接建立起来的存储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篇已完结,敬请期待下一篇!!!!!!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