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淘】淘宝平台流量政策目前是在哪里?

发布于:2023-01-22 ⋅ 阅读:(413) ⋅ 点赞:(0)

九九平期早蓄水,双十一大促好翻倍收割大

经过几年的沉淀,淘宝对于短视频投放逻辑终于走向了精细化,能根据不同流量入口,投放不同类型的内容,实现对流量的精准收割。

比如在首页猜你喜欢栏,更注重用户点击和成交转化,应当突出产品的爆点吸引眼球;而在商品首页的头图视频,则应该关注核心功能的传递;在淘宝逛逛短视频中,则需要关注和用户的互动,以加深印象。

今年6月阿里相关负责人透露,淘宝首页“猜你喜欢”内容板块的短视频比例预计今年底会达到30%以上。

这意味着淘宝首页每10条商品中,就有3条以短视频形式展现。

而平台为了推广该渠道,也放出了众多流量扶持计划。

所以首猜短视频仍旧处于红利期,这是不可多得的利好流量渠道。
 

今天主要分享:

一、猜你喜欢流量的推送机制改革

二、猜你喜欢短视频可落地的运营策略

三、淘宝猜你喜欢如何对产品打标

四、官方流量扶持,大力加码猜你喜欢

推送机制改革

今年和以往还有一点不一样就是,今年的短视频在发力。

而且目前手淘首页猜你喜欢流量的推送机制也发生了大的改版,平常打开手淘APP的可以关注下。

1、优先推送产品内容种草覆盖千人的宝贝

就是这个宝贝做了各个渠道的手淘内容,比如有好货、逛逛、好物点评团、猜你喜欢,总共被超1000人次看过。

那么猜你喜欢将优先推送宝贝,获得更大的手淘首页流量。

二、宝贝收藏人次过千人或者过万人;宝贝加购次数过千人或者过万人。

宝贝就会优先推送到猜你喜欢展现,将会有更大权重获取到猜你喜欢首页流量。

三、宝贝七日浏览人次千人或者过万人;宝贝七日销量过千人或者过万人。

宝贝就会优先推送到猜你喜欢展现,将会有更大权重获取到猜你喜欢首页流量。

猜你喜欢短视频可落地的运营策略

1、不同阶段的商家的运营策略

1)起步商家(短视频访客<月30,000人)

用最小的成本测试适合的商品和内容类型

---发布建议:

月发布条数建议:100条

(核心单品/新品≥30条,其他商品≥10条,3日单个商品≤5条)

商品覆盖率:至少30%(全店30%以上的商品发布猜你喜欢短视频)

---可获效果:

解锁新信息增量视频流量激励

3天必获精准人群曝光,曝光点击率/商品点击率越高,可获曝光越高

(优质内容每天可获上万次曝光)

2)进阶商家(短视频访客<月100,000人)

建议探索最优内容结构。

找到适合自己的短视频之后,不断优化素材、脚本、镜头顺序等。

---发布建议:

月发布条数建议:200+条

在探索过程中盯紧内容效率:曝光点击率>5%,商品点击率>20%

商品覆盖率:50%(全店50%以上的商品发布猜你喜欢短视频)

---可获效果:

资源叠加,除基础新视频增量视频激励外,可解锁重点商家流量额外扶持及全量曝光资源位展示。

3)高阶商家(短视频访客>月500,000人)

以上资源叠加,开通快速审核白名单等;

且优先体验渠道最新产品功能及玩法:不断优化素材组合方式

全店短视频覆盖> 80%,猜你喜欢短视频月访客量>50万且种草成交金额大于100万。

2、货品覆盖短视频策略

俗话说的好: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这一点在猜你喜欢流量获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选择的产品不适合猜你喜欢渠道透出,无论优化得再好也很难拿到这部分的流量支持。

那什么样的产品适合让猜你喜欢抓取和透出呢?

A、新品或市场稀缺产品

猜你喜欢定位是激发买家需求,帮助用户发现美好生活。

所以,更多的是希望推荐一些买家过去没有看到过的产品。

因此,新品或市场稀缺的产品,同质化不严重的产品更容易获得猜你喜欢的抓取和透出。

B、特色产品

猜你喜欢属于货找人的模式。

要想获得系统推荐,需要宝贝有明显的人群标签。

因此,原创设计产品,差异化明显的产品,有明显人群偏好的特色产品更容易获得系统的抓取和透出。

C、有一定购物决策期的产品

首页推荐的宝贝是根据买家的需求推荐产品。

如果已经购买的产品,系统不会再重复推荐。

因此,购买周期长的产品更适合在猜你喜欢推荐。

那些平时不会轻易想起,一想起就会立马快速完成购买的产品不适合猜你喜欢渠道。

3、内容方向

首猜短视频是去人格化的、非剧情化的,直接开门见山展示商品卖点!

从商品出发,视频立体呈现商品的外观、使用过程、使用效果、商品利益点等信息,这就是高效率的导购短视频。

A、场景核心要素:

突出产品或贴近使用场景,一秒代入

1、需要真实的生活场景:突出内容高级质感/氛围感。

生活场景千万不要“假”!

