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TL库list类实现单双向约瑟夫环问题(C++)

发布于:2022-12-31 ⋅ 阅读:(375) ⋅ 点赞:(0)

目录

一、单向约瑟夫环 

1.问题描述

2.list类函数用法  

(1)list构造

(2)list iterator迭代器

(3)list容量

(4)list元素访问

(5)list增删查改

(6)list算法操作

3.代码演示

4.结果演示 

 

二、双向约瑟夫环

1.问题描述

2.代码演示

3.结果演示


一、单向约瑟夫环 

1.问题描述

       约瑟夫生者死者游戏的大意是:30个旅客同乘一条船,因为严重超载,加上风高浪大,危险万分;因此船长告诉乘客,只有将全船一半的旅客投入海中,其余人才能幸免遇难。无奈,大家只得同意这种办法,并议定30个人围成一圈,由第一个人开始,依次报数,数到第9人,便把他投入大海中,然后从他的下一个人数起,数到第9人,再将他投入大海,如此循环,直到剩下15个乘客为止。问哪些位置是将被扔下大海的位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用长度为30的数组作为线性存储结构,并把该数组看成是一个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那么每投入大海一个乘客,就要在该数组的相应位置做一个删除标记,该单元以后就不再作为计数单元。这样做不仅算法较为复杂,而且效率低,还要移动大量的元素。用单循环链表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的方法相对要简单得多。首先要定义链表结点,单循环链表的结点结构与一般的结点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数据域用一个整数来表示位置;然后将它们组成具有30个结点的单循环链表。接下来从位置为1的结点开始数,数到第8个结点,就将下一个结点从循环链表中删去,然后再从删去结点的下一个结点开始数起,数到第8个结点,再将其下一个结点删去,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剩下15个结点为止。

       为了不失一般性,将30改为一个任意输入的正整数n,而报数上限(原为9)也为一个任选的正整数m。并且我们知道C++中有STL库可以调用list类进行链表的各种操作,所以代码就能变得很精炼。下面先来介绍一下list类的函数用法。

 

2.list类函数用法  

(1)list构造

构造函数  接口说明
list()  构造空的list
list (size_type n, const value_type& val = value_type()) 构造的list中包含n个值为val的元素
list (const list& x)  拷贝构造函数
list (InputIterator first, InputIterator last) 

用[first, last)区间中的元素构造list

 

(2)list iterator迭代器

   这里的迭代器理解成一个指针,该指针指向list中的某个节点。

函数声明 接口类型
begin() 返回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
end() 返回最后一个元素下一个元素的迭代器
rbegin() 返回第一个元素的reverse_iterator,即end位置
rend() 返回最后一个元素下一个位置的reverse_iterator,即begin位置

(3)list容量

函数声明 接口说明
empty() 检测list是否为空,是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size() 返回list中有效节点的个数

(4)list元素访问

函数申明 接口说明
front() 返回list的第一个节点中值的引用
back() 返回list最后一个节点中值的引用

(5)list增删查改

函数声明  接口说明
push_back()  尾插
push_front()  头插
pop_back() 尾删
pop_front() 头删
insert()   在pos位置插入值为val的元素
erase()  删除pos位置的元素
swap() 交换两个元素
clear()  清空list中的有效元素

(6)list算法操作

函数声明 接口说明
remove() 删除指定值的元素
reverse() 反转链表
unique() 去重
merge()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sort() 链表排序

   

3.代码演示

#include<iostream>
#include<list>      //list容器的头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m, n, count=1;//计数器 
	
	cout<<"请输入总人数n\n";
	cin >> n;
	cout<<"请输入数到m退出的数m\n";
	cin >> m;
	
	list <int> l;//创建链表
	for(int i=1;i<=n;i++)
	{
		l.push_back(i);
	}//对n个元素标号
	
	list<int>::iterator iter = l.begin();  //设置一个迭代器指向头部
	
	cout << "船上的人的编号为:" << endl;
	
	for(iter = l.begin(); iter != l.end(); iter++)
	{
		cout << *iter << " ";
	}
	cout << endl;
		
	iter = l.begin();   //让迭代器指向第一个元素
	while(l.size() > (n/2))//链表人数如果等于一半人,那么删除操作结束
	{
		for(int i = 0 ; i < m-1; i++) //迭代器位移m-1次,表示数到m 
		{
			if(iter == --l.end())//如果迭代器指向了链表最后一个元素,即l.end()的前一位,则返回到第一个节点处 
			{
				iter = l.begin();
			}
			else
			{ 
				iter++;//如果迭代器没有指向最后一个元素,那么就正常自增
			}
		}
		
		cout << "第" << count << "次离开的人的序号是" << *iter << endl;
			
		if(iter != --l.end())      //如果不是最后一个元素,正常删除即可 
		{
			iter = l.erase(iter); //erase()函数返回的是删除元素下一位,这里是防止下一位是end()的情况
		}
		else
	   	{
	   		l.pop_back();  //如果是最后一个元素的话,直接调用pop_back函数尾删,并且迭代器直接返回到链表第一个节点 
			iter = l.begin();
		}	
			
		
		count++;
	}
		
		cout << "船上还剩下的人为:" << endl;
		
		for(iter = l.begin(); iter != l.end(); iter++)
		{
			cout << *iter <<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4.结果演示 

