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技术突击篇:如何根据求职意向进行快速提升与复盘

发布于:2025-05-10 ⋅ 阅读:(15) ⋅ 点赞:(0)

经过上一讲的内容阐述后,咱们定好了一个与自身最匹配的期望薪资,接着又该如何准备呢?

很多人在准备时,通常会选择背面试八股文,这种做法效率的确很高,毕竟能在“八股文”上出现的题,也绝对是面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但看八股文也有一定的方法在内,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做到“全文背诵”,而是选择自己需要的、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所以,本章的核心就是共同探讨此话题:该如何根据求职意向进行高效的提升与复盘!

一、突击与复盘并不是闭眼摸虾

如何准备面试才最高效呢?那就是:请围绕着期望薪资准备面试,千万不要闭眼摸虾!

既然有了一个具体的期望薪资,那你就能确定自己要准备哪些技术,因为同一薪资范围内的招聘要求大致都相同,此时你可以拿着自己的期望薪资,去到一些招聘平台上,多查看一些招聘要求,从中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技术栈与要求,然后进行定制化复盘

为何要这么做呢?因为许多小伙伴在准备面试时,都会显得有些无厘头,这或许是因为环境造成的,如今四处都在喊着面试要造火箭,培训机构天天跟你说:你是个只懂CRUD的螺丝仔……久而久之,这些话也成了业内所有人的共识,大家在准备面试时,也潜意识地会去看原理性的内容,但这有必要吗?也许有一定意义,毕竟前面的那些话,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面试官,但请牢记:千万不要把重心放错了地方

比如典型的案例:

高并发,这玩意儿重要吗?重要,但如果你只想找初级的工作,天天研究高并发有意义吗?有人可能会回答:“没办法,面试要问!”

但请记住,初级面试中会不会问高并发呢?显然大部分不会,除开少数个例除外。

从上述案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前面做的技术定位、求职意向并非白用功,你应该要搞清自己需要的、摒弃不需要的,不要去做无意义的技术准备。通过招聘需求得到自己的复习/学习重心,再结合目前的现状来制定计划,才能让面试前的技术准备最高效。

一般要准备面试的群体我将其分为如下两类,这两类群体都有各自的面试计划。

  1. 时间充裕的骑驴找马者:目前有工作,考虑换个新环境。
  2. 焦急万分的自由技术人:目前已辞职,迫切需要新工作。

二、技术突击:时间充裕的骑驴找马者

对于目前还未离职的小伙伴而言,时间方面会比较充足,这意味着可以慢慢准备面试,在这种情况之下,去刷面试题反而不是最好的选择,应该要考虑的是做技术突击,逐步将自己的能力提升到符合期望薪资的水准。毕竟刷面试题属于临时抱佛脚、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很难真正理解那些自己不懂的知识点。

既然要做技术突击,切入点在哪?到底是追求广度还是深度?对于这点,要因人而异。如若想要找“中级水平”的工作,首先应该追求广度;如果打算尝试“高级水平”的面试,此时应该注重技术深度。但牢记:广度不是涵盖全部,深度不是死钻到底,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追求广度也好,深度也罢,想要做到极致很难,不仅要耗费很多时间,而且还需投入大量精力。

确定了学习方向后,接着再回到之前所画的“知识树”,通过调研招聘需求后,用其他颜色把自己所缺乏的技术标注出来,这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尤其对技术与年限严重不匹配者来说,这将是你技术追上工作年限的最佳时机。

确定了要完善的技术内容后,接着还需规划学习路线,凡事都有轻重缓急之分,学习也不例外,对于自己缺乏的技术,要先做好优先级排序,首先把那些热度高、通用性强的技术放前面,闲暇之余再考虑那些能用到、但热度不高的技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应对突发情况,就算中途被“优化”了,因为重要的技术已经弄懂了,那些优先级不高的内容在面试中也不会影响大局。

最快的与最有质量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方向、欠缺的知识、学习的路线都确定了后,又该如何去学习不足的技术呢