❌不要那种一副背景画、一颗小绿植的样板间。

真实是第一要义,精致是晋级方向。

明亮、干净的颜色有助于内容的前5s点击和效率的提升。

2、想买的卖货场景:卖货场景

就是用户一进来就知道他是卖东西的,可以是直播间、柜台、产地、仓库

B、产品核心要素:

有细节!有使用!近距离!

1、卖点可视化

卖点可视化的优势在于以“新奇且真实”的视觉体验,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是属于效果较为直接的卖点展示方法。

如:✅ 护肤展现上脸使用,效果更好。

❌ 而不是一个kol生硬讲述商品有多好,营销感过重;

如:家清工具类商品✅ 直观展示前后使用对比,更能体现商品突出卖点。

2、卖点简单化

很多商家会在一条短视频内讲3-5个卖点,且每个卖点都没做到可视化,也讲得很硬,根本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因此建议拍摄短视频时,选1-2个能可视化,能消费者的语言来表达。

比如时下流行的大家都知道的网络语言或热点来突出卖点信息。

切忌大而全的短视频内容。

4、内容形式

可以用以下2种内容形式承接

A、产品展示:

使用过程+效果展现+(优惠机制)

让商品卖点被“亲眼”看见,也就是上面说的卖点可视化,把使用效果展现出来,整体视频时长建议20秒内。

关键卖点/针对人群/差异化卖点在前3s突出展现。

优惠券配置---计入店铺最低价(建议设置和店铺券一致)

这里要强调:前5s内最好有商品的质地或使用效果出现!!

❌ 举个常见的错误“场景展示”类视频:

KOL展示面霜,前5s都是kol在自我介绍,后续是kol在生硬地讲这个商品卖点,全程没有商品细节的展示,也没有质地的细节特写,更没有上脸效果,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广告,观感非常差。

B、卖场导购:

讲解商品卖点+展示商品细节+活跃的导购氛围

比较常用的短视频内容形式,卖点高密度的导购讲解,导购者口播高密度输出导购信息,营造强卖货氛围,整体视频时长建议30秒内。

5、布局策略

1、日常投放

通过多款少量试投,结合生意参谋的数据反馈,找到精准的受众画像、需求痛点,针对性优化视频拍摄内容。

类似传统图文商品会通过直通车测款,拍摄首猜短视频,需要通过每个产品拍摄少量短视频。

而最重要的主推款,拍摄多支短视频,分别关注不同的侧重卖点,以碎片化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吸引多元化的用户。

这些短视频在投放到首猜后,通过免费流量沉淀自然数据,生意参谋后台也提供了相应的直观分析工具。

通过视频评论也能直观感知用户痛点,后期只需根据数据不断进行再优化。

建议:

店铺销量top10的商品,1条视频用1种形式展现1个卖点;1个品拍摄N条短视频(5条左右为佳)。

其他商品根据商家自身实力做卖货型视频内容覆盖。

每天的发布量不要过多,尽量每天持续发布视频~

注意:不要用过往的视频素材混剪成多条短视频,超过50%素材重复,视频会被算法判定为重复视频,不会获得任何公域流量曝光!

2、大促节点

需要提前2个月蓄水,提前1个月集中投放,配合店铺运营活动,将利益点给到消费者。

在大促期间,首猜依旧是淘宝app首页关键的流量入口,渠道也会根据大促节点推出相应的流量活动。

淘宝猜你喜欢如何对产品打标

猜你喜欢主要是由“人群标签 ”和“猜你的权重”所决定的。

这也意味着猜你喜欢能够让消费者快速找到符合用户习惯,价格等因素的产品,因此商家打标的方向就比较明确了。

猜你喜欢打标方法介绍

1、销量因素

只有更好的销量,才能让店铺获得更好的效益,所以商家要做好产品的销量。

如果想要入池,那么只有让商品销量和权重更高,让他被浏览的次数越多,并且有重复浏览的,才会越易出现在猜你喜欢的界面。

2、价格因素

如果说顾客经常浏览相应单价的商品,那么该用户的猜你喜欢板块就会出现这个价位段的产品。

所以在制定价格的时候可以参考市价规律。

比如更接近于竞争对手,这样才会较容易被抓取到,否则会影响精准性。

3、活动因素

老客维护是很多商家应该都要去操作的,毕竟相较于新客,老客更容易下单购买。

而猜你喜欢作为千人千面的展示版块,会优先推荐这些回购高的商品。

因此商家可以围绕着老客或有意向的用户来开展活动,利用优惠券激发老客进行二次回购。

4、收藏+加购

如果要想进入猜你喜欢频道,那么这方面就不能忽略。

等到收藏+购率达到15%以上时,就会更容易被平台抓取与推荐。

官方流量扶持,大力加码

平台为了推广该渠道,也放出了众多流量扶持计划。

结语

首猜短视频每10条商品近3条是短视频的入口坑位,总是需要有产品来占据,如果不是你的,就是竞品的。

现在商家的相关业务板块可考虑对淘宝内短视频的布局,加码投入淘内短视频。

不仅可以享受红利优势,更可以借助算法打通商域与公域,使得潜在消费者在后续不断看到你的商品内容,刺激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