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第一课笔记

发布于:2025-09-04 ⋅ 阅读:(20) ⋅ 点赞:(0)

《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第一课笔记

课程主题:三层架构与SSM框架概述


一、核心架构:三层架构 (MVC)

一个典型的Java Web应用请求(如用户登录)会经历以下流程:

flowchart TD
    A[用户点击登录] --> B[表现层<br>Spring MVC<br>接收请求数据]
    B --> C[业务逻辑层<br>Spring Framework<br>处理、加密、组织逻辑]
    C --> D[数据持久层<br>MyBatis<br>执行SQL查询数据库]
    D -- 查询结果 --> C
    C -- 处理结果 --> B
    B -- 返回响应 --> E[浏览器提示成功/失败]

1. 表现层 (Presentation Layer)

  • 职责:接收用户请求、返回处理结果(展示界面/数据)。
  • 对应框架Spring MVC
  • 例子: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

2. 业务逻辑层 (Business Logic Layer)

  • 职责系统的核心。处理业务规则、数据传递和逻辑操作。
  • 对应框架Spring Framework
  • 例子
    • 接收表现层传来的数据。
    • 处理数据(如:将明文密码加密)。
    • 组织业务逻辑(如:决定调用数据库进行验证)。
    • 返回最终处理结果给表现层。

3. 数据持久层 (Data Persistence Layer)

  • 职责:专门负责与数据库交互,执行CRUD操作。
  • 对应框架MyBatis
  • 例子:根据业务逻辑层的指令,执行SQL查询,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存在且匹配,并返回查询结果。

二、技术演进的核心驱动力

  • 目的便利效率(“偷懒”)。
  • 本质:用新技术简化重复性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 例子
    • 从 JDBC 到 MyBatis:MyBatis封装了JDBC繁琐的流程,让开发者只需关注SQL本身。
    • 从传统开发到 Spring MVC:提供了结构更清晰、可配置性更强的Web开发模式。

三、课程技术栈与学习路径

1. 核心基础:SSM框架

  • Spring -> 业务逻辑层 (核心,先学)
  • Spring MVC -> 表现层
  • MyBatis -> 数据持久层
  • 学习顺序:建议从中间的 Spring 开始,再向两边的Spring MVC和MyBatis拓展。

2. 技术展望 (后续内容)

  • Spring Boot:在Spring基础上简化配置,提供“一键启动”的快速开发能力。
  • Spring Cloud:一套微服务解决方案的集合,用于将大型系统拆分为多个可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的协同服务。

四、开发环境准备

组件 推荐版本
JDK 1.7+
服务器 (Tomcat) 9.0+
数据库 (MySQL) 8.0
集成开发环境 (IDE) IntelliJ IDEA

总结:本节课建立了Java Web企业开发的宏观视角,理解了请求流程、分层思想和SSM框架的角色,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