  • 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读经典书籍,看优质专栏。
  • 质量最高的学习方法:看教学视频,跟培训课程。

对于具备不错基础及自学能力的人,个人建议选第一种方式!一方面是因为速度快,另一方面还能顺便加强自学能力。

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通过第二种方式学习,无疑会比前者更加轻松且质量更高,因为任何课程/视频的设计者在规划时,绝对已经考虑周全,你想要掌握的技术点,基本都能学到,能录制课程的人绝对比“目前的你”更懂这项技术。但相较前者会更加浪费时间,同时还有一点要注意:通过看视频/课程的方式学习,容易让人产生依赖性,丧失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点相信有过长期靠视频学习的小伙伴,应该能感同身受,当你想要研究一个新问题/新技术,如果在网上没有找到相关视频时,将会显得有些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开展研究,这就是长期依靠第二种方式学习带来的弊端。

有人会说:“你这意思是一定要靠第一种方式学习咯?”实则不然,要分具体情况来定,如果目前要研究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技术,或自己底子不是特别好,那选择第二种方式依旧是最好的方案。

第一种方式更适合一些目前至少达到了中级以上水平,且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小伙伴!如果不熟悉某项技术,再加上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那么自己去尝试研究时,花费的时间会远超第二种方式。毕竟现在各种资料满天飞,但大多数仅停留在表面阐述,或仅有只言片语,想要找到一套较完整且有深度的资料,也会比较困难。

找到适合自己的优质学习资源

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后,如何找到优质的资源呢?

先来聊聊如何寻找质量不错的视频教程(对应前面第二种学习方式),这里也可以加上一个前缀:免费,但事先声明,我并非引导大家成为白嫖佬,只是希望大家别花冤枉钱。这里提供几种方式,如下:

  • 学习前请先查查自己的网盘,如果平时你爱收集资源,或许能给你一个意料外的惊喜;
  • 网盘没有对应资源时,请先去常用的资源平台看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B站;
  • 合理使用搜索引擎,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搜索引擎玩得溜,想要啥都能找出来;
  • 善用技术交流圈,技术群、社区、论坛,略微花点代价,大部分学习资料都能换到;
  • 学会通过网购渠道低价买入,起步大几千的课程舍不得买,此时你去闲鱼、淘宝能有惊喜。

不过并非所有视频资源都算优质,大家一定也遇到过很多优劣不一的资源,因此找到一份学习资源时,要记住:“客官,你不要那么猴急啊,讨厌~”优不优质全靠同行衬托,最好的办法是找几套出处不同的教程,简单听一下相同知识点的讲解,就能高低立判,选择最好或最适合的那份再学习也不迟。

接着再简单聊聊,如果选择通过第一种方式学习,又该如何寻找优质的资料呢?如下:

  • 如果比较热门且出现时间较长的技术,先去看看有没有对应的经典书籍;
  • 如果是比较新的热门技术,可以直接去参考对应技术栈的官方文档;
  • 通过搜索引擎、技术网站输入具体的关键字,多点开几篇资料,对比后再阅读;
  • 寻找优质的连载资料,例如某些大佬的付费专栏、电子书、掘金的小册子等。

自己研究某项技术时,通常就是依靠这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无疑最好,至少专业性最高,但大部分书籍的描述会有些拗口,这时需要你具备一定的理解、推导能力。

第二种方法比较适合研究新技术,官网的文档绝对是最准确的,但有时会看到的是英文版手册,所以需要不错的英语阅读能力。

第三种方法绝对是大家最常用的方案,也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方法。一项技术对应的文章资料有很多,但资料五花八门,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被解读出不同的释义,这时你需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千万别听风就是雨,最好多对比不同的资料,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去推导出你想要的答案。

说实话,这样做会比较耗精力,想要从一堆资料中去研究明白一个知识点,需要不少的时间,毕竟有时找到了满意的、但描述却不全面,有些描述全面、但内容又不满意,所以想要通过这种方法去学习,往往要靠自己去提炼精华,多看多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技术认知。

