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S版使用说明

发布于:2025-05-27 ⋅ 阅读:(26) ⋅ 点赞:(0)

一、概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数据源管理

​ 数据源分为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两种,包括添加和删除数据源连接信息,添加时填写数据库基本信息等。

1、源数据库

管理源数据库信息,在数据迁移时作为被迁移数据库使用。

1.1 列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查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 新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库版本:与数据库类型相关联的迁移工具支持迁移的数据库版本。

URL:完成“服务器地址”、“端口号”、“数据库”的键入,如果源数据库为 Oracle 数据库,需要选择

“SID”、“ServiceName”;如果源数据库为 KingbaseES 数据库,需要选择“JDBC”、“UnixDomainSocket”,选

择完成后,自动生成 URL。

SID:数据库实例名用于和操作系统进行联系的标识。

ServiceName:数据库服务名,对于集群环境来说,每个节点的 SID 可能不一致,但 ServiceName 是一致

的,简化客户端连接配置。

UnixDomainSocket 用于实现同一主机上的进程间通信。当迁移工具与目标数据库(KingbaseES)安装在同

一台 Linux 服务器上时可以使用,可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1.4 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 编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 删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目标数据库

管理目标数据库信息,在数据迁移时作为存放迁移数据的数据库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操作和源数据库方式一样,此处省略。

三、迁移任务管理

1、迁移任务

1.1 列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启动:执行从未执行过的迁移任务。
2.重启:执行迁移失败或者需要再次迁移的迁移任务。
3.详情:可以查看到错误日志。
4.编辑:如您需要修改迁移任务的模式、迁移对象和配置参数的信息,可以通过点击“编辑”按钮进行修改。
5.二次迁移:您可以对迁移失败的对象进行二次迁移。二次迁移以临时任务形式进行,迁移完成后,会合并迁移结果至此任务中。

1.2 迁移对象列表

在“详情”中点击成功数、失败数或忽略数即可显示迁移对象列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点击“成功数”即显示“迁移对象成功列表”。可点击对象名查看具体 DDL 语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点击“失败数”即显示“迁移对象失败列表”。可点击对象名查看具体 DDL 语句。

(3)点击“失败信息”可查看 ERROR 信息。

(4)支持手动修改数据库对象迁移结果,可将迁移成功的对象修改为迁移失败,将迁移失败的对象修改为

迁移成功,可用于手动迁移后同步迁移结果。

1.3 查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新建

(1)请您至少选择一种模式,否则将收到错误提示,以至于不能完成新建任务。

(2)在选择模式的前提下如您未选择“表”,即没有迁移对象,则系统将认为您不需要迁移对象,将提示您直

接跳过“选择迁移对象”进入“配置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搜索路径配置需要手动填写源库搜索路径及目标库搜索搜索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通过已选模式选择您需要迁移数据的表,模式较多时可在已选模式搜索框内输入模式名关键字进行快

速检索。

(5)可迁移此模式下全部表,也可以指定或排除部份表,当您选择“包含指定表”或“排除指定表”时,请您通

过“从列表选择”、“从文件导入”或者在输入框内输入表名将数据添加到包含列表中,如您未添加数据,则会提

示错误导致无法进行下一步并完成新建任务。

(6)当您点击“包含指定表”时也可选择多种方式。可直接在输入框内填写表名,多个表用“,”分割,回车确

认;“从列表选择”可在模式中选择指定表;如您要“从文件导入”,可点击“下载导入模板”,根据导入模板规则

填写,然后从文件导入该模板。当您需要“排除指定表”时,同指定部份表相同操作,但结果相反。

(7)从列表选择表时,可选择对应模式、检索表名关键字、数据条数限制进行快速检索对应的表。点击“添

加”按钮后加入到已选列表,当您想要移除部份表时可以选择对应的表点击“移除”按钮取消表。选择完成后点

击确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您可以通过对参数的更改获得预估的数据迁移结果。其中迁移配置包括“表默认处理方式”、“表排序依

