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枯燥的B端产品实战课》读书笔记05:第四章需求调研

发布于:2022-11-08 ⋅ 阅读:(388) ⋅ 点赞:(0)

目录

一、调研准备

1.提炼原始信息

2.设定调研目标

  2.1价值共识

  2.2需求共识

  2.3理解共识

3.规范调研准则

  3.1全程参与

  3.2相互尊重

  3.3聚焦问题

  3.4开放包容

二、快速掌握业务知识

1.快速掌握业务知识的方法

  1.1业务概念

  1.2业务规则

2.快速掌握业务知识

  2.1获取知识

  2.2追根溯源

  2.3多交流沟通

三、分析角色及干系人

1.分析角色

  1.1业务维度

  1.2系统维度

2.分析干系人

3.识别重要性

4.确定角色代表

四、制订调研计划

五、调研内容

六、调研方法

1.以流程为主线的业务

2.非流程为主线的业务 

3. 头脑风暴查漏补缺

 七、构建角色/干系人画像


一、调研准备

1.提炼原始信息

需要提炼的关键信息主要包括产品背景、业务痛点、业务需求(粗颗粒度)、领导要求、时间要求和预算等。

2.设定调研目标

B端产品调研结束后需要至少达成价值共识、需求共识、理解共识。

  2.1价值共识

价值共识是指产品团队与业务方需要就产品价值形成共识,包括产品定位、产品目标、产品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衡量产品价值是否达成的标准,决定了产品的方向。

  2.2需求共识

需求共识是指产品团队与业务方需要对产品需求形成初步共识,包括需求范围、需求场景、用户角色及需求的优先级。

在需求调研的过程中,需要引导业务方细致思考需求,但不要讨论到方案层面,这是调研结束后要做的事。

  2.3理解共识

理解共识是指产品团队与业务方需要对涉及的问题、知识、概念形成理解共识。对调研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提前整理出来,在调研的过程中寻找答案;还要向业务方说明与产品相关的概念,做法。

3.规范调研准则

调研准则是指在调研过程中产品团队及业务代表都需要遵守的要求。

  3.1全程参与

业务代表要与产品团队一起参与调研,做的信息同步、协助调研、为调研对象提高心理支持等

  3.2相互尊重

  3.3聚焦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要防止出现问题的过度发散,要始终聚焦调研问题,提高调研效率。

  3.4开放包容

鼓励大家发表观点,以开放的态度对待,避免当面评判纠正,以包容的态度对待调研对象,这样才会敞开心扉的交流。

二、快速掌握业务知识

1.快速掌握业务知识的方法

业务知识包括业务概念和业务规则两大类。

  1.1业务概念

业务概念是业务中涉及各个名词的含义,如HR、VP等人力资源领域中特定的术语。

对于一些成熟行业的业务概念,很多定义都比较明确;但是在一些发展不成熟的业务行业,B端产品经理可以对看看不同人的理解,也可以向业务方直接请教。

  1.2业务规则

业务规则既有行业通用规则,又有组织自定义的特殊规则。

2.快速掌握业务知识

  2.1获取知识

学习一个业务领域的基础知识,可以通过公众号、专业文章等多种渠道。更有针对性的做法是直接看已经商业化的同类产品,来了解业务知识,但不要过度分析,分散精力。

  2.2追根溯源

探究业务发展历史,了解业务的初衷和本质。

  2.3多交流沟通

以防止出现理解偏差

三、分析角色及干系人

无论C端产品还是B端产品,产品经理都应该先想清楚产品给谁用,再看用产品的人有什么需求,我们不能脱离用户谈需求。

1.分析角色

与业务代表一起分析清楚未来使用B端产品的角色有哪些。可以从业务维度和系统维度来分析

  1.1业务维度

业务维度是指按照一个统一标准,从实际业务中提炼出能够映射到系统中的角色。这个标准可以是公司组织结构中的岗位,也可以是人员的工作内容。

  • 1.1.1按岗位划分

岗位划分只适用于组织结构划分非常清楚、职能间没有交叉的组织,如果实际情况不满足这两点要求,那就要按人员工作内容来抽象提炼了。

  • 1.1.2按工作内容划分

按人员工作内容划分是指从所有的工作事项中,按工作内容和性质将人员进行归类,找到需要完成这项工作的角色。

按人员工作内容划分相比于按岗位划分稍微麻烦一些,但更灵活,使用场景更广泛,不过其缺点是需要重新定义清晰的边界,也会增加一些用户的理解成本。

  1.2系统维度

从系统维度划分是指从系统管理角度,为应对特殊情况和非业务场景所设置的角色,常见的如系统管理员、超级管理员等。

无论何种划分方式,在前期一定不要把角色定义得太细,不然就会增加后续权限设计、产品开发、推广的工作量,当产品上线后,有的角色其实是多余的。所以前期的角色定义可以相对粗放一些,保留一定空间,待产品上线后,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再进行细化。

2.分析干系人

定制化阶段的B端产品因为是为组织服务的,无论是业务方领导还是己方领导,都会对产品有一定的理解和要求,充分了解这些干系人的想法,一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另一方面有利于产品在公司战略框架下的发展。

3.识别重要性

列出产品角色及干系人后,我们要根据他们对产品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便于后续需求冲突时,做出取舍。可以按照刚需程度、使用频率排序,也可以将产品的使用对象划分为核心对象、主要对象、次要对象三个梯度进行划分。

4.确定角色代表

需要从每个角色中挑选一到两名较为资深的人员作为角色代表,全权代表各自角色的利益,表达他们的需求。

四、制订调研计划

明确调研对象后,为了让调研过程更加高效,需要提前制订好调研计划。制订调研计划时,需要注意

  • 注意步骤的先后顺序。
  • 调研对象职级最好由高到低排列。
  • 调研对象和时间需要非常精确。
  • 及时整理调研结果。

五、调研内容

在做需求调研时,需要弄清楚痛点、需求、功能的区别。

痛点是目标与现状的差距,需求是达到目标的愿望,功能是实现目标的方式。客户的痛点是调研的主要目标,客户的需求也考虑能否满足,客户想要拥有的功能,考虑是否采纳。

六、调研方法

B端产品需求调研的方式以定性调研为主,很少用到定量的调研方式,具体方法与产品业务特点有关。

1.以流程为主线的业务

大多数B端产品的业务都是以流程为主线的,都是通过一条或多条主流程将整个业务串联起来的。

在调研时就可以以流程为线索,通过用户体验地图,帮助我们进行调研。

2.非流程为主线的业务 

对于非流程为主线的业务,用户需求比较分散。针对这类业务,我们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3. 头脑风暴查漏补缺

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挖掘需求不仅依赖产品经理的经验,还需要业务方平时对问题有意识地积累及同类产品使用的经验。

我们将这些痛点或需求记录下来,就能得到角色/干系人痛点/需求表。

 七、构建角色/干系人画像

在C端产品设计中,为了具象地理解用户,产品经理会将相似的一群用户进行抽象总结,提炼其共有的特点,然后构建一个真实的用户模型,这就是用户画像。

在B端产品设计中我们需要将前面的调研信息进行整理、提炼,构建角色/干系人画像,以帮助我们理解每个角色/干系人的特点。

不同的是,B端产品角色/干系人画像需要始终围绕业务场景来构建。

在B端产品角色画像中,主要记录的信息包括角色定义、业务职责、核心目标、主要痛点和期望建议。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