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销售数据分析案例总结与学习心得

发布于:2025-08-18 ⋅ 阅读:(23) ⋅ 点赞:(0)

项目来源说明
本分析案例来源于和鲸社区,作者为 Miseryzz,项目链接:https://www.heywhale.com/mw/project/5f86a95ce48a3f0030238ca9,使用时已标注来源。
案例分析总结
1. 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方法
该案例主要采用 Python 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核心技术包括:

使用pandas进行数据分组聚合(groupby)和数据转换
利用datetime模块处理日期格式,将字符串类型的日期转换为 datetime 格式,为时间序列分析奠定基础
通过matplotlib.pyplot进行数据可视化,使用了figure()、subplot()、plot()、bar()等函数创建多子图展示
采用网格线、标题、坐标轴标签等元素优化图表可读性
2. 每日销售趋势分析
通过对每日销量和销售额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每日销量与销售额走势高度一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9 日销量和销售额达到峰值,11 日出现明显低谷
10 日之前整体趋势相对稳定,11 日出现急剧下降
11 日后呈现缓慢回升趋势

针对双 11 期间的特殊现象,分析认为:

9 日销量峰值可能与双 11 预热活动相关
11 日销量下滑可能源于用户对平台拥堵的担忧,选择提前或延后购买
双 11 后的销量回升可能与店铺持续的优惠活动有关
3. 店铺评论数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店铺的评论数据,发现:

悦诗风吟的总评论数远高于其他品牌,但销量仅排第三
相宜本草销量领先,但评论数相对较低
引入 "平均多少单一条评论" 的新指标,发现相宜本草和蜜丝佛陀该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品牌(相宜本草约为 28,而多数品牌在 5-10 区间)

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对异常指标的推测:该指标过高可能反映存在刷单行为,若能结合好评率、评论格式等数据可进一步验证。
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该数据分析案例,我获得了多方面的启发和收获:

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案例通过合理布局的子图(2×1 和 1×2 布局),清晰展示了不同维度的数据关系,让趋势和异常点一目了然。这让我认识到,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和布局方式,能够极大提升数据分析的效率和结论的说服力。
数据预处理的关键作用:案例中将日期字符串转换为 datetime 类型的处理,看似简单却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这提醒我,高质量的数据分析必须建立在规范的数据预处理之上,尤其是时间、类别等特殊类型数据的处理。
多维度分析的思维方式:案例先从时间维度分析整体趋势,再从店铺维度进行对比分析,体现了多角度审视数据的分析思路。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全面理解数据特征,发现单一维度难以察觉的问题。
指标创新的价值:当常规指标(销量、评论数)无法充分解释现象时,案例创新性地提出 "平均多少单一条评论" 这一衍生指标,为分析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这启发我在数据分析中要敢于跳出固有思维,根据实际问题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分析指标。
业务解读的深度挖掘:案例不仅呈现数据现象,更结合双 11 电商大促的业务背景进行合理推测,将数据与实际业务场景关联起来。这让我认识到,优秀的数据分析者不仅需要掌握技术工具,更要理解业务逻辑,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质疑精神的重要性:案例对异常数据指标(如相宜本草的评论率)保持质疑态度,并提出合理假设,展现了数据分析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这种精神有助于我们发现数据背后可能隐藏的问题,而不是简单接受表面现象。

总之,这个案例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数据分析流程:从数据处理到可视化呈现,再到业务解读和假设提出。它让我认识到,数据分析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思维方式的体现,只有将技术工具与业务理解相结合,才能发挥数据分析的真正价值。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