据”、“表数据读取和写入”、“大表拆分阈值依据”、“非对象设置”、“设置表名、列名大小写”、“数据库连接数

设置”、“kdms 转换设置”及“其他设置”。

(9)

第一部分

  • 表默认处理方式:包括两个复选框项(“建表/重建表”、“导入数据”),迁移到 KingBaseES 数据库是否需

    要建表或者重建表,以及是否只迁移表结构而不迁移数据的选择,根据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选项(默认是

    全选)。

  • 表排序依据:对迁移的表进行排序,可通过“按行数和大字段大小交替”、“行数”、“大小进行排序”(默认是

    按行数和大字段大小交替)。

  • 表数据读取和写入:对表数据的读取和写入制定规则,可操作项包括“源库游标读取记录数”(默认是

    100)、“批量写入目标库记录数”(默认是 1000)、“每次批量提交大小”(默认是 100MB)、“LOB 字段

    预读取大小”(默认是4000Byte)。

  • 大表拆分阈值依据:

对大表进行拆分迁移,设置拆分界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非对象设置:其中包含“主键”、“检查约束”、“唯一约束”、“外键”、“索引”、“触发器”、“自动转换对象

名”、“注释”。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是否迁移这些非对象数据(默认是全选)。

  • 设置表名、列名大小写:您根据迁移需求将迁移表的表名和列名改为大写、小写或者与源数据库相同(默

    认是不变)。

  • 数据库连接数设置:您可以限制迁移程序对源数据库和目标数据库的最大连接数(默认是 100)。

  • kdms 转换设置:开启后可以使用 kdms 对视图、函数、存储过程、包、触发器进行转换后迁移,默认关

闭。开启后需要维护正确的 kdms 信息。

  • 其他配置:配置连接池线程数,源库及目标库最大重试次数及重试间隔,目标数据库字符集,是否记录成功脚本,是否创建目标模式,是否按照 unlogged 表迁移,是否将 unlogged 表重置为普通表。

第二部分:数据类型映射包括“源数据类型”、“目标数据类型”、“源库最小版本”、“源库最大版本”、“目标库最

小版本”、“目标库最大版本”及“配置”。

第三部分:线程配置可以设置“线程池信息”、“表数据读线程池”、“表数据写线程池”、“元数据读线程池”、“元

数据写线程池”、“表数据读取线程池(逆序)”、“表数据写线程池(逆序)”、“元数据读线程池(逆

序)”、“元数据写线程池(逆序)”、“大数据对象(CLOB 和 BLOB)写线程池”、“线程池状态收集汇

总配置”、“线程状态收集汇总配置”、“线程堆栈收集配置”。默认为关闭状态,关闭时则使用全局线程池配

置,开启后,迁移任务使用独立线程池配置。

1.5 删除迁移任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处理中

​ “处理中”功能的工作区显示正在进行的迁移任务。可点击“停止”按钮取消该任务(停止任务将导致迁移任务

失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迁移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迁移失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未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迁移日志

1、系统日志

"系统日志"显示 error、warn、info 级别的日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Error日志

“Error 日志”仅显示 error 级别的日志。

3、info日志

“Info 日志”仅显示 info 级别的日志。

五、迁移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线程池配置(我这一版无)

​ 配置全局线程池信息,包括:线程池名称、JVM 内存大小、表数据读线程池配置、表数据写线程池配

置、元数据读线程池配置、元数据写线程池配置、表数据读线程池配置 (逆序)、表数据写线程池配置 (逆

序)、元数据读线程池配置 (逆序)、元数据写线程池配置 (逆序)、大数据对象 (Clob 和 Blob) 写线程池配置、

线程池状态收集汇总配置、线程状态收集汇总配置、线程堆栈收集配置等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注意: 全局线程池配置归所有迁移任务所共享,迁移任务默认采用全局线程池配置。如果迁移任务想采

用独立的线程池,需要在迁移任务线程池配置中将开关打开并设置相关线程池信息。

七、个人中心

1、账号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修改密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