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干涉仪在 TFT-LCD 图形 3D 轮廓测量中的应用解析

发布于:2025-09-02 ⋅ 阅读:(16) ⋅ 点赞:(0)

引言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核心图形结构(如栅极、源漏电极、像素电极等)是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的金属或半导体薄膜图案,其线宽、高度、台阶差等三维轮廓参数直接影响显示面板的电学性能和显示效果。传统测量方法(如扫描电镜需真空环境、原子力显微镜效率低)难以满足量产检测中高精度、非接触、快速测量的需求。白光干涉仪凭借纳米级垂直分辨率和大面积扫描能力,成为 TFT-LCD 图形三维轮廓测量的关键技术手段,为光刻、蚀刻等工艺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持。

TFT-LCD 图形测量的核心需求

TFT-LCD 图形测量需满足三项核心指标:一是亚微米级尺寸精度,线宽(通常 3-10μm)和高度(50-500nm)的测量误差需控制在 ±5% 以内,以评估光刻对准精度和蚀刻深度均匀性;二是三维轮廓完整性,需同时获取线宽、边缘垂直度、表面粗糙度等参数,避免二维测量的信息缺失;三是无损高效检测,单块面板包含数百万个图形单元,需在数分钟内完成关键区域扫描,且不能损伤敏感的薄膜层。

接触式探针测量易刮伤薄膜表面,光学显微镜仅能提供二维图像,均无法满足上述需求。白光干涉仪的技术特性恰好适配这些测量难点。

白光干涉仪的技术适配性

高精度微纳测量能力

白光干涉仪的垂直分辨率可达 0.1nm,横向分辨率达 0.5μm,能清晰识别 TFT 图形的纳米级高度变化(如蚀刻造成的 50nm 台阶差)和亚微米级线宽细节。通过相移干涉算法,可实现高度测量重复性误差 < 0.3%,线宽测量精度 ±0.1μm,满足光刻工艺中对准偏差(需 < 1μm)的严苛评估要求。例如,对 500nm 高的铝电极图形,其高度测量偏差可控制在 2nm 以内。

非接触与材料兼容性

采用光学干涉原理,测量过程中与薄膜表面无物理接触,避免了 ITO(氧化铟锡)等脆性透明导电薄膜的划伤或形变。同时,其宽光谱光源(400-700nm)可适配金属(如钼、铝)、半导体(如多晶硅)、绝缘体(如 SiO₂)等不同材质的图形,通过调整光源强度和检测模式(反射 / 透射),可有效抑制透明层的光反射干扰。

大面积拼接与自动化分析

通过精密 XY 平台的拼接扫描技术,白光干涉仪可在 10 分钟内完成 100mm×100mm 区域的三维成像,覆盖数千个 TFT 图形单元。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自动识别图形缺陷(如线宽变细、边缘凸起)、计算关键参数(如高宽比、侧壁倾角),并生成统计分布图,大幅提升面板检测的效率。

具体测量流程与关键技术

测量系统配置

需配备高数值孔径物镜(NA=0.95)以提升横向分辨率,同时保证单视场覆盖 5-10 个图形单元;采用偏振白光光源,减少透明薄膜层的多光束干涉影响;结合闭环压电扫描台(行程 100μm)实现 Z 向纳米级步进(步长 1nm)。测量前需用标准光栅样板(线宽 5μm,高度 200nm)校准尺寸基准。

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

将 LCD 基板固定在防静电载物台后,系统自动定位至关键区域(如阵列区、引线区),进行三维扫描获取干涉数据。数据处理包括三步:一是图形分割,通过边缘检测算法区分图形与基底;二是参数提取,计算线宽(以 50% 高度处的横向距离定义)、高度(顶点与基底的差值)、边缘垂直度(侧壁倾角);三是缺陷判定,与设计参数比对,标记超差的图形单元(如线宽偏差 > 1μm 的导线)。

典型应用案例

在某 8.5 代 TFT 面板的栅极图形测量中,白光干涉仪检测出局部区域的线宽从设计值 6μm 增至 7.2μm,高度标准差达 30nm(正常区域 < 10nm),推测为光刻胶涂布不均导致,为调整显影时间提供了依据。在 ITO 像素电极测量中,通过反射模式有效抑制了玻璃基底的反光,清晰识别出 50nm 深度的刻蚀缺陷。

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透明层的多反射干扰

LCD 基板的多层透明薄膜(如 SiO₂、聚酰亚胺)会产生多光束干涉,导致高度测量失真。可采用光谱干涉分析技术,通过解析不同波长的干涉信号,区分各层薄膜的反射贡献,将高度测量误差控制在 5nm 以内。

图形边缘的坡度测量

TFT 图形的侧壁倾角(通常 70°-90°)对光刻质量至关重要,陡峭边缘易导致干涉信号衰减。通过采用多角度照明(±30° 倾斜光源)和三维建模算法,可完整重建侧壁轮廓,倾角测量精度提升至 ±2°。

大视野 3D 白光干涉仪:纳米级测量全域解决方案

突破传统局限,定义测量新范式!大视野 3D 白光干涉仪凭借创新技术,一机解锁纳米级全场景测量,重新诠释精密测量的高效精密。

三大核心技术革新​

1)智能操作革命:告别传统白光干涉仪复杂操作流程,一键智能聚焦扫描功能,轻松实现亚纳米精度测量,且重复性表现卓越,让精密测量触手可及。​

2)超大视野 + 超高精度:搭载 0.6 倍镜头,拥有 15mm 单幅超大视野,结合 0.1nm 级测量精度,既能满足纳米级微观结构的精细检测,又能无缝完成 8 寸晶圆 FULL MAPPING 扫描,实现大视野与高精度的完美融合。​

3)动态测量新维度:可集成多普勒激光测振系统,打破静态测量边界,实现 “动态” 3D 轮廓测量,为复杂工况下的测量需求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实测验证硬核实力​

1)硅片表面粗糙度检测:凭借优于 1nm 的超高分辨率,精准捕捉硅片表面微观起伏,实测粗糙度 Ra 值低至 0.7nm,为半导体制造品质把控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以上数据为新启航实测结果)

有机油膜厚度扫描:毫米级超大视野,轻松覆盖 5nm 级有机油膜,实现全区域高精度厚度检测,助力润滑材料研发与质量检测。​

高深宽比结构测量:面对深蚀刻工艺形成的深槽结构,展现强大测量能力,精准获取槽深、槽宽数据,解决行业测量难题。​

分层膜厚无损检测:采用非接触、非破坏测量方式,对多层薄膜进行 3D 形貌重构,精准分析各层膜厚分布,为薄膜材料研究提供无损检测新方案。​

新启航半导体,专业提供综合光学3D测量解决方案!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