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调研准备
1.提炼原始信息
需要提炼的关键信息主要包括产品背景、业务痛点、业务需求(粗颗粒度)、领导要求、时间要求和预算等。
2.设定调研目标
B端产品调研结束后需要至少达成价值共识、需求共识、理解共识。
2.1价值共识
价值共识是指产品团队与业务方需要就产品价值形成共识,包括产品定位、产品目标、产品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衡量产品价值是否达成的标准,决定了产品的方向。
2.2需求共识
需求共识是指产品团队与业务方需要对产品需求形成初步共识,包括需求范围、需求场景、用户角色及需求的优先级。
在需求调研的过程中,需要引导业务方细致思考需求,但不要讨论到方案层面,这是调研结束后要做的事。
2.3理解共识
理解共识是指产品团队与业务方需要对涉及的问题、知识、概念形成理解共识。对调研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提前整理出来,在调研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还要向业务方说明与产品相关的概念,做法。
3.规范调研准则
调研准则是指在调研过程中产品团队及业务代表都需要遵守的要求。
3.1全程参与
业务代表要与产品团队一起参与调研,做的信息同步、协助调研、为调研对象提高心理支持等
3.2相互尊重
3.3聚焦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要防止出现问题的过度发散,要始终聚焦调研问题,提高调研效率。
3.4开放包容
鼓励大家发表观点,以开放的态度对待,避免当面评判纠正,以包容的态度对待调研对象,这样才会敞开心扉的交流。
二、快速掌握业务知识
1.快速掌握业务知识的方法
业务知识包括业务概念和业务规则两大类。
1.1业务概念
业务概念是业务中涉及各个名词的含义,如HR、VP等人力资源领域中特定的术语。
对于一些成熟行业的业务概念,很多定义都比较明确;但是在一些发展不成熟的业务行业,B端产品经理可以对看看不同人的理解,也可以向业务方直接请教。
1.2业务规则
业务规则既有行业通用规则,又有组织自定义的特殊规则。
2.快速掌握业务知识
2.1获取知识
学习一个业务领域的基础知识,可以通过公众号、专业文章等多种渠道。更有针对性的做法是直接看已经商业化的同类产品,来了解业务知识,但不要过度分析,分散精力。
2.2追根溯源
探究业务发展历史,了解业务的初衷和本质。
2.3多交流沟通
以防止出现理解偏差
三、分析角色及干系人
无论C端产品还是B端产品,产品经理都应该先想清楚产品给谁用,再看用产品的人有什么需求,我们不能脱离用户谈需求。
1.分析角色
与业务代表一起分析清楚未来使用B端产品的角色有哪些。可以从业务维度和系统维度来分析
1.1业务维度
业务维度是指按照一个统一标准,从实际业务中提炼出能够映射到系统中的角色。这个标准可以是公司组织结构中的岗位,也可以是人员的工作内容。
- 1.1.1按岗位划分
岗位划分只适用于组织结构划分非常清楚、职能间没有交叉的组织,如果实际情况不满足这两点要求,那就要按人员工作内容来抽象提炼了。
- 1.1.2按工作内容划分
按人员工作内容划分是指从所有的工作事项中,按工作内容和性质将人员进行归类,找到需要完成这项工作的角色。
按人员工作内容划分相比于按岗位划分稍微麻烦一些,但更灵活,使用场景更广泛,不过其缺点是需要重新定义清晰的边界,也会增加一些用户的理解成本。
1.2系统维度
从系统维度划分是指从系统管理角度,为应对特殊情况和非业务场景所设置的角色,常见的如系统管理员、超级管理员等。
无论何种划分方式,在前期一定不要把角色定义得太细,不然就会增加后续权限设计、产品开发、推广的工作量,当产品上线后,有的角色其实是多余的。所以前期的角色定义可以相对粗放一些,保留一定空间,待产品上线后,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再进行细化。
2.分析干系人
定制化阶段的B端产品因为是为组织服务的,无论是业务方领导还是己方领导,都会对产品有一定的理解和要求,充分了解这些干系人的想法,一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另一方面有利于产品在公司战略框架下的发展。
3.识别重要性
列出产品角色及干系人后,我们要根据他们对产品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便于后续需求冲突时,做出取舍。可以按照刚需程度、使用频率排序,也可以将产品的使用对象划分为核心对象、主要对象、次要对象三个梯度进行划分。
4.确定角色代表
需要从每个角色中挑选一到两名较为资深的人员作为角色代表,全权代表各自角色的利益,表达他们的需求。
四、制订调研计划
明确调研对象后,为了让调研过程更加高效,需要提前制订好调研计划。制订调研计划时,需要注意
- 注意步骤的先后顺序。
- 调研对象职级最好由高到低排列。
- 调研对象和时间需要非常精确。
- 及时整理调研结果。
五、调研内容
在做需求调研时,需要弄清楚痛点、需求、功能的区别。
痛点是目标与现状的差距,需求是达到目标的愿望,功能是实现目标的方式。客户的痛点是调研的主要目标,客户的需求也考虑能否满足,客户想要拥有的功能,考虑是否采纳。
六、调研方法
B端产品需求调研的方式以定性调研为主,很少用到定量的调研方式,具体方法与产品业务特点有关。
1.以流程为主线的业务
大多数B端产品的业务都是以流程为主线的,都是通过一条或多条主流程将整个业务串联起来的。
在调研时就可以以流程为线索,通过用户体验地图,帮助我们进行调研。
2.非流程为主线的业务
对于非流程为主线的业务,用户需求比较分散。针对这类业务,我们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3. 头脑风暴查漏补缺
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挖掘需求不仅依赖产品经理的经验,还需要业务方平时对问题有意识地积累及同类产品使用的经验。
我们将这些痛点或需求记录下来,就能得到角色/干系人痛点/需求表。
七、构建角色/干系人画像
在C端产品设计中,为了具象地理解用户,产品经理会将相似的一群用户进行抽象总结,提炼其共有的特点,然后构建一个真实的用户模型,这就是用户画像。
在B端产品设计中我们需要将前面的调研信息进行整理、提炼,构建角色/干系人画像,以帮助我们理解每个角色/干系人的特点。
不同的是,B端产品角色/干系人画像需要始终围绕业务场景来构建。
在B端产品角色画像中,主要记录的信息包括角色定义、业务职责、核心目标、主要痛点和期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