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笔记

发布于:2022-07-26 ⋅ 阅读:(570) ⋅ 点赞:(0)

?Linux目录结构

Linux世界里,一切皆文件

OUcFQU.png

Linux 的文件系统是采用层级式的树状目录结构,此结构的最上层是根目录 “ / “,然后在此目录下再创建其他的目录

目录名 作用
bin 是 Binary 的缩写,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sbin 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home 存放普通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
root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目录
lib 系统开机所需要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etc 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usr 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boot 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tmp 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目录
dev 类似于 windows 的设备管理器,把所有的硬件用文件的形式存储
media 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 U 盘、光驱等等,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opt 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安装包)所存放的目录,默认为空
var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习惯将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
run 是系统运行时所需要的文件,重启后会重新生成对应的目录数据
mnt 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外部的存储挂载在mnt上

?vim 编辑器

  • vim的介绍

vi 是 Linux 系统内置的文本编辑器

vim 具有程序编写能力,可以看作是 vi 的增强版,可以主动的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正确性,方便程序设计。代码补全、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

  • vim的三种模式

正常模式:

以 vim 打开一个文档就直接进入正常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可以使用【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光标,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档案内容,也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来处理文件数据。正常模式不能输入内容

编辑模式:

按下 i、I、o、O、a、A、r、R 等任何一个字母之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一般来说输入 i 即可。点击 Esc 退出该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命令行模式:

输入冒号 ” :“ 或者斜杠 “ / ”,切换命令行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可以提供你相关指令,完成读取、存盘、替换、离开 vim、显示行号等的动作

三种模式的切换:

Ow8p5Q.png

  • vim编辑器的使用:

(1)以vim打开一个文件进入正常模式

OdSpgP.png

(2)输入一个i ,进入插入模式,此模式可以编辑

OdSAEQ.png

(3)编辑完切换到命令行模式,先按esc再输入“:”,最后输入wq(表示写入并退出)

OdSENj.png

(4)最后通过ls命令,就能找到刚刚编辑并保存的文件

OdSm3q.png

  • vim快捷键
快捷键 用法
yy [正常模式] 拷贝当前行
p **[正常模式] **粘贴
dd [正常模式] 删除当前行
u [正常模式] 撤销
gg / G [正常模式] 移动到最首行 / 移动到最末行
set nu / set nonu [命令行模式] 设置文件行号/ 取消文件行号
/关键字 [命令行模式] 查找关键字,n下一个
wq [命令行模式] 保存退出
q **[命令行模式] **退出
q! [命令行模式] 强制退出不保存

?用户管理

(1)登录和注销

登录时尽量少用 root 账号登录,因为它是系统管理员,最大的权限,避免操作失误。可以利用普通用户登录,登录后再用 su root 命令来切换成系统管理员身份

通过普通用户进入 root 后,输入 logout 退回到 普通用户,再输入 logout 退出系统

(2)添加用户

Linux 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首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身份进入系统

在 /home/ 目录下输入指令:useradd 用户名

在创建之后,会自动创建跟用户同名的家目录,默认创建的目录在家目录 /home/ 下

(3)删除用户

指令1:userdel 用户名(删除用户,但保留home目录)

指令2:userdel -r 用户名(删除用户以及home目录)

删除用户需要在 root 权限下,一般情况下建议保留家目录,因为里面保存了这个用户的一些资料

(4)其他

指定/修改密码

passwd 用户名

查询用户信息

id 用户名

切换用户

su - 要切到的用户名

  • 从权限高的用户切换到权限低的用户,不需要输入密码,反之需要
  • 当需要返回到原来用户时,使用 exit 或者 logout 指令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

