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往期回顾
博友们,又到了周四乐趣国学日啦!前两期,我们谈了君子不器和君子慎独。有博友行之有效了没?其实,有时候我们知道很多对的道理,但很难立刻能做出相应的变化,这也是常态,因为任何实物的发展规律都是“难”能可贵的!太容易做到的,改变的行为,也不容易坚守!所以面对对的道理,我们在艰难中前行摸索也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沉淀!加油哦🤨
2、 出处
今天我要跟博友们分享的主题是孝中的一个行为——色难,谈到孝,我们会想到二十四孝,比如卧冰求鲤,怀橘遗亲、卖身葬父等等,每一种孝的行为表现大不相同,但是骨子里对孝的认知都是类似的。
今天我就跟博友们谈一谈这个行为。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多指对待父母要真心实意。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3、“色难”难在哪?
不让父母辛苦,让父母饮食无忧,并不算特别难的事情。子女对待父母的容色,才是最难的。色难,到底难在哪里?
片段一:我与母亲的片段分析
就拿自己作为例子吧,先说说我和母亲的故事片段吧,我的母亲身上有个小缺点(曾经我觉得是个大缺点)我不太喜欢,就是喜欢在我面前抱怨她跟某某亲戚闹矛盾了啊,老被谁欺负了啊,以前我的心态是,增加了我对某某亲戚的反感,还有我对母亲抱怨时的不耐烦,不太喜欢这样的负能量的氛围,就不允许她跟我抱怨。因为每每她跟我抱怨完,回头又跟别人好了,我呢?对亲戚的反感却并没有减少。
后来,我学习了很多智慧的词句,比如色难。我会和颜悦色的听母亲抱怨完,然后帮她分析,你跟谁谁这么多年的相处模式就是如此,比如亲姐妹间,从小到大你都是被妹妹欺负的,现在受欺负了,说明你妹妹还愿意跟你亲近,这是你的幸福。你看你每次虽然生气的时候虽然抱怨连篇,但是事后好姐妹不还是好姐妹,习惯就好啦。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存在欺负之说。一般人无交集,很难有欺负之说的,所以你觉悟吧,这是一种幸福感。然后补充一句,以前你跟我抱怨被欺负的时候,我会很恨欺负你的对象,你这样的心胸和抱怨的行为,对于我的教育就是,让我心胸狭隘,让我学会了恨别人,而不是爱别人,你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充满爱的还是恨的呀。和颜悦色的表达了我对这个事件的正确态度。可能一次两次不奏效,久而久之,在我以“色难”的方式下,我母亲爱抱怨的性格变好了很多,我想,这可能就是孔子描述“色难”的意义吧!
片段二:我与父亲的片段分析
我的父亲是一位爱抽烟爱喝酒的人,从小到大给我的印象亦是如此。小时候,本身我对抽烟喝酒没啥概念,只觉得这是大人的一种常见行为而已。但是我父亲抽烟喝酒后的状态,导致了我对烟酒有了初步的的概念,就是不是好东西,最直观的感觉是抽烟呛人,难闻,酒喝醉了肯能会耍酒疯,父母间容易争吵等等不良行为,导致我对烟酒的认知,从而我从小心理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绝不碰这两样。
为什么铺垫父亲的烟酒形象呢,正是因为这层形象,导致我很多年对父亲的态度都是冷淡的,没耐心的。总觉得不是我的榜样,我只会学坏。但是当我认识了“色难”二字之后,我开始慢慢地转变了我对父亲的态度和印象。
比如我母亲现在每每对我父亲烟酒行为,跟他拌嘴争吵的时候,我会去表达,他可能就这点爱好了,喝酒也算是有度,没有让自己酩酊大醉。抽烟也算是少抽了,也算是对自己的身体慢慢负责了,你得夸他的进步,人都是喜夸的,你想让一个人变好,就不停的去夸他,即使他做的并没那么好,但是有点迹象都值得被我们夸,即使迹象都没,你夸着就有迹象了。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吧,只是别人指责我们的地方多准确,我们也不愿去承认。相反,别人要是夸我们的地方多么不着边,我们貌似都想着把自己往上面靠,靠的次数多了,我们也会慢慢地在靠的过程中培养出那个良好的品质的。
3、总结
所以说,色难难的不是对父母物质上有多么多么好,而是在父母不愉快,或者是在父母暴露自己的缺点的时候,我们对父母的态度。持以包容的态度,帮助父母,成就父母去做更好的他们的时候,这是难的。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