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建云概念解读|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分布式云、企业云

发布于:2025-07-01 ⋅ 阅读:(20) ⋅ 点赞:(0)

随着云计算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本地数据中心自行搭建云平台,满足数据合规、业务性能与连续性、节约成本等多方面的需求。不过,面对多种多样的自建云产品,不少用户会有类似的疑问:自建云等于私有云吗?私有云与专属云有什么区别?混合云、分布式云和企业云又是什么样的“云”?...... 以下,我们将针对自建云常见概念——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分布式云,和企业云——进行解读!

概念关系图

私有云

私有云是一个与“公有云”相对的概念,参考 Gartner《Hype Cycle for Cloud Computing, 2024》报告中的定义,私有云强调“仅由一个组织使用,或者确保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完全隔离”。建设私有云时,企业可以选择自建私有云,采购传统 IT 厂商提供的软硬一体化私有云,或商用虚拟化/超融合软件产品配合兼容的硬件设备,部署在自有数据中心。也可选择公有云服务商/运营商提供的专有云,由供应商提供运维支持。

专有云

专有云方案以公有云技术栈为核心,主要由公有云服务商/运营商在企业数据中心建设专有的云资源池,用户可使用隔离的物理资源,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获得与公有云一致的灵活交付与按需扩容体验。

专有云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公有云存在的数据安全问题,但用户对部署专有云所采用的软硬件的自主选择权较弱,通常由服务商负责基础设施层面的软硬件选型与配置。此外,专有云也存在长期订阅成本较高、技术栈绑定等问题。

混合云

参考 Gartner《Hype Cycle for Cloud Computing, 2024》报告中的定义,混合云计算整合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公有云和私有云服务,基于策略的协同式服务供给、使用与管理模式。

混合云计算可以让企业用户同时享受到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既可以在公有云上部署新应用,用于迭代开发和测试,又可以将企业核心数据部署在私有云上,享受公有云灵活快捷和私有云安全稳定的好处。因此,部分企业会将敏感数据和应用部署在私有云中,而将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或大数据分析任务放在公有云中,确保安全的同时降低成本。

分布式云

参考 Gartner《Hype Cycle for Cloud Computing, 2024》报告,分布式云能够让企业在任意位置获取持续的云化服务,包括本地机房、智慧建筑/城市、通讯基础设施等,由云服务提供商负责技术管理、实施并支持技术演进。

尤其是边缘站点等对低延迟计算要求较高的场景,分布式云能够提供更靠近边缘的服务,且由单一供应商提供运维支持的特性,可降低企业运维难度。不过,相比集中式公有云,分布式云在扩展能力上有所限制,部署在网络/电信设备上的分布式云技术也不太成熟,边缘站点独立运营管理的特点也为企业用户统一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企业云

企业云是一个新兴的概念,重点关注企业整体建云需求——企业可能分阶段、分区域建设各种形态的企业云基础设施,因此需要一套可承载多种业务系统、部署在多种环境、可灵活扩展并统一管理的云平台,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建云需求。因此,企业云的具体形态可包括私有云、超融合、分布式云和混合云等多种方式。

Gartner 在《Market Guide for Full-Stack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Software》报告中也提到,目前不少超融合厂商正在进一步拓宽至私有云和边缘计算市场。以 VMware、Nutanix、志凌海纳 SmartX 为代表的厂商,都将产品升级为“企业云”(如 VMware Cloud Foundation、Nutanix Cloud Platform、SmartX 榫卯企业云平台),满足企业整体的发展需求。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