whoami 或者 who am i

?组管理

在Linux中每个用户必须属于一个组,不能独立于组外

Linux中每个文件有所有者、所在组、其他组的概念

**所有者:**一般为文件的创造者,谁创建了文件,这个文件的所有者就是谁

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目录及文件的所有者 ls -ahl

O0Hu5t.png

修改文件所有者 chown 新用户名 文件名

**所在组:**当用户创建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的所在组就是用户的所在组

新增rose这个用户并把rose放在gonggong组

首先新增gonggong组 groupadd gonggong ,然后新增用户的同时加入到组 useradd -g gonggong rose

O0qDHJ.png

修改文件所在组 chgrp 新组名 文件名

**其他组:**除文件的所有者和所在组的用户外,系统的其它用户都是文件的其它组

改变用户所在组 usermod -g 新组名 用户名

?权限管理

输入 ls -l 显示的内容如下:

Or3E9g.png

第一列框(0-9位说明):

0 :文件类型(-,d,l,c,b)

​ l 是链接,相当于windows快捷方式

​ d 是目录,相当于windows文件夹

​ c 是字符设备文件,鼠标、键盘等

​ b 是块设备,比如硬盘

1-3:所有者拥有该文件的权限。-User

4-6:所属组拥有该文件的权限,-Group

7-9:其他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Other

第二列框:

文件或文件夹的所有者

第三列框:

文件或文件夹的所有者的所在组

第四列框:

文件大小(单位:kb)

第五列框

创建时间

  • rwx权限详解

作用到文件

r 代表可读(read),可以读取和查看

w 代表可写(write),可以修改,但是不代表可以删除

注意:删除一个文件的前提是对该文件所在的目录有写的权限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文件可以被执行

作用到目录

r 代表可读(read),可以 ls 查看目录内容

w 代表可写(write),对目录内创建+删除+重命名目录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可以进入该目录

  • 修改权限

通过chmod指令,可以修改文件或者目录的权限

  1. 直接“=”赋值
  2. 通过“+”、“-”增减

u:所有者 g:所在组 o:其他人 a:所有人(u、g、o的总和)

实例1:

给abc文件的 所有者读写执行的权限,给所在组读和执行的权限,给其他组读的权限

chmod u=rwx,g=rx,o=r abc

实例2:

给abc文件 的所有者去掉执行的权限,增加所在组写的权限

chmod u-x,g+w abc

?常用指令总结

指令 作用
halt 关机
reboot 重启
sync 将内存的数据同步到磁盘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cd 切换到指定目录
cd ~ 回到自己的home目录
cd .. 回到上一级目录
cd / 回到根目录
ls 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目录和文件
ls / 表示指定目录
ls -l 查看详细信息(用户、组、大小、创建时间、权限信息、文件类型)
ls -a 查看隐藏文件
mkdir 在当前位置创建目录
touch 在当前位置创建空文件
rm 删除目录和文件
rm -r 删除文件夹
rm -rf 强制删除
cp 拷贝文件
cp 原文件 新文件 拷贝文件到当前位置
cp -r 原文件夹 新文件夹 拷贝文件夹到当前位置
mv 移动、修改文件名
mv 文件 文件夹 移动文件到文件夹
mv 文件名 新文件名 修改文件名
cat 查看文件全部信息(适合小文档)
cat -n 带行号显示文件信息
less 以分页的形式查看文件信息(适合大文档)
↑ ↓ ↑上一行 / ↓下一行
G g G第一页 / g最后一页 / 空格下一页
/关键词 搜索关键词
tail 显示文件末尾内容
tail -n 20 文件名 显示文件最后20行信息
clear 清理屏幕
find 文件查找
find 路径 -name "文件名关键词" 查找指定路径关键词的文件
| 管道符号,表示将前一个的处理结果交给后面的指令处理
grep 过滤查找,通常配合管道符号一起使用
tar 打包解包
tar -zcvf 压缩后文件名 被压缩文件 压缩
tar -zxvf 压缩文件名 -C 解压后所在目录 解压
yum 安装卸载软件
yum install -y 软件名 安装软件
yum remove 软件名 卸载软件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