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A题单向交流电子负载工程(PCB+代码+设计报告PWM整流)一等奖

发布于:2022-11-28 ⋅ 阅读:(1549) ⋅ 点赞:(1)

工程链接:

2022电赛A题单向交流电子负载

四天三夜一等奖!!!

9ea4546a7978466894a51df0cac27e89.png

 追求卓越成功才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一起学习,交流技术~

 

4a345dbb50e44121ab00f3ed8f12668f.png

0f7d0382c0074f0190fc95853a323f73.png

62e14387bc9142e5a8cb7b019e4eed6a.png

a38b854112f64c9394d193c1a7c9e641.png

 65a9ae2d438b43b68f3b1062b2f55884.png

c69111fae8234dd391cc10fbff373a1d.png

59756ae368ea4c60869d8917d6b6d97f.png

e8390d9686a1448d9373a54921803081.png

     设计并制作单相交流电子负载,其中负载特性模拟单元可模拟电阻性、电感性、电容性负载,能量回馈单元能将尽可能多的能量以50Hz交流电回馈。

关键词:单相,交流,电容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电阻性负载,能量回馈,PWM整流

一、系统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控制模块、功率级模块、本地控制器模块、系统控制器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电压采样模块、辅助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1、主控制器件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采用传统的51系列单片机

传统的51单片机为8位机,价格便宜,控制简单,但是运算速度慢,片内资源少,存储容量小,难以存储大体积的程序和实现快速精准的反应控制。并且受时钟限制,计时精度不高,外围电路也增加了系统的不可靠性。

方案二: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

STM32系列基于专门要求高性能、低成本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构架,32位CPU。其外围接口丰富,运算速度快,功能强大。 

通过比较,我们选择方案二,采用以ARM Cortex-M3内核的STM系列单片机STM32F103RCT6作为控制器。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选择方案二。

2、负载特性模拟电路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1:采用二极管搭桥式整流,可以实现整流,但是缺点明显,效率低下并且无法实现阻抗特性变换,以及功率因素调节。

方案2:采用UCC28019芯片进行升压并调节功率因素,电路相对简单,但依然无法调节PFC进行电流移相操作,仅可以使功率因素尽可能接近1。

方案3:采用半桥驱动芯片搭出全桥整流电路,通过倍频SPWM调制信号控制MOS管驱动电路,进而利用全桥拓扑结构进行整流,实现升压输出,程序复杂度较高,理论可以完成题目所有要求。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为了尽可能实现题目所有要求,选择方案三。

3能量回馈驱动电路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不隔离型自举驱动电路,使用ir2184等非隔离型半桥驱动芯片驱动MOS构成全桥逆变电路,该方案数字地有危险,控制器容易被功率低损坏,调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容易出现意外导致系统故障。

方案二:隔离型自举驱动电路,例如SI8273等隔离驱动器控制两个半桥构成全桥逆变器。因为本方案功率与数字隔离,故数字地没有危险,控制器基本不会损坏,但缺点是上管开通的前提是下管必须开通,调试比较麻烦。

方案三:隔离性非自举驱动电路,例如UCC5310等驱动芯片,原边副边隔离,控制单个MOS管,数字地无危险,调试十分简单,但需要使用多个芯片控制。由于没有多余驱动芯片,故舍弃此方案。

综合考虑最终系统选择采用方案一。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