不难发现,上述一些问题也是我强调第一种学习方式得具备一定底子的原因。如果底子较为薄弱,当你看书、看官方文档时就会很难理解,甚至犯困,当你去看文章时,也很难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理性看待线下培训与线上网课

相信大家对“培训”这个词汇都不陌生,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再加上近些年疫情影响,培训机构、在线教育的崛起速度异常惊人,但对于培训机构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尤其是身为程序员的我们,对它们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能从它们身上学到一些知识(大部分视频教程都源自于培训机构),恨是因为它们加速了行业内卷。

这里不对“培训机构”做过多评价,我们重点是要聊一聊它们的核心业务:付费课程

但凡接触过这些机构的小伙伴,经过一番营销洗脑以及课程推广后,对于它们的付费课程多少有过幻想,对比传统的教学视频,付费课程的最大吸引力在于:课程内容全面,都以面授或直播的形式开展,不懂的可以当场提问,有疑惑的课后随时解答。

这是付费课程的最大优势,也是大家想买课的最大原因。但记住!并不是所有机构都那么负责,很多机构付费前对你无微不至,但加入后需要解答时,你会发现解答的时间很慢、甚至压根没人回(这里有相关经验的小伙伴应该深有体会)。

那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些付费课程呢?或者付费课程值不值得入手呢?这同样得因人而异,如果你的自主学习能力差、自律性比较差、底子比较薄弱,那应该会比较合适,毕竟花钱了你会更加珍惜一些。

反观前面对于能选择第一种学习方式的人来说,这个课程的价值就不大了,毕竟课程里面有的东西你都能靠自己研究明白,唯一珍贵的一点是有人能帮你解答疑惑,但对比其昂贵的学费,显然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但如果你坚决要报课学习,那也没有问题,只不过以我接触过的人来说,大部分人报课后,只是给自己买了个教训(里面坑很多)。因此,在付费前一定要货比三家,请擦亮眼睛仔细分辨,选择一家好的机构,不仅后续能拥有更好的服务,而且也会帮你省去很多麻烦。

综上,我们就可以提炼其主线内容啦,如下图:

突击总结

三、快速复盘:焦急万分的自由技术人

前面针对还在职的小伙伴,提供了一系列的准备方案,那再来到大家比较关心的一种情况,如果我目前已经离职了,现在迫切需要一份新工作怎么办?

  • 我:我知道这时的你会很急,但你先别急!
  • 你:!??!
  • 你:哥,我是想要你教我一套能快速找工作的秘诀啊,不是听废话的。

怎样才能快速找到新工作呢?记住,等我有条件开公司了,第一时间就给你直接发Offer,哈哈~

心态调整与制定复盘计划的核心

话回正题,在很多人看来“你很急但先别急”这句话是废话,尤其是所投简历如石沉大海、面试回家等通知的小伙伴,听到这句话会更来气:“奶奶个熊的,火都快烧到我屁股上了,你还叫我不要急!”

但要明白一个道理:你的焦虑并不能改变你的处境,急躁只能加速你内心的焦虑,最终反而会影响你的心态,所以离职后首先要做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长期奋战”的心理准备。

以我的某位朋友为例,他当时就是这种情况,求职碰壁后并未焦虑,而是调节好了心理并放松了心态,您猜这结果怎么着?

  • 高情商:他硬生生享受了前所未有的一年长假。
  • 低情商:一年没找着工作。

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放松心态不是完全摆烂,调节心理不是放弃挣扎,否则最终你也将成为一位享受长假的自由人!调整心态目的是在于减少不必要的焦虑,但自己的面试计划也要如常进行。那待业的小伙伴又该如何快速做技术复盘呢?和前面类似,先定位自身技术能力,接着根据自身所缺,按优先级制定一份复盘计划即可。

但千万要记住一点:复盘计划不是学习计划,相较于前一种的未离职人员,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提升,因此复盘计划是围绕着你自身的技术在做准备,复盘的核心是:我目前会哪些技术?期望薪资的面试中,会问到哪些技术?问到什么程度?针对自身不足去准备即可。

这里额外说明一点:火候欠缺者应该适当降低期望。如果你目前的能力最多只能拿到15K,但你的期望薪资偏偏定在18K,此时距离18K还有好些个未掌握的技术需要学习,但目前已经没了工作,想要去学习还未掌握的技术时,你的时间扛不住这么消耗,所以最好的做法是适当降低期望薪资,最好降低到一个自己有把握的范围内。人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否则就算接到了面试也很难通过。

如何高效地刷面试八股文

接着再说说,当制定好复盘计划后,如何基于复盘计划进行快速复盘呢?

