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 快速入门】一、入门

发布于:2025-07-30 ⋅ 阅读:(22) ⋅ 点赞:(0)

Spring Boot 简介

Spring Boot 是由 Pivotal 团队(后被 VMware 收购)开发的基于 Spring 框架的开源项目,于 2014 年首次发布。其核心目标是简化 Spring 应用的搭建和开发流程,让开发者能够快速构建独立运行、生产级别的 Spring 应用

核心特点

  1. 自动配置(Auto-configuration)
    • 根据项目中的依赖(如 spring-boot-starter-web),自动完成相关组件的配置,减少手动 XML 或 Java 配置。
    • 例如:引入 spring-boot-starter-web 后会自动配置 Spring MVC、Tomcat 等。
  2. 独立运行(Standalone)
    • 内置 Servlet 容器(Tomcat、Jetty 等),无需外部部署。
    • 可通过 java -jar 启动整个应用,适合容器化部署。
  3. Starter 依赖管理
    • 提供丰富的 starter 模块(如 starter-data-jpastarter-security),一行依赖即可集成常用技术。
    • 统一版本管理,避免冲突和繁琐配置。
  4. 无 XML 配置,注解驱动
    • 使用注解(如 @SpringBootApplication@RestController)代替传统 XML,降低配置复杂度。
    • 默认配置 + 注解方式提升开发效率。
  5. 生产级特性
    • 提供如 Actuator、健康检查、外部化配置、指标监控等功能,便于部署和运维。

适用场景

  • 快速构建微服务中的独立服务
  • 构建 RESTful API 或传统 Web 应用
  • 中小型项目的敏捷开发与快速部署
  • 与第三方中间件(如 MyBatis、Redis、RabbitMQ)集成开发

与 Spring 的关系

  • Spring Boot 并不是替代 Spring,而是对其的增强和封装。

  • 它基于 Spring 的核心特性(如 IoC、AOP),并提供自动配置、内嵌容器、starter 依赖等扩展能力。

  • 可理解为:

    Spring Boot = Spring + 自动配置 + 内嵌容器 + Starter 模块

优势总结

  • 开发效率高:最小化配置,聚焦业务逻辑
  • 上手门槛低:统一结构和约定优于配置
  • 可维护性强:自动管理依赖与版本
  • 生态整合好:天然支持 Spring Cloud 等微服务组件

Web 入门

Spring Boot 快速入门

需求:使用 Spring Boot 开发一个 web 应用,浏览器发起请求“/hello”后,给浏览器返回字符串"Hello World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

  1. 创建 Spring Boot 工程,并勾选 web 开发相关依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定义 HelloController 类,添加方法 hello,并添加注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ckage com.example.demo.controll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 请求处理类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 {
            return "Hello World~";
        }
    }
    
  3. 运行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启动类,并在浏览器中输入“localhost:8080/hell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 协议

概述

概念: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规定了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的规则。

特点:

  1. 基于 TCP 协议:面向连接,安全
  2. 基于请求-响应模型——一次请求对应一次响应
  3. HTTP 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
    • 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每次请求-响应都是独立的
    • 缺点:多次请求间不能共享数据
    • 优点:速度快

请求协议

  1. 结构组成

    • 请求行:首行,格式 [请求方法] [资源路径] [协议/版本]
      例:GET /brand/findAll?name=OPPO&status=1 HTTP/1.1

    • 请求头:从第二行开始,key: value 格式,传递元信息(如客户端类型、支持的数据格式等)
      例: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声明请求体数据格式)

    • 请求体:仅 POST 请求有,存放请求参数(GET 请求参数在请求行的 URL 里)
      例:{"status":1,"brandName":"Scarletkite"...}(JSON 格式参数)

  2. 请求方式差异(GET vs POST)

对比项 GET 请求 POST 请求
参数位置 拼在请求行的 URL 中(?name=OPPO... 放在请求体里(适合复杂 / 私密数据)
参数大小限制 有(浏览器 / 服务器对 URL 长度有限制) 无(理论上仅受服务器配置影响)
典型场景 查询数据(如列表查询、搜索) 提交 / 修改数据(如新增品牌、用户登录)
  1. 核心总结

    • 清晰 HTTP 请求的 “三段式” 结构,理解 请求行(做什么)请求头(怎么传)请求体(传什么) 的分工

    • 区分 GET/POST 适用场景,开发 / 调试接口时能选对方式、解析对应参数位置

响应协议

  1. 结构组成

    响应由 3 部分 组成,从上到下依次是:

