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 - 《第8课:输电(一)》

发布于:2024-06-30 ⋅ 阅读:(139) ⋅ 点赞:(0)

1 输电环节的意义

电能的传输,是电力系统整体功能的重要组成环节。发电厂与电力负荷中心通常都位于不同地区。在水力、煤炭等一次能源资源条件适宜的地点建立发电厂,通过输电可以将电能输送到远离发电厂的负荷中心,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与其他能源输送方式相比较,输电具有损耗小、效益高、灵活方便、易于调节控制、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1.1 输电线路

广义的输电线路:从发电到用电的中间线路都算“输电线路”

狭义的输电线路:一般来说35kV以上(不含)的属于主网输电线路,在电网就简称输电线路(狭义),35kV以下算是配电线路

1.2 输电原理

输电线路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

通过输电,把相距远的(可达数千千米)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输电还可以将不同地点的发电厂连接起来,实行峰谷调节。

有时候输电不只是为了能让用户能用上电,还有让用户能够有多路电可用,可备用,提高用电可靠性,当然要多成本多出钱。

2 输电种类

2.1 交流输电

发电厂发出的电能多为三相交流电,通过升压变压器,高压输电线路和降压变压器,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将电能输送到用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直流输电

将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通过整流站变换成直流电,经直流电路输送到受端后,逆变站把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送到用户。

主要应用

  • 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直流电缆不存在电容电流和电抗其输送距离不受限制。
  • 非同步联网。直流输电系统联网,不存在稳定性问题及故障连锁反应。
  • 海底电缆送电。交流电缆线路的输送受电容电流限制,难以实现远距离送电。

3 输电电压等级

分类 电压区间 对应点位标称电压(KV) 高压开关设备电压等级(KV)
中压 3kv-35kv 3、6、10、20、35 3.6、7.2、12、24、40.5
高压 66KV-220KV 66、110、220 72.5、126、252
超高压 330KV-750KV 330、500、750 363、550、800
特高压 1100KV以上 1000 1100
  • 电从发电机出来,需要去变压器升压,把电压升高会更利于运输。

  • 因为传输电力是有损耗的,计算方式为I2R,电流越大,发热越大,损耗越大,经济性越差,反之,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损耗就小,经济性好,所以远距离传输都要用高电压输电。

  • 一般主网电压等级是220kV或者500kV(西北电网是330kV,750kV),升至这个电压等级后,由输电线路与电网连接,就叫做并网发电了。

  • 有人会问U2/R,那把U变小,不是损耗也小吗,这不是和高压相反,其实是对线损计算的错误理解,如按电压算,线损是按压降算的,即(U1-U2)2/R,并不是按超始点的绝对电压计算。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