其实这就没有秘诀了,老老实实去看面试八股文,八股文既然能有这么高的热度,绝不是偶然造成的!它们都是经过精心地整理、认真地撰写,最终才形成的面试题合集,这将是你快速复盘的最大助力。

刷面试题最快的方法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尝试理解。以我的职业生涯为例,从工作以来,我也负责过许多场大大小小的面试,考察的求职者中不乏有很多“八股文选手”,我提出的诸多问题,他们都能给出准确的回答,不过其中至少有70%以上的选手,其回答让我感到异常僵硬,给人一种背书的感觉,回答的说法也比较官方化,缺乏自己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回答不接地气。

所以!看八股文时一定要学会自己去理解,只有当你理解了才能在面试中谈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死板地僵硬回答。毕竟八股文涵盖了诸多面试问题,而热度高的那些问题,绕来绕去就那么些,面试前的很多求职者基本上都看八股文,相同的问题别人这么回答,你也这么回答,最终只会导致你显得平平无奇。

虽说要试图理解面试八股文,但有时会碰到这种情况(举个形象的例子)。

  • 为什么 AlCl3 是共价化合物?
  •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K2S等,但AlCl3是共价化合物。AlCl3的熔点192.4℃2.5个大气压),沸点为177.8℃(沸点比熔点低是因为测定AlCl3熔点需加压,因而使得熔点升高)。AlCl3在熔融态、气态和非极性溶剂中均以二聚体Al2Cl6的形式存在。

这你能看懂吗?90%的人看了直摇头,看不懂,根本看不懂,其实我也看不懂,因为我是随手复制的。

但这种情况在刷题过程中又会碰到,有些面试题你可能压根不懂,无法理解时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选择跳过,毕竟连看都看不懂了,意味着这个题远超你目前的技术认知,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试图理解它。但你又担心面试会被问到这个题咋办?实在担心的话也可以简单背一下答案,给自己简单留个印象和心理安慰。

同时,不要去试图找到一份十全十美的面试题,因为就算找到了也不一定适用,刷面试题也要多看多比对才行,多用搜索引擎搜索XXX面试题,例如:Spring面试题、Vue面试题……从搜索结果中挑几篇自己认为合适的,然后进行复盘,切记:不要拿着一份相同的八股文反复看!

相同的技术栈要多找几份面试题来刷,看第一篇的时候带着理解思维,看完第一篇,后面的速度就会比较快,把自己找的几份面试题都看了之后,再选一份自己认为最好的,接着去遮住答案,在心里模拟回答一下,回答后再仔细看一遍原文的答案,以此加深脑海中的印象。

通过这种方式刷题,好处如下。

  • 第一遍以理解思维去看:能让你对相应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认知。
  • 后续针对相同技术多刷不同面试题:能纠正你前面的错误认知,增强你对知识点的记忆。
  • 最后模拟回答再看解析:能联想面试场景回答,再次加深脑海里的印象。

虽然这样刷题的进度会慢点,但绝对是效果最好的,而且会比反复看同一份面试题要有趣得多,最主要的是能形成自我理解,而并非死记原文的官方回答。

对这一阶段进行简单总结:先放松心态做好心理准备 → 针对自己的已有技术找出不足 → 制定好复盘计划与路线 → 按计划开始有技巧地刷面试题

四、降维打击才是求职的灵丹妙药

如今四处都在喊着XXX寒冬、XXX已死、XXX已凉……当大家听到、看到这些话时,难免内心会产生焦虑。身处技术行业的我们,又该如何摆脱这些困境呢?最后就再来聊一个求职必胜的小妙招,也就是:如何增强自己在面试中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具体方法在标题中就给出了,那就是依靠 “降维打击” 来做到鹤立鸡群。

