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2

发布于:2022-12-25 ⋅ 阅读:(176) ⋅ 点赞:(0)

目录

 

2.1 数据模型概述

2.1.1 数据模型的定义

2.1.2 数据模型三要素

2.2 信息的三种世界与数据模型的分类

2.2.1 现实世界

2.2.2 信息世界

2.2.3 计算机世界

2.2.4 三者联系

2.3 概念模型

2.3.1 概念模型的E-R表示

2.3.2 绘制步骤

2.4 常见的逻辑数据模型

2.4.1 关系模型的约束性条件


 

2.1 数据模型概述

现实世界->(通过数据模型)->数字化->数据库

2.1.1 数据模型的定义

定义:现实世界数据特征模拟和抽象

特点

(1)反映数据、也要反映数据间的联系

(2)数据库的框架

(3)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2.1.2 数据模型三要素

1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及对象间的联系

以数据结构类型命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2 数据操作:对数据对象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

功能:查询、插入、删除、修改

3 数据约束条件:一组数据完整性规则的集合,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2.2 信息的三种世界与数据模型的分类

2.2.1 现实世界

(1)实体

现实中存在的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或概念

(2)特征

以区分不同实体

(3)实体集

具有相同特征的实体的集合

 

2.2.2 信息世界

(1)对象和实例=现实世界的实体

(2)属性:实体的某一方面特征的抽象表示

(3)码和次码

码:能唯一表示ige实体;属性或属性的集合

次码:不能唯一表示实体的属性

(4)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5)实体间的联系

实体集间的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

包括:(1:1)、(1:n)、(m:n)

 

2.2.3 计算机世界

(1)数据项 :标记对象属性的命名单位(值和型)

(2)记录:数据项的有序集合

(3)文件:同类记录的集合

 

2.2.4 三者联系

641d9804136046b7b3c3ecc1748ad0b3.jpeg

 

2.3 概念模型

2.3.1 概念模型的E-R表示

基本部分:

(1)矩形框:表示实体集

(2)椭圆形框:表示实体集的的属性

(3)菱形框:表示实体集间的联系

(4)直线:连接以上图形,并注明联系的类型。

 

2.3.2 绘制步骤

(1)确定实体集

(2)确定实体集的各种属性

(3)确定实体集间的联系

(4)确定联系的各种属性

 

2.4 常见的逻辑数据模型

1、非关系模型:层次数据模型和网状数据模型

2、关系数据模型

关系:一张规范化的二维表

组成:表名、表头、表体

3、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2.4.1 关系模型的约束性条件

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

存储结构:文件形式存储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