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认真努力了就一定能考上,那录取率较现在岂不翻几番?
毕竟,这世上从不缺努力的人啊。
但是我必须很遗憾地告诉你,要想公考能上岸,天赋、努力➕运气,三者缺一不可。
其中,二分靠天赋,七分靠努力,一分靠运气。
世上的成功大抵如此,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也,别无他耳。
天赋这玩意儿,别想的太高深。作家对文字与身俱来的敏感,画家对色彩构图的创意,那都是天赋,但离咱们太远;
天赋这玩意儿,别想的太高深。作家对文字与身俱来的敏感,画家对色彩构图的创意,那都是天赋,但离咱们太远;
天赋,其实就是一个人是否善于学习的能力。
我们知道,公务员考试,尤其是行测部分,涉及面之广、题型之复杂、题量之大,对考生的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不为过。
要想取得高分,就要求考生本身具备一定的基础,加上高超的学习能力。
比如说,对于一些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题,文科的考生文字基础好,理解和表达能力强,本身就占据一定的优势;而像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等,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理科生则占上游。
但光有基础还不够,因为你所掌握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题型的变化万千,每年的热点和重难点也不断深化,如何把握重中之重,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高效率完成笔试部分的训练,考察的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全职备考、待业在家整天拿着学习资料的考生见过不少吧,早出晚归、驻扎在图书馆的考生也多的是,但你说他真的学进去了,能学多少,这全凭个人造化。
如果你选择的是热门地区的普通岗位,那么你需要面对的竞争压力是极大的,报录比可能在200到300之间。这些岗位的要求非常具体,包括专业和学历等因素,能够成功上岸的人无疑具备了过人的实力。然而,如果你把目光转向较为偏远的地区,你会发现报录比会低很多,这样上岸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公务员笔试主要考察的是初高中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需要我们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好的逻辑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对于那些小时候基础不扎实,或者在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方面不是很擅长的人来说,想要在行测和申论中取得好成绩可能会更加困难。
全职备考的同学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把考公务员作为唯一的出路。而那些在职备考的人,由于他们还有其他选择,心态往往更加平和。这种心态的差异在考试中可能会影响你的发挥,从而影响最终的结果。
普通公考对所有满足条件的人开放,竞争压力自然很大。然而,名校选调生的竞争压力则会小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提供的岗位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名校的就业前景较好,所以选择参加选调的人数相对较少。如果你是名校毕业生,那么参加选调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可能会比普通人容易很多。
运气也是一个无法预测的因素。有些人可能不用怎么准备就能顺利通过考试,而有些人则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进入面试。有时候,即使你已经全力以赴,但可能还是无法战胜那些天生的幸运儿。
最后,关于公务员考试如何具体的努力,才能成功上岸,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列计划是第一步。
你准备考哪里的公务员?是省考还是国考?距离现在还有多长时间?弄清楚了这些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做一个详细的计划。
哪些是每天都要做的,什么时间做题什么时间听课,哪一个阶段重点复习哪一个模块,这些都需要被列到计划里。
有了计划之后,就要开始依照计划展开备考。
行测和申论的真题是必须做的,每天刷题也是必要的,并不是说非要每天刷多少套题,而是让自己保持一种做题的感觉。
刷题也要有侧重,重点强化较弱模块。后期做卷子时最好计时,因为行测的考试时间是比较紧张的,平时就要注意训练做题速度。
刷题过程中及时做好笔记,建议整理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可以在备考后期派上用场。
最后就是心态的问题。
公务员考试,尤其是面试,需要我们拥有波澜不惊的心态,只要将这次考试当成是自己的一次普通测验就可以了。
即使失利了也没有关系,太正常不过了,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公务员考试本身就是一场持久战,更是心理战,不要因为一次两次不行,心态就崩了。
我知道这很难,但要做成一件事,哪有那么容易的呢?
正因为难,才凸显它的价值和意义。不是吗?
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既然你选了考公这条路,
那就别回头,铆足劲儿走到底。
相信天道酬勤,
你的努力终究会有被看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