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黑马程序员前端JavaScript入门到精通全套视频教程,javascript核心进阶ES6语法、API、js高级等基础知识和实战教程
(一)基础语法
1. JavaScript 介绍
1.1 JavaScript 是什么
- JavaScript(是什么?)
- 是一种运行在客户端(浏览器)的编程语言,实现人机交互效果。
作用(做什么?)
– 网页特效 (监听用户的一些行为让网页作出对应的反馈)
– 表单验证 (针对表单数据的合法性进行判断)
– 数据交互 (获取后台的数据, 渲染到前端)
– 服务端编程 (node.js)JavaScript的组成(有什么?)
- ECMAScript:
- 规定了js基础语法核心知识。比如:变量、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对象等等。
- Web APIs :
- DOM:操作文档,比如对页面元素进行移动、大小、添加删除等操作。
- BOM:操作浏览器,比如页面弹窗,检测窗口宽度、存储数据到浏览器等等。
权威网站:MDN
JavaScript权威网站: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JavaScript
1.2 JavaScript 书写位置
- 内部 JavaScript
- 直接写在html文件里,用script标签包住
- 规范:script标签写在
</body>
上面
<script>
alert('你好,js')
</script>
- 页面弹出警告对话框。
注意事项:我们将 <script>
放在HTML文件的底部附近的原因是浏览器会按照代码在文件中的顺序加载 HTML。如果先加载的 JavaScript 期望修改其下方的 HTML,那么它可能由于 HTML 尚未被加载而失效。因此,将 JavaScript 代码放在 HTML页面的底部附近通常是最好的策略。
- 外部 JavaScript
- 代码写在以.js结尾的文件里
- 语法:通过script标签,引入到html页面中。
<body>
<script src="my.js"></script>
</body>
注意事项:
script标签中间无需写代码,否则会被忽略!
外部JavaScript会使代码更加有序,更易于复用,且没有了脚本的混合,HTML 也会更加易读,因此这是个好的习惯。
内联 JavaScript
- 代码写在标签内部
注意:此处作为了解即可,但是后面vue框架会用这种模式
<body>
<button onclick="alert('已经点击成功')">点击我</button>
</body>
1.3 JavaScript 的注释
- 单行注释
- 符号://
- 作用://右边这一行的代码会被忽略
- 快捷键:ctrl + /
- 块注释
- 符号:/* */
- 作用:在/* 和 */ 之间的所有内容都会被忽略
- 快捷键:shift + alt + A
1.4 JavaScript 的结束符
- 作用:使用英文的 ; 代表语句结束
- 实际情况:实际开发中,可写可不写, 浏览器(JavaScript 引擎)可以自动推断语句的结束位置
- 现状:在实际开发中,越来越多的人主张,书写 JavaScript 代码时省略结束符
- 约定:为了风格统一,结束符要么每句都写,要么每句都不写(按照团队要求)
1.5 输入和输出语法
输出语法:
// 语法1:
document.write('要输出的内容')
// 作用: 向body内输出内容
// 注意:如果输出的内容写的是标签,也会被解析成网页元素
// 语法2:
alert('要输出的内容')
// 作用:页面弹出警告对话框
// 语法3:
console.log('控制台打印')
// 作用:控制台输出语法,程序员调试使用
输入语法:
// 语法:
prompt('请输入您的姓名:')
// 作用:显示一个对话框,对话框中包含一条文字信息,用来提示用户输入文字
JavaScript 代码执行顺序:
- 按HTML文档流顺序执行JavaScript代码
- alert() 和 prompt() 它们会跳过页面渲染先被执行(目前作为了解,后期讲解详细执行过程)
1.6 字面量
在计算机科学中,字面量(literal)是在计算机中描述事/物。
2. 变量
2.1 变量是什么
- 白话:变量就是一个装东西的盒子。
- 通俗:变量是计算机中用来存储数据的“容器”,它可以让计算机变得有记忆。
注意:变量不是数据本身,它们仅仅是一个用于存储数值的容器。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个用来装东西的纸箱子。
2.2 变量基本使用
- 声明变量:
- 要想使用变量,首先需要创建变量(也称为声明变量或者定义变量)
- 语法:
let 变量名
- 声明变量有两部分构成:声明关键字、变量名(标识)
