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亚马逊发布公有云算起,到现在已经过去16年了,云计算正在快速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开始进入加速期,新时代对云计算提出了新的创新要求。
在当今的红海市场,云计算要如何进化,才能满足当下更多用户的需求呢?这是业界从业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坚持开源生态产品化
云计算要从传统形式,进化成为以云为核心能力的、推动客户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基础设施。对此,易捷行云EasyStack创始人兼CEO陈喜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何一方面应对开源和技术趋势变化,一方面应对客户需求变化?易捷行云EasyStack过去8年来一直坚持的核心策略,就是开源生态产品化。
坚持这个理念,陈喜伦认为需要做到四方面实践,一是选对开源技术,要all in开源技术;二是一定要把技术转化成产品,只有产品能给客户带来直接价值;三是在云赛道里,把相关开源技术整合再创新,提升能力满足客户需求;四是开源要走出一个合理的、对客户和厂商共赢的商业模式。
具体而言,易捷行云EasyStack有四大实现路径:开源实践(从OpenStack到LOKI)、产品创新(从云原生到数字原生)、平台能力(从IAAS到Cloud)、商业模式(从License到License+订阅)。
开源实践:从OpenStack到LOKI。一直与国际主流开源技术发展保持同步,2014年基于OpenStack起步,2015年引入Linux,2016年融合 Kubernetes,2017年率先践行LOKI(Linux OpenStack Kubernetes Infrastructure)开源基础设施标准。
产品创新:从云原生到数字原生。在2019年发布了基于云原生架构的新一代私有云,使得可进化架构成为可能。2022年发布数字原生基础设施三大解决方案,将云原生作为数字原生基础设施之中的一种场景化能力。
平台能力:从IaaS到Cloud。不仅具备IaaS能力,也通过数字开放平台应用框架和开源生态产品化战略使得数字原生基础设施具备全云能力就绪,实现从IaaS到Cloud能力的全面覆盖。
商业模式:从license到license+订阅。云产品具备所见即所得能力,按需获取的订阅服务消费模式。目前这一商业模式已经在国外成功实践,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东南亚卫星通讯服务商、印尼托管业务服务商等客户提供订阅服务。
从云原生进化到数字原生
为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易捷行云EasyStack持续升级,经历了从云原生到数字原生的思考,产品创新、以及服务客户的实践。
以往业界的私有云,虽然有了较完整的IaaS功能,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存储,但还是一个传统软件,一两年升级一个版本,客户内部版本碎片化,多种部署平台,本来云计算要消除烟囱,但是这样的私有云产品让客户内部又出现了多个烟囱,运维也非常复杂。
于是,易捷行云EasyStack在2019年的时候发布了基于云原生技术的产品,将自己改造,架在一个云原生的可进化的引擎上,变成了真正的“智能手机”或者云平台的基础平台,这是新一代私有云。新平台发布后,客户都非常轻松,远程安装部署升级、平滑无感进化、功能不断迭代。
从云原生进化到数字原生,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两点:一是客户需求的驱动,二是对技术趋势和产业的把握。
易捷行云EasyStack从2015年开始服务的一家国有大型银行,从2015年当时部署有大概20多台,到现在已经部署将近上万台物理服务器的规模。面对这样一个大型科技公司、大型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是非常有挑战的,面临多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是硬件要换代,芯片开始信创化,服务器、网络设备也需要演进,存储设备也得演进,由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芯片有多元化需求,所以第一个面临的挑战是基础硬件层面的创新。第二是客户内部有稳态业务和敏态业务、有开发测试云、云原生技术、新一金融科技,应用需求非常大。第三是新技术的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对云平台有个性化、场景化需求,怎么解决?
现在市场上大量典型的方案是烟囱式,部署虚拟化、超融合、OpenStack,或者再部署一个K8S,再部署一个人工智能云、数据库云、大数据云,那么做云计算是干什么呢?本来就是要消除烟囱,结果云计算厂商自己卷成了烟囱,给客户增加了巨大的运维成本,碎片化的管理、复杂的运维,成本并没有降低。
在客户的驱动,易捷行云EasyStack对技术趋势的判断下,实践了一个路线:可进化的架构,功能不断地演进,渐进式地帮助客户从稳态到敏态,to B客户的演进,支撑它的数字化转型。
陈喜伦说道,“这个事情做的非常开心,发现不用再卷了,我们要做一朵可进化的云,一个开放的平台,场景化选产品线,虚拟化,超融合,大数据,物理,安全容器这些场景下面都可以在一个云下面解决。”
据悉,目前基于开源生态产品化,易捷行云EasyStack服务了政府、金融、电信、能源、交通等1000+家重点行业企业,部署服务器10万+台,在2018年-2021年《IDC中国云系统软件市场份额报告》中,蝉联中国中立私有云企业市场份额第一。未来,公司将继续开源生态产品化战略,基于数字原生基础设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更多企业向数字原生企业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