    • 响应行:首行,格式 [协议/版本] [状态码] [状态描述]
      例:HTTP/1.1 200 OK(协议 HTTP/1.1,状态码 200,描述 OK)
    • 响应头key: value 格式,传递元信息(如内容类型、缓存策略等)
      例: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响应体是 JSON 格式)
    • 响应体:最后部分,存放实际响应数据(如接口返回的 JSON、HTML 内容 )
  2. 状态码分类与含义

    状态码是响应行的核心,用 1xx ~ 5xx 分类表示请求处理结果:

分类 含义 & 典型场景 示例状态码(常见)
1xx 临时响应,表示请求已接收,需后续操作 (实际开发少用,如 100 Continue)
2xx 成功!请求被正常处理 200(最常用,请求成功)
3xx 重定向!需要客户端再发一次请求 302(临时重定向)、304(资源未变,用缓存)
4xx 客户端错误!请求有问题(如参数错、没权限) 400(参数错)、404(资源不存在)、403(权限不足)
5xx 服务器错误!服务端处理时出错 500(代码抛异常)、503(服务未就绪)
  1. 常见响应头的作用

    响应头传递 “辅助信息”,常用字段:

    • Content-Type:响应体的数据格式(如 application/json 表示返回 JSON)

    • Content-Length:响应体的字节长度

    • Cache-Control:控制客户端缓存策略(如 max-age=300 表示缓存 300 秒)

    • Set-Cookie:给浏览器设置 Cookie

  2. 核心总结

    HTTP 响应分 “响应行(状态码核心)→ 响应头(传元信息)→ 响应体(传实际数据)” 三段,状态码用 1~5 开头区分 “临时、成功、重定向、客户端错、服务器错”,响应头补充数据格式、缓存等细节,最终通过响应体返回业务数据

解析协议

浏览器自带了 HTTP 协议解析功能。浏览器在用户发起网页访问等操作时,会自动进行一系列与 HTTP 协议相关的操作。而服务端要实现 HTTP 协议解析功能,要手搓以下代码,就显得很麻烦。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nio.charset.StandardCharsets;

public class SimpleHttp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 创建服务器Socket,监听8080端口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8080);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已启动,监听端口: 8080");
        
        while (true) {
            // 等待客户端连接
            Socket client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System.out.println("新客户端连接: " + clientSocket.getInetAddress());
            
            // 处理客户端请求
            handleClient(clientSocket);
        }
    }
    
    private static void handleClient(Socket clientSocket) throws IOException {
        try (
            // 获取输入流,读取客户端请求
            BufferedReader in = new BufferedReader(
                new InputStreamReader(clientSocket.getInputStream(), StandardCharsets.UTF_8)
            );
            // 获取输出流,向客户端发送响应
            OutputStream out = clientSocket.getOutputStream()
        ) {
            // 读取请求行
            String requestLine = in.readLine();
            if (requestLine == null) {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请求行: " + requestLine);
            
            // 读取请求头
            String headerLine;
            while ((headerLine = in.readLine()) != null && !headerLine.isEmpty()) {
                System.out.println("请求头: " + headerLine);
            }
            
            // 构建响应内容
            String responseBody = "<html><body><h1>Hello, HTTP!</h1><p>这是一个简单的HTTP响应</p></body></html>";
            
            // 构建响应头
            String response = "HTTP/1.1 200 OK\r\n" +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r\n" +
                             "Content-Length: " + responseBody.getBytes(StandardCharsets.UTF_8).length + "\r\n" +
                             "Connection: close\r\n" +
                             "\r\n" +  // 空行分隔响应头和响应体
                             responseBody;
            
            // 发送响应
            out.write(response.getBytes(StandardCharsets.UTF_8));
            out.flush();
        } finally {
            clientSocket.close();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连接已关闭");
        }
    }
}

由于以上解析是固定的,所以出现了 Web 服务器,Web 服务器是一个软件程序,对 HTTP 协议的操作进行封装,使得程序员不必直接对协议进行操作,让 Web 开发更加便捷。主要功能是“提供网上信息浏览服务”。

Tomcat

Tomcat(全称 Apache Tomcat)是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开发和维护的一款 开源的 Web 服务器与 Servlet 容器,用于运行基于 Java 的 Web 应用程序。它广泛应用于中小型企业和开发测试环境中,是学习和部署 Java Web 的首选服务器。

Spring Boot 内置了 Tomcat,默认使用的是 org.apache.catalina.startup.Tomcat 启动类,实现嵌入式部署: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App.class, args);
    }
}

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指定端口:

server:
  port: 8080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