- let 即关键字(let:允许、许可、让、要),所谓关键字是系统提供的专门用来声明(定义)变量的词语
- 变量赋值:
- 定义了一个变量后,你就能够初始化它(赋值)。在变量名之后跟上一个“=”,然后是数值。
- 举例:
// 1. 声明一个 age 变量 let age // 2. age 变量赋值为 18 age = 18 // 其中 age 是变量,18 是字面量。 // 3. 输出 age 变量 alert(age)
- 注意:是通过变量名来获得变量里面的数据。
- 简单点,也可以声明变量的时候直接完成赋值操作,这种操作也称为变量初始化。
<script> // 声明了一个 age 变量,同时里面存放了 18 这个数据 let age = 18 </script>
- 更新变量:
- 变量赋值后,还可以通过简单地给它一个不同的值来更新它。
// 声明了一个 age 变量,同时里面存放了 18 这个数据 let age = 18 // 变量里面的数据发生变化,更改为 19 age = 19 // 页面输出的结果为 19 document.write(age)
- 注意:let 不允许多次声明一个变量。
- 声明多个变量:
- 变量赋值后,还可以通过简单地给它一个不同的值来更新它。
- 语法:多个变量中间用逗号隔开。
let age = 18, uname = 'pink' // 多行代码声明有点长,但更容易阅读 let age = 18 let uname = 'pink'
- 说明:看上去代码长度更短,但并不推荐这样。为了更好的可读性,请一行只声明一个变量。
2.3 变量的本质
内存: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地方,相当于一个空间
变量本质:是程序在内存中申请的一块用来存放数据的小空间
2.4 变量命名规则与规范
规则:必须遵守,不遵守报错(法律层面)
规范:建议,不遵守不会报错,但不符合业内通识(道德层面)
- 规则:
- 不能用关键字
- 关键字:有特殊含义的字符,JavaScript 内置的一些英语词汇。例如:let、var、if、for 等
- 只能用下划线、字母、数字、$组成,且数字不能开头
- 字母严格区分大小写,如 Age 和 age 是不同的变量
- 规范:
- 起名要有意义
- 遵守小驼峰命名法
- 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小写,后面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例:userName
2.5 变量拓展—— let 和 var 的区别
在较旧的JavaScript,使用关键字 var 来声明变量,而不是 let。
var 现在开发中一般不再使用它,只是我们可能在老版程序中看到它。
let 为了解决 var 的一些问题。
var 声明:
- 可以先使用再声明(不合理)
- var 声明过的变量可以重复声明(不合理)
- 比如变量提升、全局变量、没有块级作用域等等
结论:var 就是个 bug,别迷恋它了,以后声明变量我们统一使用 let。
2.6 变量拓展——数组
数组(Array):一种将一组数据存储在单个变量名下的优雅方式。
let arr = []
2.6.1 数组的基本使用
- 声明语法
let 数组名 = [数据1, 数据2, ..., 数据n] let names = ['小明', '小刚', '小红']
- 数组是按顺序保存,所以每个数据都有自己的编号
- 计算机中的编号从0开始,所以小明的编号为0,小刚编号为1,以此类推
- 在数组中,数据的编号也叫索引或下标
- 数组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
- 取值语法
数组名[下标] let names = ['小明', '小刚', '小红'] names[0] // 小明 console.log(names[1]) // 小刚 console.log(names.length) // 3
- 通过下标取数据
- 取出来是什么类型的,就根据这种类型特点来访问
- 一些术语
- 元素:数组中保存的每个数据都叫数组元素
- 下标:数组中数据的编号
- 长度:数组中数据的个数,通过数组的length属性获得
3. 常量
- 概念:使用 const 声明的变量称为“常量”。
- 使用场景:当某个变量永远不会改变的时候,就可以使用 const 来声明,而不是let。
- 命名规范:和变量一致
- 常量使用:
// 声明一个常量 const G = 9.8 // 输出这个常量 console.log(G)
- 注意:常量不允许重新赋值,声明的时候必须赋值(初始化)
- 小技巧:不需要重新赋值的数据使用const
4. 数据类型
4.1 数据类型
计算机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数据。
计算机程序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为什么要给数据分类?
