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Ⅰ Rns+track功能配置案例
功能介绍
RNS 是ruijie network service 的缩写,rns 通过探测对端设备是否有响应报文发出,来监控端到端连接的完整性。RNS可以发送icmp echo 报文和dns 请求报文的功能。
一个 track 对象可以跟踪一个IP 地址是否可达(可以使用RNS跟踪),也可以跟踪一个接口是否是up 的。track 功能分离了要跟踪的对象和对这个对象状态感兴趣的模块,像PBR,VRRP。当track 对象状态变化时,它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动作。
应用场景
多出口场景下需要及时检测出线路故障,让内网数据及时切换线路转发。多出口场景下一般使用静态路由或策略路由进行选路。
一、使用注意
1、当用 track 对象跟踪一个不存在的rns 对象时,该track 对象的状态是up 的;
二、配置步骤
RNS配置
Ruijie>enable
Ruijie(config)#ip rns 1 --->创建rns,编号为1
Ruijie(config-ip-rns)#icmp-echo 12.12.12.1 out-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 source-ipaddr 12.12.12.2 --->配置icmp检测,检测目标地址为12.12.12.1,报文出接口为gigabitEthernet 0/0,报文源地址为12.12.12.2 (一般为设备gigabitEthernet 0/0接口地址) 。
注:如果需要指定检测报文转发的下一条地址,那么在source-ipaddr 参数前加上 next-hop x.x.x.x(x.x.x.x为下一跳地址)
Ruijie(config-ip-rns-icmp-echo)#timeout 5000 --->设置检测超时时间为5000毫秒,即5秒没有收到检测的回复报文则认为检测失败、
Ruijie(config-ip-rns-icmp-echo)#frequency 5000 --->设置检测间隔时间为5000毫秒,即5秒发送一次检测。检测间隔时间要大于等于超时时间
Ruijie(config-ip-rns-icmp-echo)#exit
Ruijie(config)#
Track配置
Ruijie(config)#track 1 rns 1 --->创建track,编号为1并关联rns 1
Ruijie(config-track)#delay up 10 down 10 --->在rns状态变化后10秒内再未改变,则把track状态置为up或down。通俗解释:10秒之内一致是down或up时才会改变track相应状态(up或down)
Ruijie(config-track)#exi
Track与静态路由联动
Ruijie(config)#ip route 10.1.1.0 255.255.255.0 gigabitEthernet 0/0 1.1.1.1 track 1 --->静态路由与track1联动,如果track为down时该静态路由会失效
Track与策略路由联动(关键命令)
Ruijie(config-route-map)#set ip next-hop verify-availability 12.12.12.1 track 1 --->策略路由与ack1联动,如果track为down时该策略会失效
保存配置
Ruijie#write --->保存配置
三、配置验证
通过show track 1查看track结果
Ruijie#show track 1
Track 1
Reliable Network Service 1
The state is Down --->状态
1 change,current state last:648 secs
Delay up 10 secs,down 10 secs
通过 show ip rns statistics 查看RNS状态
Ruijie#show ip rns statistics
IP rns index 1
Number of successes:2 --->检测成功次数
Number of failures:16 --->检测失败次数
Round-trip min/avg/max = 10/12/15 ms
Ⅱ 流量分类和标记
一、什么是分类和标记
流量分类,就是将流量划分为多个优先级或者多个服务类,如使用IP报文头中的ToS(type of service 服务类型)字段中的前三位来标记报文,或者使用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 codepoint 区分服务代码点)。在报文分类后,就可以将其他的QoS特性应用到不同的分类,实现基于类的拥塞管理,流量整形等。
分组分类(packet classification)可根据第2层或者第3层信息简单地进行分类,它是可区分不同类型分组的机制的集合。
分组标记(packet marking)是一种允许网络设备根据分组类型进行不同标记的功能。
二、为什么要进行分类和标记
流量标记的主要目的:让其他处理此报文的应用系统或设备知道该报文的类别,并根据这种类别对报文进行一些事先约定了的处理。
报文分类及标记是QoS 执行服务的基础
报文分类使用技术:ACL和IP优先级
根据分类结果交给其它模块处理或打标记(着色)供核心网络分类使用
三、流分类和标记有几种方式
有三种方式:
class-map
CAR
PBR
四、如何选择这三种方式
class-map是首推的方式,和CBWFQ/LLQ配合,命令更统一清晰。但需要注意,class-map的方式在接口in方向调用有限制:
10.3基线的版本不支持class-map方式在in接口方向调用。10.4基线的支持。
其次推荐CAR方式。
PBR方式只能在in方向生效
Ⅲ IP 优先级-DSCP-EXP映射关系
功能介绍
IP 优先级和DSCP 优先级
如图所示,IP 报文头的ToS 字段有8 个bit,其中前 3 个bit表示的就是IP 优先级,取值范围为0~7。RFC 2474 中,重新定义了IP 报文头部的ToS 域,称之为DS(Differentiated Services,差分服务)域,其中DSCP 优先级用该域的前6 位(0~5 位)表示,取值范围为0~63,后2 位(6、7位)是保留位。
EXP 优先级
EXP优先级位于 MPLS 标签内,用于标记MPLS QoS。
MPLS 标签的封装结构:
在图中,Exp 字段就是EXP优先级,长度为 3 比特,取值范围为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