道理很简单,现在很多岗位在招聘时,都处于狼多肉少的情况,如果你不能在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那就很难收到入职邀约,先来看个例子:

假设一个企业发布了招聘需求,总共来了五位应聘者面试,恰巧你也是其中之一,但你们五个候选者的技术水平都差不多,面试中的发挥也差异不大,这时企业会怎么挑选合适的人选呢?

这个时候就得看眼缘了,比如你因为面试时左脚先进门,所以不合适。另一个人因为嘴角有颗痣,所以也不合适。最终入职的人,也许就是一个面试官、HR看着更顺眼的人!这公平吗?不公平,但现实中有些情况下,的确如此。

所以,面对于上述那种场景,想要做到真正的求职必胜,就必须让自己的面试表现更为突出才行!具体该如何做呢?以我来举例子,场景如下:

现在有一个8K的初级招聘,目前有三位应届毕业生争得焦头烂额,都想自己拿到入职邀约。

此时,我也去面了这个岗位,大家可以先看看>>>我的个人主页<<<,简单评估一下我的技术能力,毫不夸张的说,能力虽然一般,但去面个初级应该没有问题吧(嘿嘿~)?

此时我去面试后,并且极力表现出想加入这家公司,这时面试官会怎么选?通常情况下会选我,Why?因为对比其他三位候选人,我的经验、能力、面试表现绝对会亮眼一些,招聘和购物都遵循着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追求性价比,此时我的性价比更高,所以肯定是招聘方的不二人选。

从上面这则小故事中,希望诸位能明白一个道理:降维打击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以超出对应岗位的能力去面试

比如,你目前具备找18K工作的能力,但你偏偏去面15K的招聘,这会显得你额外突出,自然也能在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但反过来,如果目前只具备18K的能力,求职时也往18K的招聘上冲,最终结果也就是显得平平无奇,毕竟和你竞争的人都处于同一个水平。

但能面18K为啥要去拿15K?其实我的意思并非让大家降低自己的期望薪资,而是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比如你目前的期望薪资是18K,那你就把能力提升到20K的水准,然后再去面18K的招聘,这才是我口中所谓的“降维打击”。这也是为什么我推荐大家提前准备面试的原因,充分准备和临时抱佛脚,两者之间相差甚大!

PS:上面所述的15K、18K、20K只是为了将技术能力具体化,实际求职过程中,15K、18K的技术能力可能大致相同,相同技术能力的人,到底是拿15K还是18K,要取决于对应求职者的工作履历,也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

五、总结

OK,到这里本章也就正式进入了尾声。本章内容主要围绕着如何突击复盘所展开,从最初的技术突击原则开始,到有时间的人该如何突击、没时间的小伙伴又该如何快速复盘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聊完如何突击与复盘后,在第四阶段又讲到了面试必胜的妙招,也就是所谓的“降维打击”,在大家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更希望大家能以这种方式去面试,因为这样做,你的竞争力会更大,优势会更明显,接到Offer的机会也会越多。

读完本文后,大家应该能够搞懂下述一些疑惑了:

  • 做技术突击与面试复盘的原理原则是啥?
  • 时间充裕的在职人员该如何做技术突击?
  • 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与自己的情况最匹配?
  • 如何寻找与自身需求匹配的学习资源?
  • 作为技术人,到底要不要报课提升自己?
  • 时间紧张的离职待业人员,又该如何做面试复盘?
  • 八股文不靠背,怎样去刷面试题才最高效?
  • 如何在“僧多粥少”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但求职前的这些工作,都只是为了取得更好的面试结果,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真刀实枪干一干!后续的篇章中,我们会慢慢聊到求职途中会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事无巨细地全盘托出。下一章则主要会聊到HR如何筛选简历、HR的一些套路、企业招聘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等内容。

🔥运维干货分享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