 


二、双向约瑟夫环

1.问题描述

       约瑟夫双向生死游戏是在约瑟夫生者死者游戏的基础上,正向计数后反向计数,然后再正向计数。具体描述如下:30个旅客同乘一条船,因为严重超载,加上风高浪大,危险万分;因此船长告诉乘客,只有将全船一半的旅客投入海中,其余人才能幸免遇难。无奈,大家只得同意这种办法,并议定30个人围成一圈,由第一个人开始,顺时针依次报数,数到第9人,便把他投入大海中,然后从他的下一个人数起,逆时针数到第5人,将他投入大海,然后从他逆时针的下一个人数起,顺时针数到第9人,再将他投入大海,如此循环,直到剩下15个乘客为止。问哪些位置是将被扔下大海的位置。

       本游戏的数学建模如下:假设n个旅客排成一个环形,依次顺序编号1,2,…,n。从某个指定的第1号开始,沿环计数,数到第m个人就让其出列,然后从第m+1个人反向计数到m-k+1个人,让其出列,然后从m-k个人开始重新正向沿环计数,再数m个人后让其出列,然后再反向数k 个人后让其出列。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剩下q个旅客为止。

本游戏的要求用户输入的内容包括:

1. 旅客的个数,也就是n的值;

2. 正向离开旅客的间隔数,也就是m的值;

3. 反向离开旅客的间隔数,也就是k的值;

4. 所有旅客的序号作为一组数据要求存放在某种数据结构中。

本游戏要求输出的内容是包括

1. 离开旅客的序号;

2. 剩余旅客的序号;

所以,根据上面的模型分析及输入输出参数分析,可以定义一种数据结构后进行算法实现。

       约瑟夫双向生死游戏如果用单循环链表作为线性存储结构,就只能正向计数结点,反向计数比较困难,算法较为复杂,而且效率低。用双向循环链表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的方法相对要简单得多。

为了不失一般性,将30改为一个任意输入的正整数n,而正向报数上限(原为9)也为一个任选的正整数m,正向报数上限(原为5)也为一个任选的正整数k。

 

 

2.代码演示

#include<iostream>
#include<list>//list容器的头文件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m, n, k, count=1;//计数器 
	
	cout<<"请输入总人数n\n";
	cin >> n;
	cout<<"请输入顺时针报数的数m:\n";
	cin >> m;
	cout<<"请输入逆时针报数的数k:\n";
	cin >> k;
	
	list <int> l;//创建链表
	for(int i=1;i<=n;i++)
	{
		l.push_back(i);
	}//对n个元素标号
	
	list<int>::iterator iter = l.begin();  //设置一个迭代器指向头部

	
	cout << "船上的人的序号为:" << endl;
	
	for(iter = l.begin(); iter != l.end(); iter++)
	{
		cout << *iter << " ";
	}
	cout << endl;
	
	iter = l.begin();      //让迭代器指向第一个元素 
	while(l.size()  >  (n / 2))//链表人数如果等于一半人,那么删除操作结束
	{
		for(int i = 0 ; i < m-1; i++) //迭代器向后位移m-1次,表示数到m 
		{
			if(iter == --l.end())//如果迭代器指向了链表最后一个元素,即l.end()的前一位,则返回到第一个节点处 
			{
				iter = l.begin();
			}
			else
			{ 
				iter++;//如果迭代器没有指向最后一个元素,那么就正常自增
			}
		}
		iter++;  //顺时针数完从他的后一个开始逆时针报数 
		
		for(int i = 0 ; i < k-1; i++) //迭代器向前位移k-1次,表示数到k 
		{
			if(iter == l.begin())//如果迭代器指向了链表的头结点,即l.begin,则返回到尾节点处 
			{
				iter = --l.end();
			}
			else
			{ 
				iter--;//如果迭代器没有指向头结点,那么就正常自减 
			}
		}
		
		cout << "第" << count << "次离开的人的序号是" << *iter << endl;
			
		if(iter != --l.end())              //如果不是最后一个元素,正常删除即可 
		{
			iter = l.erase(iter);        //erase()函数返回的是删除元素下一位,这里是防止下一位是end()的情况
			iter--;						//(删除完后下一轮要从前一个元素开始正向报数)
		}
		else
	   	{
	   		l.pop_back();        //如果是最后一个元素的话,直接调用pop_back函数尾删,并且迭代器直接返回到链表尾节点
			iter = l.end();      //(删除完后下一轮要从前一个元素开始正向报数) 	
		}	
		
		count++;
	}
		
		cout << "船上还剩下的人为:" << endl;
		
		for(iter = l.begin(); iter != l.end(); iter++)
		{
			cout << *iter <<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3.结果演示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