- 更加充分和高效的利用内存
- 也更加方便程序员的使用数据
JS 数据类型整体分为两大类:
- 基本数据类型
- numer 数字型
- string 字符串型
- boolean 布尔型
- undefined 未定义型
- null 空类型
- 引用数据类型
- object 对象
4.1.1 数据类型——数字类型(Number)
即我们数学中学习到的数字,可以是整数、小数、正数、负数。
JavaScript 中的正数、负数、小数等统一称为数字类型。
注意:JS 是弱数据类型,变量到底属于那种类型,只有赋值之后,我们才能确认。
数字可以有很多操作,比如,乘法 * 、除法 / 、加法 + 、减法 - 等等,所以经常和算术运算符一起。
数学运算符也叫算术运算符,主要包括加、减、乘、除、取余(求模)。
- +:求和
- -:求差
- *:求积
- /:求商
- %:取模(取余数)
- 开发中经常作为某个数字是否被整除
同时使用多个运算符编写程序时,会按着某种顺序先后执行,我们称为优先级。JavaScript中 优先级越高越先被执行,优先级相同时以书从左向右执行。
- 乘、除、取余优先级相同
- 加、减优先级相同
- 乘、除、取余优先级大于加、减
- 使用 () 可以提升优先级
- 总结: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NaN 代表一个计算错误。它是一个不正确的或者一个未定义的数学操作所得到的结果。
console.log('老师' - 2) // NaN
NaN 是粘性的。任何对 NaN 的操作都会返回 NaN。
console.log(NaN + 2) // NaN
4.1.2 数据类型——字符串类型(string)
通过单引号( ‘’) 、双引号( “”)或反引号( ` ) 包裹的数据都叫字符串,单引号和双引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推荐使用单引号。
let uname = '小明' // 使用单引号
let gender = "男" // 使用双引号
let goods = `小米` // 使用反引号
let tel = '12345678900' // 看上去时数字,但是引号包裹了就是字符串
let str = '' // 这种情况叫空字符串
注意事项:
- 无论单引号或是双引号必须成对使用
- 单引号/双引号可以互相嵌套,但是不以自已嵌套自已(口诀:外双内单,或者外单内双)
- 必要时可以使用转义符 \,输出单引号或双引号
字符串拼接:
场景:+ 运算符可以实现字符串的拼接。
口诀:数字相加,字符相连
模板字符串:
- 使用场景
- 拼接字符串和变量
- 在没有它之前,要拼接变量比较麻烦
- 语法:
- `` (反引号)
- 在英文输入模式下按键盘的tab键上方那个键(1左边那个键)
- 内容拼接变量时,用 ${ } 包住变量
- 举例:
document.write(`大家好,我叫${name},今年${age}岁`)
4.1.3 数据类型——布尔类型(boolean)
表示肯定或否定时在计算机中对应的是布尔类型数据。
它有两个固定的值 true 和 false,表示肯定的数据用 true(真),表示否定的数据用 false(假)。
4.1.4 数据类型——未定义类型(undefined)
未定义是比较特殊的类型,只有一个值 undefined。
什么情况出现未定义类型?只声明变量,不赋值的情况下,变量的默认值为 undefined,一般很少【直接】为某个变量赋值为 undefined。
js let age // 声明变量但是未赋值 document.write(age) // 输出 undefined
工作中的使用场景:
- 我们开发中经常声明一个变量,等待传送过来的数据。
- 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传递过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这个变量是不是undefined,就判断用户是否有数据传递过来。
4.1.5 数据类型——null(空类型)
JavaScript 中的 null 仅仅是一个代表“无”、“空”或“值未知”的特殊值
null 和 undefined 区别:
- undefined 表示没有赋值
- null 表示赋值了,但是内容为空
null 开发中的使用场景:
