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 vs. NGINX:从反向代理到云原生网关的全景对比

发布于:2025-08-08 ⋅ 阅读:(18) ⋅ 点赞:(0)

1. 写在前面

  • NGINX:高性能 Web 服务器 / 反向代理的“瑞士军刀”。
  • Kong:基于 NGINX + LuaJIT 的云原生 API 网关,专注 API 生命周期管理
    一句话区别:

“NGINX 是高速公路,Kong 是高速+收费站+监控大屏+服务区一体化。”


2. 架构层次

维度 NGINX Kong
进程模型 单/多进程 + epoll NGINX Worker + LuaJIT VM
配置方式 nginx.conf 静态文件 PostgreSQL / Cassandra / Declarative YAML
动态生效 reload(毫秒级) Admin API / 热插拔插件(零重启)
插件体系 编译进模块 Lua 插件 + Go/JS 外部插件(100+ 官方插件)

3. 功能矩阵

场景 NGINX 做法 Kong 做法
反向代理 proxy_pass service + route CRUD
限流 limit_req / limit_conn rate-limiting 插件(秒级、分布式)
身份认证 手写 Lua 或 auth_request jwt / key-auth / oauth2 插件
负载均衡 upstream + ip_hash Consul / K8s Service Discovery
灰度发布 split_clients 手动切流量 canary 插件 + 权重/Header
可观测 stub_status + log Prometheus / Datadog / Zipkin 插件
服务网格 需 Nginx Plus + NJS Kuma(Kong 官方 Service Mesh)

4. 性能基准(2024-06 测试)

硬件:16 vCPU / 32 GB / 万兆网卡
场景:纯反向代理,1 KB 回包,1000 并发

指标 NGINX 1.25 Kong 3.6
RPS 118 k 108 k
99% 延迟 1.8 ms 2.1 ms
CPU 占用 75 % 80 %

Kong 损耗 ≈ 8%,换来动态路由与插件能力,在 API 网关场景可接受


5. 运维体验

任务 NGINX Kong
新增路由 改 conf + reload POST /services
日志格式 手写 log_format 插件自动注入 JSON
证书热更新 需 lua-resty-core cert-manager + Kong Ingress
水平扩展 手动 upstream K8s CRD 自动发现

6. 云原生生态

NGINX

  • NGINX Plus:商业版 + NJS
  • NGINX Ingress Controller(K8s)

Kong

  • Kong Ingress Controller(CRD)
  • Kong Mesh(Service Mesh)
  • Konnect(SaaS 托管)

7. 选型建议

需求 推荐
纯静态 / 高并发 Web NGINX
需要动态路由、插件、DevOps Kong
微服务 / K8s 环境 Kong Ingress
预算敏感、简单反向代理 NGINX OSS
企业级 API 生命周期 Kong Enterprise

8. 一句总结

“NGINX 提供极致性能,Kong 在性能可接受的前提下,把 API 治理、插件生态、云原生体验 做到极致。
选谁,取决于你要一条高速公路,还是一座智能化服务区。”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