- 官方解释:把 null 作为尚未创建的对象
- 大白话:将来有个变量里面存放的是一个对象,但是对象还没创建好,可以先给个null
4.2 检测数据类型
4.2.1 控制台输出语句和检测数据类型
控制台输出语句:
- 控制台语句经常用于测试结果来使用。数字型和布尔型颜色为蓝色,字符串和undefined颜色为灰色。
通过 typeof 关键字检测数据类型:
- typeof 运算符可以返回被检测的数据类型。它支持两种语法形式:
- 作为运算符: typeof x (常用的写法)
- 函数形式: typeof(x)
- 换言之,有括号和没有括号,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直接使用运算符的写法。
- 例子:
let age = 18 console.log(typeof age) // number
5. 类型转换
5.1 为什么需要类型转换
JavaScript是弱数据类型:JavaScript也不知道变量到底属于那种数据类型,只有赋值了才清楚。
坑:使用表单、prompt 获取过来的数据默认是字符串类型的,此时就不能直接简单的进行加法运算。
js console.log('10000' + '2000') // 输出结果 100002000
- 此时需要转换变量的数据类型。
通俗来说,就是把一种数据类型的变量转换成我们需要的数据类型。
5.2 隐式转换
- 某些运算符被执行时,系统内部自动将数据类型进行转换,这种转换称为隐式转换。
- 规则:
-
- 号两边只要有一个是字符串,都会把另外一个转成字符串
- 除了+以外的算术运算符,比如 - * / 等都会把数据转成数字类型
-
- 缺点:
- 转换类型不明确,靠经验才能总结
- 小技巧:
- +号作为正号解析可以转换成数字型
- 任何数据和字符串相加结果都是字符串
- 例子:
console.log(11 + 11) // 22 console.log('11' + 11) // 1111 console.log(11 - 11) // 0 console.log('11' - 11) // 0 console.log(1 * 1) // 1 console.log('1' * 1) // 1 console.log(typeof '123') // string console.log(typeof +'123') // number console.log(+'11' + 11) // 22
5.3 显式转换
- 编写程序时过度依靠系统内部的隐式转换是不严禁的,因为隐式转换规律并不清晰,大多是靠经验总结的规律。
- 为了避免因隐式转换带来的问题,通常根逻辑需要对数据进行显示转换。
- 概念:
- 自己写代码告诉系统该转成什么类型
- 转换为数字型
- Number(数据)
- 转成数字类型
- 如果字符串内容里有非数字,转换失败时结果为 NaN(Not a Number)即不是一个数字
- NaN也是number类型的数据,代表非数字
- parseInt(数据)
- 只保留整数
- parseFloat(数据)
- 可以保留小数
- Number(数据)
- 转换为字符型:
- String(数据)
- 变量.toString(进制)
6. 实战案例
6.1 常见错误
- const 声明的时候必须要赋值,进行初始化
- 提示 age变量没有定义过
- 很可能 age 变量没有声明和赋值
- 或者我们输出变量名和声明的变量不一致引起的(简单说写错变量名了)
- 提示 “age”已经声明
- 很大概率是因为重复声明了一个变量。
- 注意let 或者const 不允许多次声明同一个变量
- 常量被重新赋值了
- 常量不能被重新赋值
- 下面问题:
let num1 = prompt('请输入第一个数值:') let num2 = prompt('请输入第一个数值:') alert('两者相加的结果是:${num1 + num2}') let num1 = +prompt('请输入第一个数值:') let num2 = +prompt('请输入第一个数值:') alert('两者相加的结果是:${num1 + num2}')
- 因为prompt 获取过来的是字符型,所以会出现字符相加的问题
- prompt 如果出现相加,记得要转为数字型,可以利用 + 最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